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党管武装的优势,通过健全、完善和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才能全面推进预备役部队的建设。一、强化双重领导制度,从组织领导上加强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双重领导制度是党管武装的一项重要制度。要落实双重领导制度,就要赋予地方党委领导责任,不仅地方党委常委要有领导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党委、人民政府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制度。这一双重领导制度,是加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成育进 《国防》2010,(12):47-48
双重领导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领导制度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具体体现。新形势下,确保双重领导有效贯彻落实到预备役部队建设上,必须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要抓住思想政治领导这个根本,  相似文献   

4.
民兵工作由谁领导,怎样实行领导,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新的《民兵工作条例》就民兵工作的领导问题。一方面对军事系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对各级人民政府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就把我们传统的双重领导制度通过国家行政法规规范下来。双重领导制度,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对民兵工作的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5.
去年,我们对全省所属人武部进行了调查,感到要从根本上保证人武部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双重领导制度、民兵训练经费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以劳养武活动等四个方面必须通过立法予以规范。 一、进一步规范人武部的双重领导制度,保证党管武装的原则落到实处 在调查中我们感到,在坚持党管武装原则,落实双重领导制度上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对人武部实行双重领导制度认识不足。少数县(市、区)领导对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仍然实行军地双重领导制度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始终牢记军魂,强化双重领导意识。预备役部队开展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强化现役、预备役官兵接受军地党委双重领导意识,始终牢记党指挥枪这一永远不变的军魂。坚持好双重领导。预备役部队接受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各级务必通过抓教育强化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双重领导意识,认认真真落实好党委扩大会、向第一政委请示报告工作、现场办公等制度规定,强化地方领导第一责任人意识,  相似文献   

7.
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兵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 一、实行双重领导是民兵工作的一项根本制度,必须严格落实。 我国民兵历来实行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党委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制度。认真执行这些规定,就能使党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兵历来实行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党委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制度。人武部既要坚决服从军事系统的领导,也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民兵工作的领导制度,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对民兵工作的双重领导制度。双重领导制度是民兵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是贯彻党管武装原则的根本制度,也是我国民兵工作的一项优良传统。 这一领导制度主要包括:省、地、县(市、区)地方党委书记兼任省军区、军分区、县(市、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制度,省军区、军分区、县(市、区)人武部一名主官参加同级地方党委常委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委员会制度,军分区、县(市、区)人武部主要领导参加上级军事机关党委会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都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0.
魏明禄 《国防》2004,(10):21-21
坚持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对国防动员建设的双重领导制度,是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有关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国防动员建设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地方党委、政府尤其是在国防动员委员会兼任职务的主要领导,必须坚持双重领导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促进国防动员各项工作的落实。组织领导要到位。地方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武装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军事机关的职能作用,自觉维护军事机关的权威,积极支持军事机关的工作,主动加强对军事机关建设的领导。对于上级军…  相似文献   

11.
武警部队(前身为公安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武警部队双重领导体制,是由武警部队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决定的,也与不同时期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形势有很大关系,是协调武警部队的军事性和公安性的结果。1949—1966年,公安部队领导体制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化,到最后撤销编制,也是在复杂政治社会背景下对这一矛盾的调适。尽管当时的双重领导体制虽与现行双重领导体制有很大区别,但已生出现行双重领导体制的制度基因。  相似文献   

12.
县级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以后,有一些人把中央关于“人武部干部由地方、军队共同管理,以地方为主”这一具体问题的具体规定,理解为民兵、预备役建设及人民武装工作系统内部的关系都以地方为主,以军队为辅。这显然是对双重领导制度的曲解,如不及时澄清和统一,必将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造成更大的混乱。一、在领导观念上,应是双重领导并重,而不是“以地方领导为主,军队领导为辅”。有的同志看到人武部建制改变了,干部管理以地方为主了,于是便认为在领导关系上,应“以地方领导为主,军队领导为辅”。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中央文件说得很清楚: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其性质和工作任务不变,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这就明确了地方和军事部门在领导人武部中的地位和作用,两者之间是一个并重的关系,只是各自  相似文献   

13.
周良洛 《国防》2006,(3):37-38
预备役部队是开展人民战争的一支生力军,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与维护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预备役部队第一政委,我深深感到,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提升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一、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坚持双重领导制度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必须坚持军地双重领导制度,在抓大事、管方向、解难题上下工夫。一是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始终遵循党管武装的原则,坚持军队和地方党委双重领导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从地方来说,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预备役部队建…  相似文献   

14.
坚持双重领导制度,是对每个“军事常委”最基本的要求。“军事常委”在处理上级军事机关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领导效能的高低,某种程度上讲在于与军地双方协调的好坏。多年来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在坚持双重领导制度上应注重做好以下几点: 切实摆正位置,自觉接受领导。这既是根本态度问题,也是一个作风问题。位置摆不正,就会在处理关系上错位,在工作上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认为,人武部现在以军队领导为主,与地方党委、政府是军政、军民关系,都是县团级,不存在谁领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处理军队领导与地方领导的关系。民兵工作,实行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双重领导。军事系统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在地方和上级军事部门的共同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民兵完成各项军事任务。处理民兵工作中的领导关系,第一,地方党委要坚持党管武装制度,研究解决民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6.
县级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以来,为落实双重领导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军地各级都先后下发了许多文件,强调加强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帮助人武部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但往往是政策上的“口惠”而实不至。人武部开展工作需凭关系,靠面子,难度大,难落实。咎其根源,领导体制关系不顺虽属主要,但责任制不落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要使双重领导  相似文献   

17.
金辉 《中国民兵》2014,(7):55-55
聚焦实现强军目标,在运行机制上求融合。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引导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妥善处理好经济布局与国防布局的关系。健全领导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人武部双重领导优势,严格按照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要求,协调健全完善党管武装领导机制、国防动员领导体制、困防教育领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国防》1995,(4)
坚持地方党委和军事系统对人武部的双重领导制度,是党管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根本制度,因而是新时期加强人武部党委班子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要强化双重领导意识。当前,对人武部党委建设如何贯彻双重领导制度的问题,军分区党委有的同志认为,人武部移交地方后,干部是地方编制,党员属地方党组织,党委是地方党委,军分区党委不应多管也不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军事常委”,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武装工作要想健康深入地发展,就必须坚持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自觉接受双重领导,认真履行职责。 一、摆正位置,自觉接受双重领导。首先要增强政治观念,提高对党管武装工作的认识。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管武装工作的论述,充分认清坚持双重领导制度,是我国武装工作的根本制度,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对每一个“军事常委”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自觉主动地接受地方同级党委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杜克明 《国防》2005,(7):30-32
军地共同保障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坚持党管武装根本原则和落实双重领导制度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也是预备役部队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对军地共同保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积极探索加强军地保障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党、政、军、群各方面积极性,以“保障有力”促进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的提高。、一、进一步健全双重领导体制,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双重领导制度,是我国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本领导体制。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不仅是各级军事机关的分内职责,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