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自大洋的“魅影危机”在失去了苏联这样的强大对手后,美国海军对其原来的作战方针和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了“由海到陆”的全球军事战略转移。在此基础之上,美国海军又逐渐将其提升到军事转型的高度,演变发展成为美军在21世纪的“全球作战概念”。“由海到陆”的内涵也“丰满”了起来,“从海上到陆地前沿”、“全面发展对陆攻击武器系统及其作战战术”、“海上基地”、“海上打击”、“濒海作战之战略与战术”、“网络中心战”等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为了实现“全球作战概念”的军事转型,美国海军将“前沿军事存在”定位在濒海作战的决定性打击。  相似文献   

2.
美国海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一直以来引领着世界海军发展潮流,其舰艇的发展也影响着各国海军舰艇的发展走向。存美国海军提出了濒海战斗舰概念,并在2004年5月确定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半滑行单体船和通用动力公司的三体船为濒海战斗舰Flight0原型设计方案后,德国IMAA公百也提出了一项创新性的局部气垫双体船(PACSCAT)设计,来满足德国海军对高速濒海战斗舰的要求。背景为进一步扩展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德国联邦国防技术采购办公室(BWB)对  相似文献   

3.
X艇的X档案     
曾几何时,美国海军成为世界海军发展的风向标。美国海军每一项舰艇建造项目都吸引了世界其他国家海军以及众多军事迷们的关注。而当问及当前在小型水面舰艇领域人们最关注的重点,军事迷们可能无一例外地会提到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诚然,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项目因层层的竞标过程和新颖的竞标方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中标濒海战斗舰Flight0舰的两家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也正在为最终中标濒海战斗舰Flight1舰作全力的冲刺。  相似文献   

4.
在经过两年多的竞争后,美国国防部在2004年5月27日宣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获得濒海战斗舰(LCS)Fligtlt 0阶段的合同。这两家公司也因此各获得4600万美元和7800万美元经费,用于对未来濒海战斗舰进行最终系统设计。根据合同,美国海军还可能让这两家公司在2005-2009年间各建造2艘原型舰,总价值约为9.5亿美元。而参加竞标的雷声公司设计方案则不幸被否决。濒海战斗舰Fligtlt 0阶段设计方案的选定,是濒海战斗舰项目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在2007年年底,美国海军还将最终选择一个团队继续进行濒海战斗舰项目研究,因此可以说濒海战斗舰依然尘埃未定。  相似文献   

5.
实舰简介美国海军LCS 2"独立"号濒海战斗舰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为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计划而设计的一艘新概念战斗舰艇。该舰于2010年1月16日服役,现停驻于诺福克海军基地。  相似文献   

6.
潜龙 《现代舰船》2011,(9):38-41
在近几年的局部战争中,美国海军的濒海作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战争的检验。随着美国海军越来越强调全球一体化作战,如何进一步提高美国海军的濒海作战能力,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就是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因此,为适应美海军濒海作战小部队分布式作战后勤保障的需求,美水面作战中心设计研制了一种新的"先进后勤运输舰",并将其作为"先进后勤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该型舰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国会在审议美国海军2008年军舰制造预算时,多名议员提出动议,要为美国海军送上一份“大礼”——增造5艘军舰,使2008年军舰制造数目上升到12艘。但出人意料的是,4月12日,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称,美国海军公开宣布取消第3艘濒海战斗舰的建造计划。原本的战舰“大礼”无影无踪,反而预定建造的战舰也遭到裁减。英国海军在舰艇建造方面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LCS 1近况     
<正>2010年2月16日,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首舰LCS 1"自由"号正式进行首次作战部署,执行打击非法贩运活动等任务。濒海战斗舰可以根据执行任务的要求更换相适应的任务包,其强大的任务灵活性代表了未来美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陈和彬  郭凯 《环球军事》2013,(19):44-46
年4月18日,美国海军“自由”号濒海战斗舰抵达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开始部署于东南亚地区。“自由”号于5月份在新加坡的海事及防务展上亮相,并作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新秀,参加“战备与训练合作”和“东南亚合作与训练”军事演习。今年9月9日,正在圣迭戈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登上了一艘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LCS-3“沃斯堡”号进行了参观。参观过程中美方人员为吴胜利详细讲解了舰载设施设备,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乔纳森·格林纳陪同参观。  相似文献   

10.
濒海战斗舰(LCS)是时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海军非常时髦的一个词汇。对于俄罗斯海军而言,尽管与美国海军在研制背景、战略意图、使命任务等诸多方面均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但俄罗斯版濒海战斗舰亦正在紧张研制当中,这就是20380工程“守护”级多用途隐身护卫舰。2005年7月27日,第2艘批量生产型“守护”级护卫舰“机灵”号在圣彼得堡北方造船厂的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2月21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79—16号联邦拨款草案,这其中就包括美国海军提交的濒海战斗舰新的采办策略,即放弃在LCS1钢制半滑行单体舰和LCS2铝合金三体舰中选定一型的做法,转而同时采购两型舰艇。至此,美国海军在濒海战斗舰采购策略上的"回马枪"已经顺利得到立法机关的批准,待总统批准后将正式生效——这几乎是肯定的。这样,濒海战斗舰项目原本要走向"大一统"的局面再次回到"双雄并立"。  相似文献   

12.
张鹏 《当代海军》2009,(7):77-80
近年来,随着美国海军的军事。战略转型,在敌国浅水海域和近岸机动作战这一濒海作战模式已被许多国家所认同。军事专家认为,在这样的作战行动中,小型、超小型甚至微型无人机将有大行其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21世纪濒海环境下远征作战的要求,美国海军决定设计建造12艘具有“革命性”的船坞登陆平台,即“圣·安东尼奥”级(LPD-17)两栖船坞登陆舰,这是美国海军两栖战舰目前主要的在建计划。远征战略是美国21世纪和平时期进行前沿部署、战时响应全球危机和作战的基础,是美国海军随时随地遂行从海上作战战略的精髓。为了成功地执行这种战略,美国需要超级平台和系统,LPD-17毫无疑问是美国未来远征作战部队的关键要素。作战需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4.
知远 《现代军事》2010,(3):37-37
在美国海军官员宣布将为濒海战斗舰(LCS)配备三个可交换的任务模块一年多之话,其中的一个模块很明显要重新设计了。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作战对象从苏联转向第三世界各国,战场也从大洋推到近海沿岸和本土纵深。1992年9月,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首次提出“由海到陆”战略概念。1994年,又提出了“前沿—由海到陆”概念。用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  相似文献   

16.
濒海战斗舰(LCS)是在一片争论声中诞生的,而且在美国海军所有战舰中,濒海战斗舰可能是最富争议的武器之一。美国《武装力量》杂志在2006年12月刊登了由克里斯托弗·格里芬和丹·布卢姆萨尔撰写的文章,文章认为在未来的亚洲太平洋上,濒海战斗舰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在打击恐怖分子和日益猖獗的海盗方面,还是在有效地联结美国亚洲盟友国家的海军,形成网络化作战部队问题上,濒海战斗舰都将是最有效的武器,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战略进行了调整,作战对象从苏联转向第三世界各国,战场也从大洋推到各国的近海沿岸和本土纵深。1992年9月,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首次提出“由海到陆”战略概念。1994年,又提出了“前沿-由海到陆”概念。用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的话解释,就是美国海军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由海到陆对岸上事件直接施加决定性的影响。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美国海军在明确作战思想、调整作战部署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对地攻击武器。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环太平洋2010”演习。参演各国都投入了海陆空精锐装备,尤其是作为主导方的美国,参加演习的舰艇就包括“里根”号核动力航母、“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自由”号濒海战斗舰、3艘核潜艇以及其他8艘军舰。其中“自由”号是濒海战斗舰的首舰,更代表未来美国海军舰艇的发展方向。这一美国海军的全新舰种性能到底如何,在演习中展示在了各国海军面前。  相似文献   

19.
前两年,美国海军曾爆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军方高层要求暂时停建第三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而其对外宣称的原因是第一艘濒海战斗舰的建造成本过高,比预算增加了86%。难道问题真就这么简单吗?这里面还有哪些不可对外泄露的玄机?本文将为你揭示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美海军失去了能履行远洋作战的强大的对手,美海军决定进行海洋战略的进一步调整,由以远洋作战为主转变为以濒海作战为主。在这转型期间美海军不断建造各种滨海作战舰艇,满足新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