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于水面舰艇单舰作战系统这样的复杂系统,传统建模方法已不能很好地对其加以描述.为此,采用基于Agent建模的方法对单舰作战系统建立模型,从结构组成、主要任务、具体动作和输入输出四方面对模型内部各模块进行描述,并以单舰中程反导作战为例具体说明了Agent内部各模块的功能以及在Agent中如何实现整个作战过程.这种建模方法不仅符合对复杂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方法,而且支持模型间的聚合和解聚,较好地满足了对单舰作战系统建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对抗模拟中作战分队Agent的建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逼真地再现战场作战行动,针对对抗模拟系统中Agent构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探索Agent的建模方法.以作战分队Agent的建模为例,在分析Agent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Agent的结构表示及行为推理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建立了作战分队Agent的静态结构模型及动态行为模型.该模型设计简洁,便于实现,基本满足了对抗模拟系统的仿真需求,也为系统中其它类型Agent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战仿真中指挥Agent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达到作战行动和效果仿真的逼真性,在作战仿真系统中,指挥控制决策过程模型的实现非常重要。利用多Agent的建模方法在复杂系统建模方面的优势,描述了一种基于指挥Agent的指挥控制(C2)系统的结构体系,并分析了指挥Agent的组织和内部逻辑结构及其仿真实现,通过仿真框架内不同层次的指挥Agent间的交互可有效地实现作战仿真中的指挥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要素在非对称作战中运用的复杂影响,建立了基于Multi-Agent的仿真模型,对非对称作战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学解释;给出了Multi-Agent的系统结构,在EINsTein仿真平台中设置了指挥决策Agent、态势感知Agent、通信协作Agent和作战行动Agent,以此模拟作战要素在非对称作战中运用的主要功能,进而演示非对称作战的过程,获得非对称作战的仿真实验数据;仿真模型描述了多要素影响下作战体系的突变现象;通过作战目的的实现和高倍增的作战效果,实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反导系统的体系作战具有随机性、关系复杂和不确定性等复杂特征,其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是军事领域的一个难点。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通过刻画底层对象的行为及交互自底向上地动态生成顶层现象,为反导系统的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基于Agent的反导系统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给出了反导系统多Agent系统模型描述,仿真结果显示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能够为反导系统的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要素在非对称作战中运用的复杂影响,建立了基于Multi-Agent的仿真模型,对非时称作战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学解释;给出了Multi-Agent的系统结构,在EINSTein仿真平台中设置了指挥决策Agent、态势感知Agent、通信协作Agent和作战行动Agent,以此模拟作战要素在非时称作战中运用的主要功能,进而演示非对称作战的过程,获得非对称作战的仿真实验数据;仿真模型描述了多要素影响下作战体系的突变现象;通过作战目的的实现和高倍增的作战效果,实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对象智能建模、模型调用管理等是水下平台作战推演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基于OODA环指挥控制描述模型,刻画了水下平台作战推演的业务流程和功能,采用Web服务和Agent建模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Web服务和多Agent技术的水下平台作战推演系统体系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作战推演模型的智能性、重用性和扩展性等问题,并给出了智能体建模的程序框架,对水下平台作战推演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代理人(MAS)建模理论构建弹药消耗计算模型,模型使用混合Agent架构,其中指挥实体使用慎思式(BDI)Agent,作战实体使用刺激反应Agent。在BDI Agent将作战划分为若干阶段,并进行任务分配的基础上,刺激反应Agent执行战术动作,模拟对抗推演的战术行为;模型还可通过相关技术体现指挥员个性。该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消耗计算方法难以反映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弹药消耗的非线性和复杂性,较好反映对抗条件下的弹药消耗规律,提高消耗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指挥控制建模是联合作战仿真中的关键问题。在分析指挥控制战前准备阶段和作战实施阶段各流程的基础上,总结了指挥控制建模具有的六类区别于其他作战实体建模的特点,阐述了指挥控制模型在感知、评估、决策、学习和知识库上的功能需求;在分析传统指挥控制建模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Agent技术实现指挥控制建模的基本构想,设计了Agent模型的框架结构,并对模型的知识库、态势评估、决策和学习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说明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采用基于Agent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ABM)方法研究战术级分队层次作战系统建模,存在如何直观形象而准确地表达与实现多Agent组织模式的问题。着眼军事需求,从如何建立Agent交互链的新角度来开展作战系统建模问题研究,推动ABM方法的创新发展,深化Agent和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技术研究。通过提出规范、实用的Agent交互链形成过程,确立了交互链中的链节点Agent的层次化变换机制,揭示了链节点Agent聚合/解聚和交互链结构约简/扩充同步变换的工作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的ABM方法相比,Agent交互链的形成及其链结构变换,是一种更好地实现战术级分队层次作战系统建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智能对于指挥决策模型非常重要,也是提高模拟训练和作战实验质量的关键。作战中指挥决策内容多,问题性质不一,对智能要求高。在分析指挥控制模型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模型对智能的需求,分析设定了智能的5个层次,提出一种混合Agent框架,并在框架中对每一层智能给出解决方案,框架兼具认知Agent、BDI Agent和刺激反应Agent的优长,对构建智能化的训练和实验系统有较大帮助。框架在指挥装备作战运用实验中得到应用,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装甲装备战斗毁伤模拟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损规律数据是装备寿命周期各项BDAR工作的重要依据,结合物理试验数据进行战斗毁伤模拟是获取战损数据的重要途径,随着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出现为探索毁伤模拟方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归纳总结了装甲装备战斗毁伤模拟的问题特征,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剖析了现行方法对问题的解决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入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三维元胞自动机和Agent技术建立了模型的仿真框架,说明了依据该方法进行问题研究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3.
为弥补Agent和Petri网在各自建模中的缺陷,分析了二者现有的几种结合方式,给出面向Agent的着色Petri网(AOCPN)的定义及其运行规则和分析方法。利用AOCPN建立了以海上目标监视和打击为任务的航天装备体系评价模型,对其逻辑特性和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建模过程和仿真结果表明,AOCPN能够完整描述体系的逻辑和物理特性,可用于全面分析评价体系的性能和对作战结果的影响,有效追踪体系执行任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高寒山地作战将是我军在西北方向的主要作战形式,而气象环境严重制约其作战效能的发挥。针对高寒山地典型作战样式进行研究,探讨西北地区气象环境与作战单元和作战样式的影响,并由此提炼评估模型的模糊推理规则,构建模糊推理框架,采用多级评估决策的思想和模糊逻辑推理系统,建立影响高寒山地作战的气象环境效能三级模糊推理评估模型。经试验仿真检验,其评估结果与客观实际基本相符,对高寒山地作战效能和武器作战性能的充分发挥以及最大限度利用战场气象环境优势,具有重要军事价值。  相似文献   

15.
建立正确的航母编队防空威胁模型是反航母任务规划成功的前提,在分析网络化条件下航母编队综合防空反导体系作战特点基础上,综合考虑反舰导弹性能、防空雷达网和编队防空火力威胁等因素,利用加权指数方法建立了网络化条件下航母编队综合防空网络威胁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体现航母网络化防空体系的真实情况,可以用于反航母任务规划。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多Agent的作战仿真实验过程中,由于行为、规则、属性构成了复杂的局势,目前还未能构建一种有效的决策支持模型.应用灰色局势决策的方法建立了战术Agent决策模型,对于解决战术试验当中的战术Agent决策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分析灰色局势决策的相关概念及步骤的基础上,结合作战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weapons systems or battle tactic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variations in battles and the resulting instability of measures of combat effectiveness. Even under the relatively stable conditions of designed combat exercises, traditional measures may fail to reflect important battle events and dynamics. This variation in results makes the design, conduct, and evaluation of combat experiments, combat simulations, and combat training exercises a challenging endeavor, indeed. We develop and examine a combat measure of effectiveness, based on Lanchester models, which we call the battle trace. The battle trace is a measure of ongoing battle result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ime into the battle. We describe how such measures might contribute to assessing effects of changing certain battle parameters. We suggest applications of these ideas to developing combat simulations and to enhancing combat training exercises.  相似文献   

18.
从联合作战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作战理论以及攻击直升机编队作战指挥特点,将直升机和目标抽象为系统要素及其作用对象,运用系统科学、系统结构分析、作战运筹与系统工程等理论,论证了统一、自主、混合和平行等火力分配方式下空中攻击编队毁伤效果评估模型。通过实例仿真计算和结果对比分析,得到了基于不同火力分配方式的编队毁伤效果的变化特点与规律,以及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潜在的、实用的编队火力分配要求与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