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流动危险源泄漏事故中,如何根据流动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快速制定最优疏散决策,使应急疏散的成本最低是现场指挥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分析讨论疏散范围、疏散人员、疏散方式、疏散路径、避难场所等影响应急疏散决策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应急疏散的优化模型。以运输液氯槽车泄漏事故为例,研究危险区域的人员疏散,并利用Lingo软件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应急疏散的最佳方案。研究结果对消防部队有效地指导疏散救人行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木林镇  李民 《国防》2015,(1):27
日前,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政府相关机构和人武部全体同志,热情接待并妥善安置了来自北京什刹海街道的应战应急疏散演练人员。这些来自城里的男女老少,按应战应急人口疏散预案,被有序地分别安置到木林镇疏散点。这是北京市开展的城市人口疏散城乡对接演练的一组镜头。顺义区木林镇远离闹市,地阔林密,依山傍水,负氧离子多,植被条件好,人口密度稀,既是理想的周末远足休闲放松亲近大自然之地,更适合承担应  相似文献   

3.
刘继双  邰德民 《国防》2003,(10):26-27
从最近几场局部战争看,随着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投入战场,进攻一方的战场侦察控制能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浸彻破坏能力显著增强,使战时城市人员的安全面临重大威胁,因此应认真探索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人口疏散的问题。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城市人口疏散,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正确的人口疏散原则 着眼全局,服务作战。人口疏散是城市防空作战总体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营区装备车辆疏散安全设计及其优化方案,引入GIS网络数据模块,以车辆行驶时间作为计算成本,分析营区道路系统的可达性、出入口的疏散能力和疏散权重,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公式计算的方式,推演出入口和疏散路径的最优化选择,完成疏散安全方案。研究表明:营区路网可达性大的地方,疏散路径也较为集中,应加强疏散管理;出入口的通行效能与装备车辆的可达性有关,疏散权重和数量在设计中应合理均匀地分配;疏散过程应按照由快到慢、由近及远的顺序展开,不同路径之间应避免交叉。疏散总时间受库单元最后疏散车辆行驶时间、车辆总数和出发时间间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口疏散战备工作,必须走平战结合、城乡挂钩之路。我国城市人口目前占人口总数的20%,随着城市化的加剧,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城市人口的密度也将越来越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城市中的人防工事是远不能满足其人城掩蔽的,只有坚持“疏散为主,掩蔽为辅”的方针,走城乡挂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地铁火灾的特点,为确保人员安全,探讨防排烟和人员疏散模式,并提出了地铁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7.
保证人员疏散安全是建筑防火安全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疏散逃生设施是疏散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别从理念、技术和应用层面介绍动态疏散逃生系统在机场环境中的应用,该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控制管理,可根据火灾实时情况动态引导人员疏散,具有语音、调整疏散路径、光流等特点,实现"安全、准确、迅速"地引导人员避烟逃生,较以往应急疏散指示灯具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鉴于战争的发展,计划疏散南京城市人口。但实际仅秘密疏散了公务人员眷属。上海沦陷前后,国民政府将南京公职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疏散,对普通居民则发布了"战时妇孺迁移办法",而实际对其缺乏有效的疏散组织。究其原因,国民政府企图通过稳定首都南京社会秩序,向外界展示抗日的决心;所统制的交通工具,忙于军事输送及国府西迁,无暇顾及平民百姓的疏散。南京城陷后,大量市民滞留南京,日军大屠杀得以上演。嗣后,国民政府吸取了教训,在重点城市开展了人口疏散工作。  相似文献   

9.
完善战备方案,落实储备,对遂行应急机动保障有直接的影响。有了完备的方案,落实了各种战备物资储备,就能做到有备无患,忙而不乱,迅速有效地实施保障,实现保障有力。一要完善方案。有一套完整的后勤保障计划,包括应急后勤保障计划,防空疏散拢保障计划,部队机动保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多功能区域建筑物,设定了最不利疏散条件和火灾发展过程处于最不利情况的模拟场景.根据火灾烟气危险状态判据临界值,结合复杂多功能区域疏散性能模拟软件,模拟预测某超市二楼商业区火灾烟气流动特性数据,计算出该商业区的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进而为消防疏散方案设计人员提供重要数据依据,便于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消防方案优化改进,确保商业区在火灾事故时,具备一定的安全疏散系统设施和足够的安全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重大突发事件人员应急疏散难题,提出了基于情景应对的应急决策方法.将重大突发事件相关关键属性表示为一系列情景,对情景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以疏散时间作为决策收益的判断标准,引入交通流量算法并考虑安全距离,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应急疏散算例,求解决策的最优解,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符江宁  蒋健林 《国防》2008,(1):52-5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抓好应急作战国防动员准备的指示精神,检验各级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动员能力,最近海南省国动委、人防办组织了全省人防警报试鸣,海口、三亚两个国家一类人防重点城市重点目标防护和人员疏散演练。演练模拟某油气储运基地遭空袭后发生燃气罐泄露和人员中毒,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剧增,承载的人口越来越密集,火灾荷载越来越大,如果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在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和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的基础上,从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宽度和距离、疏散门、避难层及其他辅助疏散设施、疏散照明灯具等方面探析了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为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应急物资是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物质基础,应急物资分级是优化库存管理、提高应急系统运作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应急物资分级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应急物资分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得出应急物资重要性程度综合排序和分级结果。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的分级效果良好,并为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决策提供了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空间建筑疏散距离过长的消防问题,提出了设置避难走道的解决方案。利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对某美术馆中避难走道疏散与常规地面疏散两种方案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采用避难走道进行疏散能缩短疏散距离,延长疏散可用时间,相对常规地面疏散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在归纳总结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疏散范围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疏散路径的可通行性,提出了当量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模型,并以苯泄漏事故为例,应用逆序解法,得出苯泄漏事故人员疏散k条最佳疏散路径.实例计算表明: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短路径的可行性,计算结果为指导消防部队最佳疏散路径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隧道疏散的各种方式,说明了武汉长江隧道采用下沉式滑道的纵向疏散方式的原因,对武汉长江隧道疏散系统进行了详细演习测试,并对当前拥挤状态下的通车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只要保持交通通畅,加强管理,隧道下沉式纵向疏散系统可以满足通行客车时的人员疏散安全。  相似文献   

18.
信息集成技术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需求出发,分析了系统建设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信息集成共享技术问题、系统集成架构与中间件技术、各部门多层次指挥中心体系的整合问题、安全与保密问题、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标准与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综合管廊为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也为地下管线实现信息化建设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分析归纳了综合管廊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特点,进一步从防火分区和建筑构造、安全疏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等方面对综合管廊的消防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萌柏  尹广 《国防》2004,(6):60-60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大中城市将是敌空袭的主要目标。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的安全与稳定,建立“防、抗、反”一体的防空体系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所谓“防”,就是整体防护,落实人口疏散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人防工事进行隐蔽、疏散和保护各类人员的安全;采取各种伪装措施保护重点目标和重要装备物资的安全;充分发挥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防空力量的整体威力,合理配置各种防空作战兵器,形成远、中、近和高、中、低相结合的抗击部署,以有效地保存作战实力和战争潜力。所谓“抗”,就是以火力抗击,在防空责任区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民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