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进攻苏联失败,真正原因是德军将领们后来无数次地承认那样,是低估了苏联军民坚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经济军事潜力.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是用对待沙皇俄国的老眼光看待苏联,对苏联战前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其无知.  相似文献   

2.
刘波 《国防科技》2006,(4):92-96
当他的装甲部队旋风般地闪击至瑞士边境,兴奋地向希特勒发出电报时,希特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遂立即回电问:“你的通讯地址一定有错误……”,他自豪地回答:“一点都没有错误,我本人现在就在瑞士边境上的潘塔里城里面。”他,就是著名的德国上将古德里安,德国闪击战创造者之一,位居德军三大名将之列。其影响力正如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评论:“古德里安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是一个具有极重大影响的人物。没有他,也许希特勒在刚刚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可能早已失败了。”创建德国装甲部队,创立装甲集群战术1888年6月17日,古德里安生于…  相似文献   

3.
隆美尔(上)     
马骏 《国防》2005,(11):74-76
德国的历史是刀与剑的历史,德国的历史是铁与血的历史。不断地拼杀,不断的征伐,使得德国成为军事家们滋生、成长的摇篮——弗里德里希二世、克劳塞维茨、老毛奇、施利芬……一代一代层出不穷,纷纷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重大的影响。本文的主人公——埃里温·隆美尔,也是这样的一个风云人物:他并非出身于贵族世家,也非战功卓著的军人之后,然而却成为了一代名将;他本想成为不问政治的职业军人,但后来却恪职追随希特勒,并成为希特勒的爱将之一;他是战术上的巨人,却是战略上的矮子;他是一位拥有双重光环的人:生前为纳粹宣传机器所极力吹捧,死后却…  相似文献   

4.
当昏庸无能的捷克总统哈夏”满怀信心地把捷克人民和国家的命运交到德国元首手中”后,希特勒自以为获得了一艘巨大的大陆航空母舰·35个捷克步兵师.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堪称欧洲一流。 他首先把作战地图上的进攻箭头指向了但泽和波 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德国法西斯对波兰的侵略.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  相似文献   

5.
1937年,苏联花费300万卢布巨资,从纳粹德国谍报部门买下了一份情报。这份要价不菲情报夺去了功勋卓著的军事指挥家和理论家、苏联红军创始人之一——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生命。 国内战争结束后,图哈切夫斯基官居要职,十分重视对未来战争的研究,写下了许多军事著作,创立了大规模使用坦克、机械化步兵和航空兵实施大纵深战役的理论,被称为“红色拿破仑”。1936年,根据图哈切夫斯基的建议举行了一次大规模战略演习,旨在制定苏联遭希特勒军队进攻时积极反击的方法和手段。他亲自撰写的《目前德国的军  相似文献   

6.
伊比利亚半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未受兵燹之灾,但却始终处于纳粹德国军事战略家的视野之内,希特勒和他的亲信曾不止一次地制订了将它变为军事基地和侵略跳板的计划。尽管这些计划由于种种原因,均一一告吹,然而我们却仍可以从中看到法西斯德国对外侵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巴巴罗萨”是十二世纪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皇帝菲特烈·巴巴罗萨一世的名字。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背信弃义发动了侵苏战争,扬言三个月内要将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为把侵苏战争涂上圣战的色彩,他将“弗里茨”侵略计划命名为“巴巴罗萨作战计划,”总的战略目标是以“闪击”式战役击溃苏联。苏联为了抵御德国的侵略,艰苦而又卓越地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以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国大举进攻波兰开始的。然而实际上,这场战争早在此前6天就已打响,但它却又被戏剧性地推迟了6天才正式爆发。垂涎波兰发动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界的整个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拥有30.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400万人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波兰又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其陆军军力在欧洲位居第5,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强国。纳粹德国如果侵占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战略资源,加强其战争能力,建立起  相似文献   

9.
史放 《环球军事》2009,(3):55-57
1941年春,希特勒突然决定入侵巴尔干地区。当时,看起来异常强大的德国军队正在全力做着入侵苏联的准备,这道命令多少有些出人意料。这个临时决定其实很有些无奈,1940年,德国那糟糕的盟友意大利目睹希特勒侵略的胜利,也想通过入侵希腊来捞点好处,可不料意大利军队却在冬季战役中被希腊军队打得很惨。  相似文献   

10.
希特勒是哪国人?看到这个标题,也许大家会大惑不解:希特勒,不是德国人吗?不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个德国元首吗?是的,他是德国人,可是,他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呢?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12日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谴责德国城市不伦瑞克的管理者在1932年2月26把希特勒任命为公职人员,让希特勒成为不伦瑞克文化和土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华西列夫斯基是苏联卫国战争中最光辉耀目的军事巨星之一.战争期间,他和朱可夫是斯大林的左膀右臂,共同策划了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和白俄罗斯等决定性的重大战役.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他作为远东苏军的总司令,亲自指挥百万大军向日本关东军发起雷霆万钧的进攻.在苏联历史上,只有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和斯大林三人两次荣获苏联最高军功勋章--胜利勋章.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显赫的军事人物,在2 0世纪末俄罗斯官方确定和民众评选俄罗斯(苏联)本世纪十大军事家时,却两度落选,引起我国许多军事爱好者的诧异.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期间,希特勒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让日本尽快进攻苏联,并拉拢蒋介石反苏反共,曾3次“调停议和”中日战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3.
1934年6月30日.纳粹德国电台播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纳粹党内二号人物,冲锋队参谋长恩斯特·罗姆被解除职务并被开除出党.当时,即使是纳粹政权的核心人物圈子内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此事的个中底细,多数人则被蒙在鼓里.那么,希特勒为何要时他唯一以"你"相称的亲密朋友.为建立纳粹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开刀呢?(一)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纳粹领袖希特勒为总理.这意味着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上台.希特勒上台后通过野蛮的恐怖手段,残酷地镇压了共产党,解散了社会民主党和其他中产阶级政党,从而实现了纳粹党的一党专政.使德国完全纳粹化.  相似文献   

14.
1941年6月22日3时半左右,法西斯德国以强大机械化部队和猛烈炮火开始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一个半小时后,德国才通过驻苏大使向苏方宣战。希特勒梦想在几个月内征服对方,以闪电速度结束这场战争。但是,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战斗,击溃了希特勒军队,战胜了法西斯入侵,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1927年到1938年,曾有数批德国军事顾问活跃于蒋介石政权的各主要军事部门及中国战场。德国积极向中国派遣顾问的历史背景和主旨是什么?德国军事顾问团的性质和主要作用怎样?德国最后又为什么主动而急迫地召回其全体顾问?本文拟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但却利用各种机会,秘密而又积极地加强其在远东的影响。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派遣军事顾问团就是其具体行动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作化 《环球军事》2004,(22):15-17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由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突然袭击和苏联的准备不足,苏军遭到惨重损失。德军直逼莫斯科城下。危急关头,为赢得积蓄力量争取反攻的时间,苏联政府一度考虑过与德国签订媾和条约,但因希特勒的傲慢和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斯大林最终放弃了这一设想--  相似文献   

17.
田武 《国防科技》2006,(5):90-92
朱可夫是原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活动家、卓越的战略家,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成就而名垂青史,成为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哪里危机,朱可夫就出现在哪里。他善于运用丰富的实战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1942年夏,斯大林格勒前线告急,朱可夫临危受命、运筹帷幄,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斯大林格勒一战,全歼德军25万,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转折点。希特勒的如意算盘1942年夏末,是阿道夫·希特勒不可一世的时候。在位于乌克兰维尼察附近的“狼穴”大本营里,希特勒面对着摊在面前的大比例尺寸地图,露出一丝狞笑。的…  相似文献   

18.
1941年5月10日,苏格兰,第三帝国的副元首-鲁道夫·赫斯单独驾驶飞机突然来到英国,跳伞着陆…… 纳粹头目"单刀赴会",令世界震惊,众人迷惑不解.斯大林坚信,赫斯是希特勒的秘密使节,此行是专程与英议和,矛头对准苏联;墨索里尼怀疑德国三心二意,出卖盟友;希特勒则对此百般辩解,骂赫斯"精神失常";连英国政府首相丘吉尔也莫名其妙,称其言行是荒诞的;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政府更是如在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赫斯出走,可谓是二战期问最大的闹剧,在一片扑朔迷离的"解释"中,只有英国反间谍机关苏格兰场的一些人是"世人皆醉我独醒".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人眼里,1945年以前的苏联和德国是战场上的仇敌。纳粹德军的入侵夺走了2700万苏联公民的性命,而苏联红军正是踩在第三帝国的废墟上宣告一个强国时代的到来。不过您可否知道,就在这些血淋淋的历史中却隐含着一个重大的秘密——德国和苏联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了20余年的军事合作。近日,俄罗斯《时间报》、《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向外界披露了这中间的诸多细节。  相似文献   

20.
他拥有伊朗国籍,却长期为苏联情报部门工作;他结过3次婚,3次婚礼的新娘却是同一人。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德国人打算在1943年秋天德黑兰盟国首脑会议期间暗杀“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的重大阴谋被挫败。他是在和平年代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第一个地下工作者,他的妻子戈阿尔也被苏联政府授予红旗勋章。他就是苏联著名的间谍格沃尔格·瓦尔塔尼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