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科技》2005,(2):1
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关键在人才。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充分营造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我们建设信息化军队,需要太多的创新型指挥人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创新型指挥人才应具有一定的素质.而激情,正是创新型指挥人才基本素质(如责任感、创新毅力、团队精神、诚信品德等)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胡主席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就要大力推进军营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用先进的军营文化激励官兵,为加强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从部队文化建设实际看,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尤其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军事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转民》2012,(7):5-5
2012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山,建设创新型同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此,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在今年七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到2020年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同时要求要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在国防科技工业各个行业中,都涉及到战略性高技术领域。国防科工局明确提出要大力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人才。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建设、武警学院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同样需要大批创新人才。武警学院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部队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军民互动我们谈了很长时间,但2006年与往常有很大不同。今年年初,国家召开科技大会,提出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我们认为,军民互动应放到战略层面上来认识。现在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就是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地方来讲,不少省份和城市提出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城市。但是,创新有动力、机制、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创新的动力问题。创新动力,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军工企业或者国防军工事业的力量。实际上,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军工企业对创新感受很深。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方面限制,我们的自主知识…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五十四所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提高该所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来,五十四所对科技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全所自主创新的环境不断改善。到底五十四所该如何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如何开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党委机关和其它业务部门应怎样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推进创建一流强所的进程?为此,笔者采访了五十四所党委副书记张秉衡。笔者:目前,五十四所非常重视创新,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所里要怎样开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意识、倡导…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只有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一、教育思想方面创新教育就是要营造一个开发学生潜能的环境。改革单一、封闭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多元、开放的教育思想,由强调共性和求同,压制个性发展,变为强调个性和求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变得民主和平等,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在师生之间探讨和争论中,集思广益。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学问题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是重点 ,深化教育改革是核心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 ,理论联系实际是途径。实施创新教育的任务 ,要靠全社会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以积极的态度去努力探索和实践 ,走出一条创新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宽容失误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党内特别是干部队伍中要大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坚持锐意改革、奋勇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党建传真     
《兵团建设》2013,(23):45
兵团党委组织部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11月18日,兵团党委组织部召开部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传达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并就兵团组织系统学习贯彻提出要求。会议强调,要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措施,解决困扰我们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工作取得实效。在干部工作中,要着力解决干部队伍结构不优、"三支队伍"交流不畅等问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要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在人才工作中,要着力解决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人才结构及分布不合理,人才现状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在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工作中,要大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建设。(邴祖轩)  相似文献   

15.
习主席强调,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6.
人才通过合理流动,可以始终保持人才创新的“峰值期”,能够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发挥人才的创新优势。目前,我军人才流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导致了人才不能合理流动,影响了人才队伍的优化,影响了人才的自主创新。对此,我们要积极寻求对策,使人才在合理流动中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一、进一步拓展军队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当前,军队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应重在形成以人的知识、创新成果为核心,实现不转关系、来去自由的智力流动形式。采取“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多种模式,大力引进多层次、多学…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四个坚持”为指导,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强化基础、提高能力、军民结合、跨越发展”的要求.以重点型号研制和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以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以强化科技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动力,以凝聚和培育创新型人才为保证,朝着建设创新型的国防科技工业而不断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成就。  相似文献   

18.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基于广大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方式,方法等方面所感到的困惑,笔者从确立教学目标、发展学生个性、激励学生思维,开放课堂教学这四个方面论述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策略。一、确立教学目标要达到创新教育目标,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口确立这种教学目标的策略,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这是科学精神的内在特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精神,有助于形成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张扬人文精神,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6月,原成都航空仪表公司更名为中航工业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两年来,中航工业凯天新的领导班子秉持用创新的思维和行动推动凯天不断发展的共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目标,以创新文化为牵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激发全员的创新精神,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