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04,(1):21-21
2003年1月8日,岭澳核电站2号机组比计划提前66天投入商业运行,从首次临界至性能试验结束没有发生非计划停堆,创造了世界核电建设史上的一项新记录,核建设集团公司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不仅得到国内认可,而且还得到国际上的赞扬,令合作方法国玛通公司非常敬佩。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04,(7):27-27
集团公司成立的五年,是从困境中奋进崛起的五年,是核电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是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取得了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的非凡业绩。岭澳核电站1#机组于2002年5月28日比合同计划提前了48天投入商业运行,2#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比合同计划提前66天投入商业运行,而且,2#机组从首次临界至性能试验结束从未发生非计划停堆,创造了世界核电建设史上  相似文献   

3.
船用核动力装置给水减少事件分析与处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船用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给水减少事件出发,建立事件树分析模型,在保证核安全的前提下,以确保反应堆不停堆为约束条件,运用Relap5/Mod3程序对事件演变过程中的热工水力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筛选出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处理该事件的最佳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堆低功率运行时,并不是所用的给水减少均会造成反应堆停堆,存在最佳的处理方案及相对较长的处置时间用以恢复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的正常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6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共军委副主席胡锦涛考察秦山核电基地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国自主发展核电给予了高度评价。 24月15日,我国首台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比计划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这是继秦山核电站实现祖国大陆核电零的  相似文献   

5.
<正>截至今年4月,我国核电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累计300余堆年,未发生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2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也未对周边环境和公众造成不良影响,总体安全业绩良好。黄海之滨的山东烟台,两台投产不久的核电机组、鳞次栉比的厂房、延绵数十里的防波堤掩映山水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04,(1):19-20
秦山核电基地连创佳绩 2003年秦山基地已经投运的秦山核电站、秦山二期一号机组、秦山三期两台机组均运行良好,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7.
建平  林赤清 《环球军事》2011,(14):14-15
6月22日,奥巴马宣布美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军的“三步走”计划,强调阿富汗的安全责任应由阿富汗人自己承担。为了弥补美军撤离后的安全空缺,阿富汗政府计划近几年连续招募新兵,扩充安全部队,到2014年实现44万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6月12日9时10分,我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比计划进度提前了91天。这是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秦山三核广大建设者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所实现的中国核电建设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牌。秦山三核工程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是我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迄今最大的贸易项目。该工程采用两台从加拿大引进的坎杜6型商用重水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每台728兆瓦,设计寿命40年,设计年容量因子85%。目前,1号机组正满功率安全运行,各项安全和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截至6月12日12时,累计上网电…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9,(2):19-20
国防科技工业2009年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力保不发生重大失泄密事件.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军工系统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清当前安全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强精细管理,严格监督检查,力保实现年度安全保密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0.
虽然切尔诺贝利(4号堆)事故发生在 1986年 4月26日,但直到今天,它仍然象阴云一样困扰着大多数的人们,并使之谈“核”色变,因为直到现在切尔诺贝利3号堆仍在继续运行着”。事故后的RBMK堆虽然在技术、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大有改进,使得重新发生灾难性的事故几乎不可能,但持续要求彻底关闭切尔诺贝利电站的呼声仍然很高。值得人们兴奋的一刻还是在本世纪内终于给盼来了,因为乌克兰政府将于2000年 12月15日彻底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下文将简要介绍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及随后的有关情况回顾:事故经过 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境内,于1991年12月15日建成发电,是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里程碑,被誉为“国之光荣”。15年的安全运行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经验,为中国核电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秦山核电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拥有了一支技术一流、经验丰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的队伍,在运行管理、检修、调试、培训、环境、应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技术支持能力,形成了包括核电站运营维护、技术支持、安全监督、人员培训、环境应急、后勤服务、文化保障等比较完整的核…  相似文献   

12.
强停装置现在发生的许多汽车炸弹事件,如果能够强行停止恐怖分子的车辆,也是非致命武器不错的选择。理想的效果是车辆迅速以一定的方式在安全范围内停车,同时不必危及驾驶员的安全。在法律强制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需求。由于警察在高速追捕逃犯或是酒后驾车者时,每年都有许多人不幸丧命。现已研制成功了动力和战术系统,提供了方便的强停车辆使用的障碍物。这套系统有两人一小时可以方便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工业》2005,(10):47-47
中国实验快堆(简称CEFR)工程是国家“八六三”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及核工业集团公司出资兴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负责设计、建造和建造后的运行,并首次设立非能动事故余热排除系统。工程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建筑子项16个。1995年底,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2000年5月30日浇灌第一罐混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Petri网模型的系统动态安全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安全分析方法通常只能给出导致系统失效的事件发生序列,而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时序、动态等因素考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Petri网模型的系统安全性动态分析方法,并结合系统状态可达树,建立了系统动态安全性分析模型,得出导致系统失效的所有可能事件的序列及其发生概率.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舰艇近区安全防卫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舰艇近区安全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外舰艇近区自卫装备发展情况,提出了发展具有综合利用观瞄设备和声纳,并集合各种致命和非致命武器特点的舰艇近区安全防卫系统的构想。系统配备的观瞄设备用于探测地面、水上及低空近临目标,而声纳用于探测水下目标,如蛙人,无人水下航行器等。在打击方面,系统配备了可以歼灭目标的致命武器以及用于驱逐目标的非致命武器。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舰艇近区安全,近区安全防卫系统,非致命武器  相似文献   

16.
军事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中,各专业网络运行情况的主要数据都可汇总到综合网管数据库中。这些网管数据中隐含了网络运行的几乎全部信息,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网络管理专家面对这些繁杂的数据也只能望洋兴叹。面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技术则有可能实现网络运行态势的高度可视化,充分理解和详细把握全网运行状态,像知识、经验、联想丰富的专家一样不知疲倦地对网络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从海量的网管数据中发现网络故障的蛛丝马迹,发现隐含的问题,预知网络变化。论文介绍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网络管理智能化的现实目标,基于性能的网络异常预测预报、基于性能和事件的故障分析诊断、网络运行知识的挖掘利用等方面的功能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0 日集团公司在秦山召开核电安全生产会议,会议进一步贯彻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电话会议精神,研究解决核电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强化核电安全管理。中校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定凡、副总经理康日新出席会议并讲话。 17 日集团公司在原子能院召开快堆工程现场工作会议,检查快堆工程进展情况。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定凡、副经理康日新、黄国俊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工程建设提出要求。 24—25日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定凡、副总经理康日新和中校集团公司顾问陈肇博一行,到江苏…  相似文献   

18.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4,(12):5-6
<正>中国核电重水堆先进燃料技术研发中心成立11月5日,中国核电重水堆先进燃料技术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该研发中心将设在中核集团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由总体控制、科技研发、系统设备、商务合同等四个部门组成,主要负责重水堆发展战略研究、先进燃料及同位素技术研发以及国内外重水堆工程项目的技术支持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地实现了“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91年12月15日建成发电,至今已经安全运行12年,这是我国核电发展中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建设秦山核电站,是我国核工业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略调整大局下,向保军转民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是继核武器、核潜艇研制成功后我国核工业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是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