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军转民"也要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工业的“军转民”是指军事工业由军事专用性的科研生产转向军民结合性(或兼容性、两用性)科研生产的一种特定运行机制。军转民的必然结果是军民一体化。由于对军转民认识上的偏差,加上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失误,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存在不少缺陷。面对步履维艰的中国军事工业,只有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为了有效地促进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发挥中国军事工业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在国家军事订货制度、企业制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事工业军转民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工业的“军转民”是指军事工业由军事专用性的科研生产转向军民结合性(或兼容性、两用性)科研生产的一种特定运行机制。军转民的必然结果是军民一体化。由于对军转民认识上的偏差,加上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失误,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存在不少缺陷。面对步履维艰的中国军事工业,只有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为了有效地促进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发挥中国军事工业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在国家军事订货制度、企业制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脱掉“军装”的山东光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军工”精神依然光彩。他们成为国防科技工业中“军转民”较为成功的一个典型。这也为我国正在推行的非公有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一、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概况 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起步,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指导下,在优先保证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需要,大力开展军转民工作,有力推动了军工企业产业、产品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军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了整个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由单一生产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战略性转变。 我省军转民的主要成绩: 一是军工企业民品生产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军工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从发展总量看,我省军工的民品产值在“七五”期末,只有14.7亿元,到“九五”末期,民品产值已达到53.5亿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实施“军转民,军民结合”的战略转移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顾既往成绩斐然,贡献突出;观现在形势严峻,亟待提升;瞻未来任重道远,前途光明。笔者前段时间有机会考察了美国军转民的有关情况,颇受启示。结合中国军转民的实际,有感而发,谈谈个人的愚见。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7月25日,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胜利落下帷幕。我作为军转民战线上的一名老兵,由于工作关系,有幸参与了三十年前后的两次军转民成果展览的筹备,见证了中国军转民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到中国军转民事业的跨越发展,这两个成果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国防科技工业在军品任务大幅度减少,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的挑战面前,坚持军民结合的战略方针,拉开了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的  相似文献   

7.
跨入新世纪,迎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国军转民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即将加入 WTO、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十五”将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军转民能否实现全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本刊特邀几位企业家回顾“九五”成就,描绘“十五”蓝图,希望能给每位读者以激励。我们坚信,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军转民一定能再谱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立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发展与小康社会目标相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基本战略方针,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跨越发展。我认为应从十个方面加以理解和实行。 1.与时俱进,加快实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步伐,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跨越发展的历史必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相似文献   

9.
长安是我国第一家兵工企业。经过两次军转民创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首家双过百亿的企业,是军转民成果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可以说自本刊创刊以来,长安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企业。值此长安14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隆重推出“140年风雨沧桑铸就今日长安辉煌”专题,全面报道长安取得的辉煌成绩。 20世纪80年代初,长安实施“军转民第二次创业”,选择了汽车和发动机生产,经过20年的发展,创立了一代名车“长安牌”汽车和一代名机“江陵牌”发动机。如今,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有“中国”字头的国防科技工业综合类杂志,我们《中国军转民》应该视野开阔、目光深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事工业转产民品的前景、问题、政策──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心报道黄海元,赵澄谋译中国的军转民已经历两个阶段,目前随时准备转入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技术上的军转民”或者供应方的军转民阶段。其主要重点放在技术和利用现有资本与...  相似文献   

12.
实行军转民、和平利用军工技术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的指导下,国防科技工业在服务方向、产业结构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军转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初步形成了以“主导产品、支  相似文献   

13.
在“军民结合”方针发表25周年之际,如何认识国防科技工业的态势和走势?如何深刻理解军民结合的内涵和创新?如何进一步推动军转民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就这些热点问题,本刊采访了国防科工委于宗林副主任。他认为:加快军转民发展的步伐,使军转民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必须采取新思路、新措施。 军民结合方针发表已经25年了,回顾这段历程和发展,您对取得的成就如何评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认真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产业化发展政策研究■课题组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产业化政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工业步入了全面调整和改革阶段,军转民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军转民还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着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军民兼容性差、产品大多达不到...  相似文献   

15.
新的形势下,军转民究竟要向哪儿转?对此,我国军转民“九五”发展纲要就曾明确提出:实施军工高技术转民的发展战略,促进军转民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纲要把军工高技术转民,努力推动军工高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到长期发展战略高度,无疑是正确的。在前不久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民品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刘积斌主任再次提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十五”期间民  相似文献   

16.
一、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军转民技术开发专项在设立之初,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我们制定下发了《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技术开发“十五”发展指导性计划》。提出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实现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民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专项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基础、效益第一、机制体制为保障的选项原则,确定了“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新技术、新工艺,环境保护技术和装备,能源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07,(6):8-8
北京市国防科工办于2007年5月3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了“北京军转民技术开发应用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北京国防科技工业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十六字方针指引下,国防科技工业以较大力量转入民用产品生产,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军转民”的战略转变。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在山西国防科技工业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国军转民杂志社曹福成社长宣布:《中国军转民》杂志山西通联站成立!《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主办的国家一级期刊。是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工作开展二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已有三分之二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军工各行业形成了具有本行业特点的民品发展格局。军工民品工业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军工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依然存在。“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和民品发展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从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