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事政工工作后,第一次翻看《当代兵团》,就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月两期杂志,不仅是我精神文化生活的"大餐",更是我人生中的益友。每拿到一期杂志,我都会从第一页起逐字逐句地品味每一个栏目、每一篇稿件。读完一本之后,总  相似文献   

2.
美丽富绕的博尔塔拉草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农垦骄子,农五师原文联主席金仁香是其中一位。他几十年如一日,把赤诚掏给人民,把生命献给艺术。他的代表作有《荒原》、《天山骏马》、《古道新姿》,《百寿翁》等60多幅,作品参加兵团、自治区和全国展览并多次获奖。油画《大元帅》1998年在加拿大获得了"金鹅奖",国画《文艺泰斗》、《群驼》等作品分别在泰国曼谷和韩国汉城展出。尤其是他精心构思创作的巨幅画卷《万马奔腾》和《华夏神州》等作品凝聚了他几十年艺术生涯的心血和汗水,展示出这位大漠赤子对祖国山河挚爱的情怀。他的作品和传记分别载入《中国美  相似文献   

3.
记得第一次认识《西南民兵》,是1986年10月的事了。我从云南边防某部回贵州探亲,途经某部,顺便去看望战友。我到他的办公室,战友对我说:“你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为什么不写点东西?”我说在一线连队,没有什么可写的。他说:“只要做个有心人,还怕没有写的。我给你介绍一本杂志,今年刚创刊的《西南民兵》,她贴进生活,可读性强,是发表作品的处女地。”我仔细翻阅了《西南民兵》,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溢满了我的脑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写作冲动兴奋了我的每一个细胞。从此,我和《西南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兵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兵书。作者尹宾商,又名白毫子,明代郢中人。他把前人用兵经验浓缩为36个字,又对每一个字做了言简意明的阐述。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和记忆,这里取其精华缩写为“经”。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中学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他以自己拍摄的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故事的经典电影《英雄儿女》为主线,给中学生们讲我党、我军的革命传统和故事,他的报告,形象生动,尤其当他存演讲中再现英雄王成手持爆破筒怒视敌人的动作.和那充满革命激情、气吞山河的呼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时.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这位演讲者,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战斗英雄王成的扮演者、长春电影制片厂离休干部——刘世龙。  相似文献   

6.
许向群 《政工学刊》2020,(4):F0002-F0002
《启航深蓝》的创作灵感源于一幅名为《航母"style"》的摄影图片。照片作者张雷是解放军报社著名摄影记者,也是我多年的好友。他2018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该照片是获奖作品《国之重器》组照中的一幅。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以这帧照片为参照,通过图像的改造和转换,完成了这幅作品的创作。如何用时代的眼光来观照日新月异的军事科技发展,如何用恰当的艺术语言和方式来展示新军事变革所产生的新气象,其实是每一位致力于军事美术创作的军旅画家共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胡岗是中国兵器集团江南工业公司五分厂054车间军品总装班班长,今年4月28日,他获得了"湖南省实体经济企业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胡岗在生产一线默默工作32年,至今仍没"离线"。员工们对他的评价很高,有的说他像《亮剑》中的李云龙,有的说他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那么,胡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总装线上稀缺的高级技师1987年,胡岗进入了江南公司五分厂,从事总装装配。32年间,他在操作工位上用心吃透每一种产品  相似文献   

8.
蔡锷(1882—1916)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爱国将领、军事家。他成功地领导了辛亥云南武装起义和讨袁护国战争,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他撰写了《曾胡治兵语录》(下简称《语录》)、《军事计划》等军事著作,对治军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见解。一、慎重选将蔡锷认为,只有选好各级带兵的人,使他  相似文献   

9.
当你翻开《军事学术》、《学术研究》和《安徽军事》等刊物时,可以经常看到署名王光甫的军事学术研究论文,读了他的文章会使你耳目一新。许多读者可能认为,王光甫肯定是一位穿军装的行家,其实他是一天军装也未穿过的全椒县县委书记兼预备役团政委。他没当过兵,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理论怎会有这么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任力 《军事历史》2016,(2):74-76
美国历史学家孔飞力(Philip A.Kuhn)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以下简称《叫魂》)是西方中国史研究的一本名著,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曾一度进入畅销书的排行榜,产生了广泛影响.作者孔飞力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这一职位一向被誉为美国乃至西方中国史研究执牛耳者的专席,称之为掌门人亦不为过.孔氏不属于著作等身的多产学者,但他的每一部著作都堪称力作,极有分量.他于1970年出版了《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一举奠定了其在史学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膺的魅力     
夜读《后汉书》,看到李膺一节,不禁击节叫好:真英雄也!李膺,东汉大臣,河南襄城人。初举孝廉,屡迁青州刺史、渔阳太守、蜀郡太守。因为他为政清廉,执法严厉,对贪官打击无情,所以每到一处任职,总有一些贪官吓得自动逃亡。特别是他任青州刺史那一回,青州是全国吏治最差的地方,可以说是无官不贪,命令刚下,他还没到任,治下各县的贪赃县令闻讯后竟然全部弃官潜逃,正好为他重新任命一批清廉的官员腾出了位置。李膺的“魅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大纲》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规范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法规性文件,抓好《大纲》的贯彻落实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每名政工干部的首要职责。我们就部队学《大纲》、知《大纲》、用《大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感到学习贯彻《大纲》需要把握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是袁传军的口头禅。他担任阜新预备役师炮兵团政委、党委第一书记5年来,留下了一位务实领导者的坚实足迹。 抓好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他谋其政的着眼点。他自1993年担任团政委以来,努力学习后备力量建设相关的知识,对预备役部队建设情况了如指掌。1995年3月预备役炮兵团党委班子调整后,他结合团队建设情况及搞好内部团结和外部关系的经验体会,与新班子成员探讨加强团党委建设的设想和规划,形成了《自觉接受地方党委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委班子廉政建设》和《团结公约》等6个决定,为新一届党委班子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预任干部在管理工作上出现的新情况,他先后5次与团党委成员共同研究管理对策,建立了《预任干部办公、述职制度》、《预任干部军地共  相似文献   

14.
近来,遇到两件同《政工学刊》有关的事。一件是,收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中外崇高论》,收入《学刊》刊发的鄙人文章《守卫英雄》。另一件是,一位归国华侨通过成都军区文工团来电话,说他看到《政工学刊》发表的《百姓认事不认言》一文,称赞了他的祖先,很感动,向笔者和刊物表示感谢。这样的事至少表明,各界人士是重视《政工学刊》的,是好事。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日听到这样一件事:某人武部干部为解决某厂武装部被撤并一事,到该厂调查了解情况。他向厂长宣讲了《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对这一问题的有美规定后,厂长对他说:“这些规定我们也清楚,可是你有《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的规定,我也有《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  相似文献   

16.
《老联队长和他的两个儿子》是根据著名的艺术大师果戈理(1809——1852)的中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得》中的一篇军事题材的作品《塔拉斯·布尔巴》改编的。作者通过老联队长塔拉斯·布尔巴的生动形象,歌颂乌克兰人民的斗争。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是果戈理创作的顶峰。他的作品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我认识一个人,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这样搁以前,他做什么事我都瞧不上,执拗的像傻子,可现在这么一看,信念这玩意,真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钢七连连长高城这样评价他的士兵许三多。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性格内向甚至有点傻的普通列兵许三多逐渐成长为一名军队尖兵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蒋百里(1870~1938),名方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先后出版《孙子浅说》、《军事常识》、《裁兵计划书》、《国防论》、《新兵制与新兵法》及《蒋百里抗战论集》等军事和国防理论著作,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学说确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建设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还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了中国对日作战获取最后胜利的相关理论。遗憾的是,迄今关于蒋百里抗日思想的研究成果,多只注意到他晚年的持久战战略,可谓窥其一斑而未见全豹。本文试图对其以防御和抵抗…  相似文献   

19.
了解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区委副书记赵国民的人都知道他对国防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他公文包里随身携带的3个记事本——《国防知识摘抄本》、《部队纪要》、《知兵录》这3个记事本承载着他对国防、对军队、对军人的执著和热爱。  相似文献   

20.
黄海 《政工学刊》2007,(12):50-52
在当代最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在他看来,《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他反感这种修史原则,但作为学者、政治家、军事家,他对这部史书的情感却是极其浓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