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德国的联邦国防军是西方国家最具有政治色彩的军队。德军将其在军队中开展的政治教育工作称作“精神领导”。德军认为 :“不在居民和军人中间开展广泛的精神领导工作 ,就不可能建成英勇善战和纪律严明的军队”。正是由于联邦国防军非常重视军队的“精神领导” ,才使德军始终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具体讲 ,德军的“精神领导”有以下特点。一、成立了专门的“精神领导”机构德军为保证精神领导工作顺利进行 ,上自联邦议会、国防部 ,下至基层分队均设有相应的机构和成员。在联邦议会 ,设有一名军队监察委员负责监督侵犯军人基本权利的事件 ,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西洋争夺战中,德军实施的无限制潜艇战对盟军的海上交通线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德军潜艇进出基地必须经过比斯开湾的弱点,盟军重点加强了航空兵对比斯开湾的封锁。潜艇被困于基地内的德军当然不甘就此认输,德军潜艇司令官邓尼兹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用部分潜艇打飞机,掩护其它潜艇逃离。他命令对潜艇进行改装,安上两座双联装20毫米高射炮和一门37毫米半自动机关炮,企图依仗强大的对空火力,专门吸引盟军飞机与之作战,从而达到掩护其它潜艇通过比斯开湾海区的目的。这种改装的潜艇被称为“诱饵”潜艇。  相似文献   

3.
说到“一”,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在战争中,往往就是“一”,直接关系着战争的成与败。 一字文书稳定军心 1944年12月,美军第101空降师为了抢夺阿登陆附近的交通要点巴斯托达,与德国法西斯军队展开了竞赛性行军。结果美军先到达,德军随后则以优势兵力包围这座城市,并派人送信,要求巴斯托达守军投降。指挥101空降师的麦克奥利将军对德军的狂妄十分气愤,当即写了回信,内容只有一个字——“呸”,以此来表达他的作战决心。这极大地鼓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俄罗斯特种部队了解最多的当属“阿尔法”和“信号旗”特种部队,而对“海狗”特种部队知之甚少。俄罗斯2002年《红星报》和《外国军事评论》载文透露了“海狗”特种部队的情况。 尽管以前俄罗斯政府矢口否认这支被外界称为“海狗”的特种部队的存在,但是一些曾在该特种部队服过役的官兵们不久前终于打破了沉默,公开向外界宣布了“海狗”部队的存在。这支神秘的特种部队早在1941年就成立了。当时在德军重重包围之下的列宁格勒,由苏联海军抽调人力组成了一支特种连,专门在敌后从事破坏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在德军舰艇附近和水利工程中布雷和组织其他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5.
对于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的诸多细节,很多军事爱好者都能如数家珍。但对于1942年在离诺曼底不远的地方发生的具有为后来的“霸王”行动,即诺曼底登陆战探路性质的迪埃普登陆战,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几十年过去了,回顾这个代号为“钩拳”的登陆战的前因后果、及过程就不难看出它对于后来的“霸王”行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计划出笼却搁浅代号为“钩拳”的登陆行动计划最早是由英军在1941年秋制定的。该方案的出发点是:苏联在德军的“闪电战”面前兵败如山倒,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拟派8—10个师在法国的布列塔尼或科唐坦半岛登陆,以牵制德军的…  相似文献   

6.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然而,从二战爆发到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丹麦、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之前的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德军对整个西线盟军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而盟军也只是利用轰炸机抛撒传单,进行宣传战,没有对德军发动任何攻势,出现了所谓“西线无战事”的局面。这种虽已宣战却没有发生大规模交战的奇怪现象被西方有些国家称为“奇怪战争”,英国则称之为“朦胧战争”。 其实,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  相似文献   

7.
王金龙 《国防》2006,(7):77-7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军以此为幌子偷偷向苏联边境调集军队,秘密部署攻苏行动,而苏军却视条约为“护身符”,几乎未做任何准备。1941年6月22日,德军出动190个师,约550万人,兵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猛攻,第一天便侵入苏联50多公里,致使苏军陷入困境。苏联的惨痛教训,让人想起孙子的一句话:“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换言之,任何时候都不可把安危寄希望于敌人的“不来”、“不攻”上,而要把基点定在己方充分准备、无懈可击、无机可乘上。战争的变数很大,并非以单方意愿…  相似文献   

8.
二战时期的北非战场,英军的“马蒂尔达”式坦克凭借其厚厚的装甲在德军阵地横冲直撞、东挡西杀,如入无人之境,德军的反坦克兵器根本无法制服它。这使轴心国的指挥官们很是头痛了一阵子。后来,他们突发灵感,目光盯在了一种88毫米的高炮上,异想天开地用高炮打坦克,结果十分有效,给英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将防空用的高射炮变戏法似地转变为打击“陆战之王”的“杀手锏”,尽管这是根植于机械化战争土壤的“土办法”,但却是战争历史长河中的一次有意义的创新,对我们仍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9.
卡尔 《环球军事》2010,(8):36-37
人们一般认为纳粹德军在二战中没有什么大规模强奸暴行,但鲜为人知的是,德国武装党卫队(SS)中却有一支“色狼部队”——“囚犯旅”,就连该旅旅长奥斯卡·季勒万格尔也曾因猥亵幼女被判过刑。  相似文献   

10.
二战期间,德军的“海狼”潜艇给盟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为了对付德军潜艇神出鬼没的攻击,英美等同盟国在大西洋海战中运用了大量的兵力,其中出动的反潜舰艇有5500艘,小艇有2万艘,并有大批装备雷达的飞机来进行反潜作战。盟军投入这场反潜战斗的人员总数加起来有几百万人。与德国投入的兵力相比,当时英美为对付德国一艘潜艇,竟动用了多达25艘舰艇和  相似文献   

11.
1941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胶着状态,盟军的海军高级将领们为“如何削弱德军的海战潜力”伤透了脑筋,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接到谍报部门的密报——因德国农业欠收,德军面临严重的越冬食品供给困难,德国当局不得不将千方百计收集起来的数  相似文献   

12.
1942年初,苏维埃最高军事委员会得到侦察员瓦夏传递来的一个情报:德军正在东线战场筹划一个代号为“B-29”的重大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3.
1943年1月16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夺回了德军占领的波特姆尼克机场。该机场是德军进行空中补给的重要基地。苏军控制了机场的照明和无线电导船设备,并以巧妙的手段继续欺骗德军飞行员。由于德军前线指挥部对一线混战情况不明,未能把机场失守情况通报下属,一些分布在不同机场的运输中队继续向这里实施紧急空运。尽管见到机场跑道弹痕累累,但是为挽救在风雪中挣扎的第6集团军官兵,德军飞行员还是鼓足勇气一架  相似文献   

14.
张西成 《国防》2006,(3):71-71
最近,笔者读到一则关于指挥员“偷懒”的故事,颇受启发。那是1942年8月31日,蒙哥马利率领的英第八集团军与隆美尔统领的德军坦克部队在北非的战场上交战正酣。时值深夜,蒙哥马利早已熟睡,第八集团军参谋长德·甘冈火速向他报告军情,蒙只说了句“好极了!”并继续睡觉。而甘冈按预先部署出色地协调了各部队的行动,击溃了德军的进攻;接着,乘胜追击,一举歼灭了德军的非洲远东军。这则事例若发生在今天我们有些指挥员身上,恐怕他会彻夜难眠:仗都打起来了,还有闲心睡觉?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人们不禁要问:蒙哥马利司令缘何在同对手生死较量的战…  相似文献   

15.
不走运的“水下幽灵”——德军潜艇马照习潜艇自问世以来,凭借其优良的隐蔽性、机动性、突然性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战争,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潜艇像幽灵一样在海上神出鬼没,致使敌方的战斗舰船和运输船只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也...  相似文献   

16.
余秀峰 《军事史林》2007,(10):31-38
一,“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起源于1937年的“突破战车”计划,德军希望设计一种装甲厚并用于突破敌军防线的重型坦克,由于德军在1940年迅速占领西欧,“突破战车”计划就未能实施。当德军坦克在苏德战场遇见T-34中型坦克和KB-1重型坦克时,德军的Ⅰ号、Ⅱ号轻型坦克和Ⅲ号、Ⅳ号中型坦克根本就不是T-34和KB-1的对手。  相似文献   

17.
德军已见雏形的“未来步兵”,不同于美军所炫耀的“一个人的陆军”,也不像英、法以单兵为基础的士兵系统,而是一个以“10人班”为基本单元的作战系统。其他各国的士兵系统,本刊将在下期专题刊登。  相似文献   

18.
1942年秋,一支美军特遣部队奉命横渡大西洋,在北彦的卡萨布兰卡登陆,增援在沙漠中与德军苦战的英军。航渡途中,情报机关突然得到在加邪利群岛南部海域有德国潜艇群出没的密报。那里是前往非洲的必经之路,一旦被“狼群”咬住,特遣部队就很可能在到达登陆点之前便遭全军覆没。于是,情报机关决定以“苦肉计”把德国潜艇引开。他们故意用  相似文献   

19.
电疗机:让德军战机晕头转向 1940年6月,德国空军在距伦敦不到100公里的加来地区部署了大量轰炸机。英国人意识到德军已经把伦敦定为了下一个空袭目标。不久,英国情报部门获知,德军已经拥有了某种辅助轰炸机发现目标的无线电设备,这也意味着德国人完全有能力发动夜袭。  相似文献   

20.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庞大、意义深远且极具特点的一次登陆战役。由英美双方组成的盟军联合指挥总部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只有用计诱骗敌人,避敌锋芒,然后进行突然袭击,才有成功的希望。为此,盟军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欺骗、隐蔽工作,施展了种种疑兵之计,使德军错误地判断了其登陆时间、地域,从而达成了出敌不意、迅速夺取登陆胜利的战役目的。疑兵计划之一“:齐柏林”计划分散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盟军为了配合东线苏联红军的进攻,全面打击法西斯的军事力量,决定开辟第二战场。为此,盟军制订了代号为“霸王行动”的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