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建院的故事 在上世纪初的朝鲜战争中,我们虽然有年轻的中国空军,但是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的空中绞杀战也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1951年起国家就将空军的5个修理厂转给航空局,我国的航空工业开始走从仿制到独立自主研制飞机的道路.中国飞行研究院(试飞研究院的前身)在那时应运而生,当时的建设就是遵照我国和苏联签定的848号合同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1958年,国家组建核工业部核武器研究院,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进行研制攻关.经过选点、比较、研究分析,院址选择在北京海淀区花园路北端的一大片庄稼地里,竞相成长的高梁、玉米、小麦、冬瓜、大白菜等农作物很快被收割一空,代之而来的是热火朝天的建筑施工工地,几乎是24小时昼夜施工,时隔不久,原来沉静的一大片农田,完全改变了面貌,被办公楼房、宿舍、厂房、食堂等所代替.  相似文献   

3.
李觉将军,当年在西藏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的任上,被中央征召入京,出任中国核武器研究院第一任院长。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也由此拉开了巨幕……  相似文献   

4.
邓稼先,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86车7月逝世,张爱萍将军赋词: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邓稼先,安徽怀宁人.杰出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和理论物理等方面广有建树,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的奠基与开拓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试验成功,他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核战,是指主要杀伤兵器是核武器的战争。虽然核战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一次,并且发生在局部地区,然而给人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高楼大厦,倾刻夷为平地;草木庄稼,化为灰烬;人员动物,残遭杀害;空气水土,严重污染,后患无穷。全面核战,将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被卷入战争轨道,并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场毁灭性破坏性最大的战争。在高技术战争中,核武器可能在暂短的几分钟内,到达地球上任何一处,给那里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类文明和文化宝藏将变成废墟。所以,核战不得人心,遭到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武器也不断更新,侵略者仍然企图通过核战或者利用核武器进行威慑,达到政治目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一个有核武器的国家宣布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使用核武器。因此,高技术条件下的核威慑和核战,仍然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制止核战发生。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巴基斯坦的原子弹之父卡迪尔·汉,可算得上是世界级的风云人物.这是因为:1998年,他成功地主持国家6次核爆炸试验,他被国家授予勋章,被同胞们尊敬为国家英雄和伊斯兰原子弹之父,他到了荣誉之顶峰、风光之极.但是,时隔不久,这个全身光环的偶像,从原子弹之父的尊称,却一下子被世界称之为扩散核技术的要犯.2004年1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核交易的内幕"文章,披露了卡迪尔·汉是如何进行核交易而扩散了核武器核心技术的.扩散范围带来的潜在危险性,可能导致的重大后果,让世人震惊.  相似文献   

7.
核电的建设和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在核技术领域内所掌握的高科技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以国家核工程、核电工程和国防工程为主业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在发展历程中,承建了我国大陆所有的核武器研究生产基地和核燃料生产设施,承建  相似文献   

8.
中国核威慑思想经历了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确立了发展核武器战略.在拥有核武器后,中国确立了“反对核讹诈,打破核垄断”、“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将核武器用作防御性目的”等原则,奠定了中国核威慑思想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威慑思想进一步深化、准确化,并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核威慑实践.  相似文献   

9.
为使军队院校教学紧贴部队实际,紧 贴未来作战训练需要,世界主要国家的军 队院校都非常重视从部队现职军官中选调 优秀指挥人才任教,并从政策制度上予以 保证。 美军院校教官的来源绝大多数是从现 役、预备役部队里符合条件的现职军官中 选调的,其中大部分教官来自本军种部队, 也有部分教官来自其他军种,并且随着院  相似文献   

10.
4月22日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了一条颇为轰动的消息:以色列核武器元勋、以色列国防军核武器研发部门前主任、国防军退役准将伊扎克-雅各布因被怀疑中了外国间谍机构美人计、涉嫌透露以色列核武器的秘密而被以安全部门逮捕。 以色列逮捕被怀疑中了美人计的核武器元勋 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伊扎克-雅各布被称为“以色列  相似文献   

11.
核武器是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石,其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核力量作战运用的成效.分析了影响导弹核武器配置的因素,将导弹核武器划分为平时和战时两种状态,构建了导弹核武器最佳配置的灰色规划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基于灰色规划原理构建的最佳配置模型在解的稳定性、模型的适应性上要优于同类线性规划模型.核武器最佳配置问题一直是核作战运用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成果可为导弹武器的订购、存贮、阵地配置及作战运用提供理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国家。根据美苏(俄)达成的《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美国裁减了所规定数量的核武器,因此,它的核武器保障体系和储备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计划将境内集中保管核弹药的库存设施从34个减少到18个。美国的核武器库存设施分为3种类型:一是带有备用核弹仓库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场(又称空军基地);二是空军和海军的核弹药仓库;三是专为海军弹道导弹潜艇提供核弹药的储备仓库。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饿罗斯对目前的国际形势及面临的外部威胁进行了认真评估和反思,重新修订了国家安全构想和军事学说。对核武器和核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再次突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并明确规定俄罗斯不仅在侵略者使用核武器时要用核武器反击,而且在反击常规武器的大规模入侵和盟友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也可以使用核武器。俄总统普京特别强调:“核武器目前依然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在当前地缘政治条件下维护和平的保证。”这表明了俄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构想的新变化,也表现了俄罗斯重新确立核威慑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作为中东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神秘的核武库被曾叛逃英国的以色列前核工程师瓦努努称为“第三圣殿最后的一根柱子”。尽管巴以冲突近来不断升级,但阿拉伯国家在对以色列采取强硬措施时却不得不考虑以色列核武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张开善 《军事史林》2008,(12):34-40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由核工业部核武器研究院学术秘书的岗位,调到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担任工程师参谋,负责核试验方面的具体工作。从此,我认识并近距离地接触到开国上将赵尔陆。  相似文献   

16.
信息窗     
选调军转干部到人武部工作江苏省自1989年以来,选调了187名军转干部到人武部工作。他们平均年龄35.4岁,大专文化占98%,上岗后很快就适应了本职工  相似文献   

17.
从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第50届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算起,到现在已经有4年多时间。除印度等少数国家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155个以上)已成为条约签署国,承诺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核爆炸。大规模的核爆炸试验在缔约国已经停止进行。但在现今的世界上,核武器仍然是最具威慑力的武器。只要核武器存在一天,对它的研究、维护和管理就要继续进行下去。所以签署 CTBT 后,各有核国家——尤其是美国——并未放弃对核武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哪些国家拥有核武器和制造核武器的能力的问题,各方说法不一。从近两年的外电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轮廓。 法国《星期四事件》周刊1993年1月曾刊登达·贝达尔一篇文章,名为《关于军事核扩散的实情》,文章指出:原子弹俱乐部的情况今天究竟如何?正式地说,这个俱乐部今天只包括5个国家:美国、独联体、法国、英国以及中国。还必须加上两个地区大国:以色列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它们从来没有正式宣布掌  相似文献   

19.
正提到“核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在军事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威慑力最强的军备力量。事实上,除了在军事领域发挥效能以外,“核能”也被广泛运用在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并被科学家誉为“人类最有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核能”未来将在解决人类能源危机乃至环境、气候的问题中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彭先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国原子核物理学专家。自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毕业之后,他就一直为我国“核能”领域的研究工作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从跟随“两弹元勋”邓稼先等老一辈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贡献,到深耕核武器小型化技术,再到后来逐渐转向研究核能和平利用,提出极具创新性和适用性的“Z-箍缩驱动的聚变裂变混合堆”概念,彭先觉院士在科研道路上奋斗和探索的脚步从来未曾停止过。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建设思想,我党多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要求.党的十五大更明确地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在我们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被视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从原来提“法制国家”到现在提“法治国家”,虽然是提法上的一字之差,这既说明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也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新的治国方略,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依法治国的意义、性质和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