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紧迫度的空中目标火分排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将基于目标到达时问的威胁排序直接作为防空武器火力分配顺序的不足,提出基于紧迫度的空中目标火分排序思路.给出了来袭目标抗击紧迫度的相关定义,提出了抗击紧迫度的计算方法和步骤,确定了用抗击紧迫度进行火分排序的规则,从而建立起基于目标抗击紧迫度的火分排序模型.解决了传统对空威胁判断结果与防空武器火力分配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可提高水面舰艇对空防御作战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舰艇编队防空火力射击冲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立编队内统一的坐标系入手,利用编队中武器的位置、战术参数和来袭目标的信息,采用系统建模仿真的思想,建立火力射界冲突分析模型。借助于这个模型,通过解命中计算等方法,计算编队中武器的可抗击航路以及连续射界,进而得出其可抗击射界,与武器固有安全射界叠加,确定编队中可以参与抗击来袭目标的武器,并为进一步地探讨编队火力兼容问题,进行火力兼容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弹炮结合武器编队防空的火力分配问题,根据防空导弹和高炮系统射击的不同特点,建立了弹炮结合武器编队的火力分配模型,该模型带有毁歼概率门限,充分考虑了导弹和高炮的杀伤区域和弹炮火力交接点,分配结果可使弹炮结合武器准确把握导弹发射和高炮射击的时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异离散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VDPSO)求解编队防空作战火力分配,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以及全局搜索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能力是其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对舰艇编队防空来讲,进行硬抗击的武器主要是舰空导弹和舰炮两种,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武器,最大地发挥舰艇编队的防空作战能力,成为舰艇对空防御作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舰艇编队对空防御的实际情况,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舰艇编队对空防御火力分配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发挥水面舰艇防空武器抗击空袭目标的作战效能,从防空导弹武器和副炮武器共同发射区的分析出发,通过研究副炮武器的射击方式和两种防空武器的射击次数,建立了水面舰艇抗击单枚来袭反舰导弹的效能评估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对几种防御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了最优的作战方案,可以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遗传算法在多目标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饱和攻击是未来海战中常用的作战样式。在编队进行防空作战时,面对敌方来袭的多个目标,如何有效地分配我编队的武器,使作战效能达到最大?本文提出将遗传算法用于战术软件中的目标分配模块,搜索目标分配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结合大型水面舰艇编队拥有的防空兵力体系、防空区域划分以及空中来袭目标的属性,建立空中目标分组模型,运用模糊理论的方法对同一组中的目标进行威胁值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的空中目标威胁值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为大型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使水面舰艇防空导弹与火炮武器有效协同使用,提高抗击空袭多目标的作战效能,在分析防空导弹和近防炮武器发射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防空导弹多个射击通道的射击次数、火炮武器的射击方式和射击次数等,建立了协同抗击多目标的效能评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确定最优火力分配方案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举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质心干扰是舰艇编队防空作战体系中一种非常关键的作战手段.针对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过程中,怎样判断舰艇使用质心干扰抗击来袭的敌方反舰导弹目标时,是否会发生无意毁伤的问题,通过对舰艇质心干扰原理和无意毁伤根源的分析,建立了舰艇编队质心干扰中的无意毁伤判断模型,并进行了实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辅助编队指挥员在制定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方案时进行无意毁伤检测,从而消除方案中可能存在无意毁伤的风险,保证编队防空作战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武器目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蛙跳算法来求解空间受限的武器目标分配。首先,基于武器目标分配原则建立多约束条件下武器目标分配模型,并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其次,采用基于非支配等级和拥挤度因子的精英选择策略改进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提升算法最优解的质量;最后,通过合理的想定背景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平衡搜索时间和全局最优解质量,可作为编队防空作战时武器目标分配的一个不错选择,通过与SFLA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比对分析,表明该算法相对SFLA算法求解的最优解质量高,相对遗传算法搜索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