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有才  白帮喜 《国防》2005,(3):75-75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海湾战争后,他奉命研制一种新型坦克装甲。接受任务后,他立即请来了一位“天敌”做搭档,即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巴茨工程师。两人各带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工作,所不同的是,巴顿带的是研究小组,负责研制防护装甲;巴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已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刚开始,巴茨总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研制的新型防护装甲炸个稀巴烂。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顿一次次地更换材料、修改设计方案,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的反复试验、反复较量中,一种…  相似文献   

2.
巴顿将军离开人世已经60年了,对他的一生虽然褒贬不一,但在二战中,无论在北非还是在欧洲战场,他的部队在盟军中战斗力最强,歼敌最多,取得的胜利最辉煌,却是无可质疑的.<纽约时报>在悼念他的社论中写道:"他在战斗中炽热勇猛而残酷无情,他对目标的追求坚定不移.他决不是一个只知拼命的坦克指挥官,而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指挥家.历史已经伸出双手拥抱了巴顿将军,他的地位是巩固的,他在美国伟大的军事将领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3.
王世虎 《政工学刊》2014,(10):88-88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陆军史上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1988年,巴顿接到国防部的紧急传唤,接受了研制MIA2型坦克防护装甲的任务。这是一种新型的高端武器,为了使研制出来的装甲性能更高、质量更好,巴顿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帮手——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迈克·马茨。但巴顿请马茨来,并不是要他和自己一起做研究的,而是要他来搞破坏。因为马茨是著名的破坏力专家,在军事领域,他们俩简直就是“死对头”。两人各带着一个研究小组,巴顿带的是研制小组,主要负责装甲的研制和防护;而马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研制出来的装甲。  相似文献   

4.
艾森豪威尔与巴顿是家喻户晓的著名美军将领,俩人从1919年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到1945年8月彻底决裂,他们的友谊经历了26年的风风雨雨。巴顿年长艾森豪威尔5岁,出身于美国的豪门贵族,热爱读书、运动,为人大方、热情,充满活力。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典型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宁可战死沙场亦不愿苟且偷生的血性军人形象。艾森豪威尔则出身平民,没有任何军界与政界背景,完全靠自己的拼搏才在军中站稳了脚跟。他待人宽宏大度,办事谨慎,与人交往总是谦逊有礼,他在美军中树立的是典型的儒将形象。俩人出身和生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巴顿…  相似文献   

5.
在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省甘孜州西北部的巴颜咯拉山,有一个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石渠县。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代英雄格萨尔王曾出生在这里,他的许多动人传说在雪域高原传颂如今在康巴高原又传诵着一个有日皆碑的人物,他的事迹不仅感人泪下,而且催人奋进向上。他就是去年年底被四川省评为“国防建  相似文献   

6.
1994年12月1日,《羊城工报》头版头条报道保安英雄黄先权的优秀事迹时,文章称赞他“具备了一个保安员的所有优良素质,而且特别勇敢”。  相似文献   

7.
勋章和奖章     
美国的四星上将巴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率领坦克在阿尔贡森林攻占了德军阵地,功绩显著。可上司并没有把那种标志美国军人崇高荣誉的优异服务十字勋章给他。巴顿愤愤不平。上司安慰他:“你已经得了上校军衔,按这个年龄,你应该心满意足了。”时年33岁的巴顿不以为然,气冲冲地反驳:“我宁愿当一名荣获优异服务十字  相似文献   

8.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12):59-59
天生的英雄 恐怕没有哪个将军不愿意被称为“英雄”的。有些将军的确名副其实,滥竽充数的也不在少数。有趣的是,美国军事史上有一个将军听到旁人叫他”英雄“时肯定受之无愧,因为他的本名就叫”英雄”。安德鲁·英雄,1868年生人,1891年西点毕业时全班排名老八,但这位英雄的军旅生涯却是平静得出奇。他先是当炮兵,后来在西点教过书,  相似文献   

9.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1):70-70
《巴顿将军》背后的暗战细心的观众可能会问,为什么名片《巴顿将军》里面没有艾森豪威尔的戏份儿?这事说起来还真不简单。艾克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露个脸真不过分,但导演确实有难处。该片拍摄于1969年至1970年,艾克死于1969年,但其遗孀公开反对片中出现亡夫的形象,理由是巴顿生前对艾克多有批评。前第一夫人的意见必须要尊重。没办法,导演只能想法变通。凡涉及艾克的地方只好借由他的副官比德尔·史密斯之口表达。  相似文献   

10.
翻开共和国的版图,昆老村座落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猛洞乡,靠近扣林山,紧挨边境线。被全国人民誉为“边寨老黄忠”的65岁傣族老民兵英雄鲍朝元于今年3月1日长眠在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鲍朝元18岁就参加民兵组织,一家四世同堂,参加民兵的就有一个班,全家曾被配备过班用轻  相似文献   

11.
巴顿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著名的军事将领,其用兵格言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这样一个"具有天赋的攻击精神"的战将,对军事训练的重要性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研究巴顿的军事训练思想对我们当前的军事训练仍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罗格特·威尔科斯近来推出的一本名为<目标,巴顿>新书披露,美国二战名将巴顿是遭暗杀身亡的,由于他威胁要披露盟军领导人的失误,所以惨遭灭口.  相似文献   

13.
乌蒙山,这块红军长征战斗过的革命热土,曾哺育出了无数英雄豪杰。今天,又有一个名字在这片大地上被人们传颂着。他,就是云南省彝良县柳溪乡武装部长、共产党员孔凡松,去年8月14日凌晨,在截捕一伙凶顽抢劫犯时壮烈牺牲。云南省政府、省军区联合授予他“优秀专武干部”称号。下面记述的,是孔凡松扎根基层,献身人民武装事业的一些故事。  相似文献   

14.
在江苏省南通军分区,只要提起黄松友,没有一个官兵不熟悉的。黄老参加过淮海、黄桥、渡江和解放一江山岛等战役,他的许多战斗故事被战士们所熟知,在战士的心目中,他就是活生生的英雄。然而,黄老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曾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过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中朝和平谈判团的副首席代表李相朝上将,被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今天的许多“小字辈”们来说,麦贤得也许是个陌生人,而在60年代.麦贤得这个名字却曾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年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对他做过报道,他的事迹还被编进了学生课本。 不久前,在南国木棉花开、英雄树红的时节,记者见到了麦贤得。他身材魁梧、精神抖擞,肩膀上扛着海军上校的军衔,他现在的职务是海军广州基地汕头水警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麦贤得今年已经50岁了,在整整半个世纪的人生中,有那么一个日子弹片深深地嵌在他脑子里,那就是1965年8月 6 日。  相似文献   

16.
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吴运铎的警卫员朱运寿忆吴运铎吴运铎是中国兵器工业战线上赫赫有名的英雄,是中国的枪榴弹的制造者,他的英雄事迹和不朽著作《把一切献给党》曾激励着50年代的整整一代年轻人。他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这位英雄为了中...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其实在和平年代,同样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为了我们的战旗依然如画,同样奉献着宝贵的青春和年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就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武部部长李新潮。人物档案:李新潮,曾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2004年就任盐湖区人武部部长后,在他的带领下,2005年,盐湖区人武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名将巴顿使用过的几支历史名枪,及巴顿将军几则用枪轶事。在巴顿将军使用过的历史名枪中,有19世纪德国著名的枪械设计大师毛瑟设计的1898式毛瑟步枪,美国的MI式伽兰德步枪、H1911式自动手枪、M51式自动装填手枪和美国.45英寸柯尔特陆军单动转轮手枪等。  相似文献   

19.
他,在一个穷山僻壤的旮旯里,担任过大队民兵连长。人们都记得他。他曾为掩护60多个民兵,勇敢地扑向冒烟的手榴弹而受到县,市政府的表彰奖励和松花江军分区以及黑龙江省军区的通令嘉奖,并荣立三等功。有人说,他的英雄称号是偶尔凑上的。其实不然。他叫王国祥,任民兵连长7年,各项民兵工作都达到一流的水平。大队没有民兵武器库,又缺少  相似文献   

20.
一个具有坚定思想和信念、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他也能做出引人注目的业绩、实现高尚的人生价值;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哪怕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抗洪英雄陈德聪同志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模范的人武部职工,他的事迹再次给人以深深的教育和震撼。 陈德聪很平凡,他是一名普通的退伍兵。作为一名军人,他曾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