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高素质政工人才袁林祥陈振松培养一代跨世纪政工指挥人才的任务,已刻不容缓地摆上了造就军事人才的议事日程。造就高素质的政工指挥人才,并非一日之功,又必须从每日开始。这就需要把培养高素质政工人才的具体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实际行动统一起来,在两者的结...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学,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提高军事人才素质的必经之路。必须深入探讨素质、素质教育的特性,结合军队院校专业教学实际,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各方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培育出让祖国和人民企盼的军队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军队建设和未来战争呼唤高素质复合型的军事人才.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是我军建设的战略选择和根本大计,也是我军院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而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必须首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并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确立科学的人才目标模型,优化教学总体设计;必须在加强课程教学上下功夫,把教学内容作为深化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同时抓好与其相适应的各项配套改革,确保整个教学改革协调一致的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军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从机制和实力2方面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强军目标对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培养高素质“合训”学员必须坚持把夯实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学员素质的根本,把打牢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学员素质的基础,把练就过硬军事素质作为学员素质的核心,把强化指挥管理素质作为学员素质的关键,全面提升“合训”学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军委江泽民主席多次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他还强调,必须下大气力抓好人才战略工程,重点抓好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的建设。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在迎接世界军事革命挑战的同时,能否圆满完成军委交给的神圣使命,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关键。我们必须以江主席重要指示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紧迫地而不是松懈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兴军之本。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军要履行“打得赢”的历史使命,在突出抓好现役部队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必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民兵预备役人才,为提高民兵的参战支前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高素质的民兵预备役人才摆到突出的战略地位,抓好这一支撑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7.
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我军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用SWOT分析法,客观分析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现状,提示我们,培养高素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把战略谋划转化为实际行动,把深化理论研究与推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创新的思维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组织编制和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建立充分实现军事人才价值、有利于吸引保留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和工资待遇制度。  相似文献   

8.
军委江主席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的任务,又是当务之急”。这说明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新时期治军的重要特点和规律,是我军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保证。要推进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把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强调指出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一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江主席的一贯治军思想,深刻阐明了高素质军事人才对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准加强高素质军事人才苗子的选拔。选拔人才必须着眼于军事人才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军队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为部队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强军目标不仅为武警部队全面建设和履行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武警院校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院校培养高素质新型政治人才,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根本政治素质突出出来,努力培养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人才;把能打胜仗作为核心能力素质突出出来,着力按照战斗力标准改革创新政治人才培养模式;把作风优良作为基本形象素质突出出来,切实保证政治人才意志坚定、作风扎实、纪律严明。  相似文献   

12.
创新兵种战术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是为公安边防部队造就具备指挥作战及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兵种战术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转变理念,推动兵种战术学研究生教育转型,把研究生培养成"理论水平高、实战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研究生教育必须以部队战斗力建设为指针,把边防部队对研究生培养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
《华北民兵》2004,(11):1-1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关键在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部队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推进后备力量建设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努力探索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机制,造就高素质后备力量人才方阵。  相似文献   

14.
“闻鼙鼓则思良将。”在新军事革命波涛汹涌、信息化战争一日日临近的今天,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坚定地走人才强军之路,是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民兵改革的迫切呼唤。 近年来,天津在城市民兵改革中,遵循军委江主席提出的“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的重要指示精神,本着现代人  相似文献   

15.
治军必先治校 ,兴军必先兴校。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人才培养是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制高点 ,必须把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摆在重要战略地位 ,大力贯彻院校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努力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名牌军队院校 ,在世界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中努力谋取军事人才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16.
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实现知行统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实践证明,良好行为习惯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素质的重要内涵和根本体现,是体现高素质军事人才示范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高素质军事人才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这对于提高高素质军事人才素质、推进我军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行为习惯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素质的重要内涵从高素质军事人才标准来看,良好行为习惯对高素质军事人才提出…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人才是最重要的战斗力、抓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先抓人才的观念,切实把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我军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和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以对党、对国家、对未来战争极端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  相似文献   

18.
吴晓源 《政工学刊》2005,(10):55-56
一、加强前瞻思考,确立把科技素质作为指挥人才关键素质来培养的观念。加强高素质指挥人才建设,必须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突破一些习惯性的育人模式,确立人才培养的新观念新思路。(一)确立知识主导的人才观。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兴起,世界已进入“知识军事”时代,军队建设越来越凸显出“知识化”的特征,知识已成为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在人才建设上,知识化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内在要求,高素质离不开丰厚的知识积累,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是知识厚积薄发的结果。离开知识的积累和支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知识化的外在表…  相似文献   

19.
习主席强调:“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当前,战争形态正向智能化战争加速演变,必须把培养智能化军事人才作为新时代人才强军的重中之重,着力培养造就大批能够担当强军胜战重任的智能化军事人才,为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七大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要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各种各样的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各种应用性人才。我国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除了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还应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