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马 《国防科技》2002,(4):48-48
据外刊报道,法国将开发新型巡航导弹“风暴之影”,并从2011年开始装备法国海军。法国国防部正在制定该经费达7.85亿欧元(6.91亿美元)、数量为250枚导弹的发展计划。法国所有17艘新型多任务护卫舰都将从2011年开始装备该导弹,而6艘“梭鱼”级潜艇将从2015年开始装备该导弹。 法国和英国于1996年开始联合开发空基“风暴之影”巡航导弹,意大利于1999年加入该计划。这种名为  相似文献   

2.
连鲁军 《国防科技》2004,(11):13-15
世界上参加过实战的步兵战车并不多,而参加过两次海湾战争的,就只有称得上是经典战车的M2“布雷德利”和“武士”步兵战车了。M2于1980年投产,1983年起开始装备美军,其系列战车的装备数量达6882辆。“武士”步兵战车于1987年起装备英军,现装备数量为789辆。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出动的2200辆M2步兵战车,用来攻击伊军的坦克和步兵战车的可靠性达到了90%以上,发挥了与M1主战坦克相同的作用。英军出动的300多辆“武士”步兵战车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它超强的机动性和极高的可靠性,在某种意义上讲,“武士”和“挑战者”一道打出了威…  相似文献   

3.
自台湾在发展反弹道导弹系统方面取得数项突破以来,特别是“天弓”-3型反导导弹系统研制初获成功,于1999年9月在屏东九鹏基地进行拦截试验时击中了靶弹,台湾的军事科研实力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要论道台湾的军事科研能力,有“台柱子”之称的“中山科学研究院”不能不论及。 为增强自身的装备发展能力,台湾当局于1969年7月组建了中山科学研究院,专门负责研制三军所需的武器装备,直属于“国防部”。时隔33年,如今的中山科学研究院已发展成为台军最主要的装备科研机构,拥有各类人员约1.1万人。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武装直升机原主要装备于陆军航空兵,担负对地支援任务。2002年1月1日俄陆军航空兵正式并入空军。俄军武装直升机的发展状况,以及与美军直升机的比较,一直是军事爱好者很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将俄军“米-24”、“米-28”、“卡-50”武装直升机与美军 AH-1,AH-64、RAH-66武装直升机加以对比,浅析俄罗斯武装直升机的强弱项。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2008,(11):F0004-F0004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开发公司成立于1982年,直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作为“中国航天国防测控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武器装备测试与综合保障技术中心”以及“国防科技工业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要承担着国防军工领域测控装备和维修保障信息化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6.
法国在建造世界上第一艘隐形护卫舰“拉法耶特”的10年之后,又于近期提出了新一代护卫舰的建造计划。通过这一动向,不仅让世人看到法国海军在装备发展上不断攀升的举动,也反映出法国在装备发展中自主、不甘人后的思路。从法国海军现役的“拉法耶特”级护卫舰到航母、核潜艇的发展情况看,不依赖英美,使装备发展紧跟形势,实现一步到位,无不反映法海军的这一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尽管日本近年饱受经济不景气之苦,但并不影响其海上自卫队装备的更新进度,新造的舰艇和武器仍以稳定的速度装备部队。仅2000年,就有包括2艘“村雨”级驱逐舰、1艘“亲潮”级潜艇等一批先进舰艇建成服役,同时又有“大隅”级两栖运输舰、“村雨”级驱逐舰等10多艘各型舰艇开工建造。一直充当日本“走出去”急先锋的海上自卫队目前又在酝酿一系列新的装备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09,(1):F0004-F0004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开发公司成立于1982年,直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测控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武器装备测试与综合保障技术中心”以及国防科技工业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要承担着国防军工领域测控装备和维修保障信息化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9.
二、英国受到美国的启发,英国于1959年开始研制野战炮兵计算机“菲斯”(FACE)。1969年首批76部装备英国陆军。至今已有12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菲斯”。目前,英国又在研制第二代炮兵射击指挥系统“贝茨”(BATES),即“野战炮兵目标攻击系  相似文献   

10.
“多科研,少装备”是新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坦克装甲车辆研制和装备的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这既是一个装备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军事经济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一、为什么要“多科研,少装备”“多科研,少装备”是由武器装备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武器装备必须积极利用国内外的先进科技成果。国外目前正依据未来战争需要进行超前研究新概念坦克,发展满足2000年前后作战需要的新型主战坦克。如美国正在研制M1A2坦克.苏联研制FST—1坦克,  相似文献   

11.
近段时间,美军“倒萨”的军事行动可谓紧锣密鼓,箭在弦上。而一旦开战,生化武器则是美军不可不防的威胁。还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由于美军以往对生化袭击防护准备不足,防护装备数量较少、性能较差,不得不匆忙从德国借来了“狐”式“三防”轮式装甲车,从英国购买了7.2万套S10型防毒面具和Mark1V型分休式防护服。后来,美军也加紧了生化防护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如今,美军在抵御生化武器的袭击上,已有了自己的5大防护装备。 单兵防护装备 美陆军纳蒂克士兵装备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单兵生化防护卫生系统。该系统于1999年5月在某空降师进行了试验,在199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士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2001,(1):78-79
解放军报2001年1月3日报道。近日,俄战略火箭军总司令雅科夫列夫大将透露,俄军第3个“白杨”-M导弹团已于去年12月底组建完毕并投入作战值班,共装备6套“白杨”-M导弹系统,俄罗斯的核战略打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前,俄战略火箭军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装备了两个“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团,共有20枚“白杨”-M导弹服役。  相似文献   

13.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9,(3):F0003-F0003
军事装备学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确定为武警部队重点学科,20074列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目前,本学科包括装备管理、汽车指挥、油料管理3个本科专业,军事装备学1个硕士点。  相似文献   

14.
动态     
“陆地勇士”系统将进行营级试验 2006年,美国陆军计划装备数百套“陆地勇士”士兵系统组件,并对这种一体化士兵系统进行首次营级试验。试验包括“陆地勇士”系统与“斯特赖克”系列战车的互操作能力。担负这次作战试验的是美国陆军第2骑兵团第1骑兵中队,他们将于 2006年中改编为第四支“斯特赖克”作战旅--第九步兵旅的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印度空军宣布将于2011年装备LCA轻型战斗机,比最初计划的时间整整晚了16年。尽管姗姗来迟,LCA轻型战斗机一直被印度官方认为是自主航空发展的骄傲,是“数十年磨一剑”的精品。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美、英等主要西方军事强国海军的作战海域从大洋转到了沿岸,鱼雷等装备的发展也随之朝这个方向发展。虽然近十几年来,在鱼雷研制领域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但各国都在努力改进鱼雷性能。英国也对20世纪80年代装备水面舰和飞机的“(?)鱼”鱼雷进行了一些改进,现已发展到了“(?)鱼”1型。  相似文献   

17.
蔡伟 《当代海军》2004,(12):59-65
“雄风Ⅱ”是台湾“中科院”继“雄风Ⅰ”反舰导弹之后研制的第二种反舰导弹,其研制计划开始于1983年,1988年存“阳”字号驱逐舰上试射成功,1990年1月正式研制完成,并开始广泛装备台湾海军的主要作战舰艇。  相似文献   

18.
庄严时 《国防》2005,(4):83-85
一个时期以来,在“有效吓阻、防卫固守”军事战略指导下,台军大力加强直升机、大口径火炮、大中型作战舰艇和潜艇等主战装备的采购和改进,积极谋求先进的预警控制系统和防空反导装备,使台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有了新的发展。一、电子信息装备台军将发展电子信息装备、提高装备信息化水平作为增强联合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据统计,2004年用于电子信息装备的预算为211亿元新台币,占当年军费预算的31%,比2003年增加76.4亿元新台币。在2004年《“国防”报告书》中,明确现阶段电子信息装备发展有三个重点:一是积极构建可共享的…  相似文献   

19.
“鹞”GR7是“鹞”GR5的夜间攻击型,机上装有前视红外系统、激光目标定位系统、光栅平视显示器和夜视镜,可以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原型机于1989年11月29日试飞,生产型(ZG471)于1990年5月首飞,1990年9月12日交付部队。该机可搭载在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上使用。 目前英国皇家空军驻扎在科茨莫尔空军机场(RAF Corresmore)的第1、3、4中队各装备有12架“鹞”GR7型攻击机和1架“鹞”T10型双座教练/攻击机,驻扎在维特林空军基地(RAF Wittering)的第20(预备)中队装备有9架“鹞”GR7型攻击机和5架“鹞”T10型双座教练/攻击机。照片上编号为ZD408的“鹞”GR7型攻击机隶属英国皇家空军第20(预备)中队,摄于7月22日~28日英国举办的法恩伯勒航展。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台湾“双十节”阅兵式上,几辆驶过的战车搭载有一种外界未曾谋面的新型导弹。有人认出,该弹的外肜颇类似以色列“迦伯列”-Ⅱ导弹,原来,它就是台湾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舰舰导弹——“雄风”-Ⅰ导弹。实际上,当时该型导弹并没有装备部队,台湾军方之所以急于将它亮相,主要是为了增大“有效遏阻”的筹码,减轻外购军火所遇到的各种阻力。1980年,台湾正式生产并将其装备于海军舰艇部队,1987年又将其装备海岸导弹部队“雄风”-Ⅰ导弹前后共生产了438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