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敬卿 《国防科技》2001,(1):96-96
乔治·C·马歇尔(1880-1959),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少年时代颇为顽劣,他的父亲强迫他进军校读书,以此作为对他顽劣品性的惩罚,从而使他不情愿地迈出了他辉煌军事生涯的第一步。作为职业军人,马歇尔早年军衔晋升极为缓慢,原因是他的顶头上司对他怀有旧怨,使得他的晋升一次又一次落空。马歇尔军事生涯的重大转折发生在1938年夏。新任陆军参谋长克雷格  相似文献   

2.
激情,人生不可或缺。向来喜欢读史,尤其对一些名将的传奇故事情有独衷。读过《艾森豪威尔》后,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便深深烙在了心底,指引着我,那就是——激情,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艾森豪威尔,全名叫德怀特·戴维·艾克,曾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五星上将,美国第34任总统。深深打动我的并非艾克那位高权重、闪耀辉煌的一生,而是他那种对生活的激情,对军事职业的崇高热忱,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一名肩负历史重任的军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战争轶闻     
公开的绝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北非战役刚刚结束后,一些战地记者便自己根据材料分析,发表一些关于盟军下一步行动的推测性报道。盟军最高统帅、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知道这不利于盟军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实施,一改对记者保密的做法,召集地中海战区的所有记者,举行一次记者特招会。会上,艾森豪威尔当众公布了下一次作战行动的地点、时间及一些连盟军各  相似文献   

4.
西点军校的橄榄球明星 1911年6月,艾森豪威尔告别家乡,来到著名的西点军校。入学的第一天,看到英姿飒爽的学员们穿着笔挺的军装踏着军乐的节拍威武行进,艾森豪威尔不由热血沸腾。 因身材魁梧,艾森豪威尔被编人只有高个子士官生才能进入的干训队。他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进入西点军校的最初时刻,他就表现出了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潜质。橄榄球是艾森豪威尔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他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引起了体育专家的注意,并很快被美军联队选中。一些报纸认为,他将闻名全国,一颗运动明星正在升起。 艾森豪威尔球运亨通,但好景不长。在  相似文献   

5.
现任参联会主席迈尔斯是自1982年琼斯上将退休以来担任参联会主席的第一位空军将领,他也是第一位由参联会副主席提升为参联会主席的将领,他走过了一条从特级飞行员到美军"掌门人"的不平凡的道路.布莱德雷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参联会主席,是所有参联会法定成员中的唯一的五星上将,他是1951年9月22日在其任上被授予的.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对军事和历史非常感兴趣,《军事历史》是最能满足我兴趣的杂志。今天有个问题请教一下。有的书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美军原打算封元帅,但因为战功卓著的马歇尔将军的名字英语读音与元帅的英语读音相近,于是就把元帅军衔去掉而改为五星上将,但我从《外国著名军事人物》上看到,为表彰  相似文献   

7.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他是继格兰特总统之后第二位职业军人出身的总统,也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二战后期他出任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发动诺曼底登陆并指挥盟军最终打败德国。这是我们熟知的艾森豪威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一串串夺目光环背后他晋升过程中的曲曲折折,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位著名统帅在年轻时差一点就过早结束了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8.
读了《军事历史》1991年第6期王天成的文章《美国规定不设元帅军衔》,我对该文有不同看法。实际上,美国并没有“规定”不设元帅军衔,而只是如何翻译的问题。第二世界大战后期的1944年底,美国正式在上将衔之上设置了最高一级军衔,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元帅。40多年来,我国一直将这一级军衔译为“五星上将”,这是不准确的。第一,美军被译为“五星上将”衔的英文正式衔称,分别为“General of the Army”(被译为“陆军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irForce”(“空军五星上将)、“Fleet Admiral”(被译为“海军五星上将”),其实,它们的字面上都没有“五星上将”的意思。只是由于这一级军衔的识别标志是五颗星徽,在美国也有口语称其为“五星将军”的,英文为“Five—StarGeneral”。应该指出,General一词,既表示“上将”,也有“将军”的意思。但在这里是将军的泛称,而不表示上将。如“Lieutenant Gen-eral”(中将)、“Major General”(少将)。美军  相似文献   

9.
1991年第6期《军事历史》刊登拙文《美国规定不设元帅军衔》后,徐平提出异议,认为40多年来,中国一直将这一级军衔译为“五星上将”,“是不准确的”。对此,本人不敢苟同,其理由如下:一、从美国军衔体系看根据美国法律、法规、条例和条令,美国军官军衔分将、校、尉3等12级。其中将军分五星上将、四星上将、中将、少将、准将5级,没有元帅。这种军制在美军已实行几十  相似文献   

10.
艾森豪威尔曾是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二战期间的赫赫战功也成就了他政治上的一番事业,使得他在1957年的总统竞选中能够赢得连任。可是,他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却不为人所知,他曾为美国空军成立一个独立的军种而四处游说。他以他的战争经历和极具戏剧性的演说才能博得了许多政界、军界高层的认同,为美国空军的成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建明 《军事史林》2007,(12):53-59
“霸王”统帅与“五星”总统:艾森豪威尔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主要任职包括欧洲盟军总司令、北约武装部队总司令、美国总统等。  相似文献   

12.
人们通常认为美军的最高军衔是五星上将,其实,美军的最高军衔应为六星上将。1799年,美国国会为总统期满后仍担任大陆军司令的乔治·华盛顿特设前所未有的最高军衔——六星上将。遗憾的是,这位曾连任第一、二届美国总统的大陆军司令  相似文献   

13.
二战期间,麦克阿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头号人物,而艾森豪威尔则是欧洲战场上的美军最高指挥官。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位高级将领曾有过一段颇富戏剧性的共事经历。许多研究美军军史的专家认为,艾森豪威尔给麦克阿瑟当"秘书.顾问,还有替罪羊"的9年时光,是其最重要的成长经历和财富。正是因为这段不凡的经历,才使艾森豪威尔在随后的二次大战中功成名就。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美国军事将领中最高的军衔是五星上将。自美国实行此军衔制以来,已出现了不少五星将花,其中有4位海军五星上将,他们是:  相似文献   

15.
艾森豪威尔与巴顿是家喻户晓的著名美军将领,俩人从1919年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到1945年8月彻底决裂,他们的友谊经历了26年的风风雨雨。巴顿年长艾森豪威尔5岁,出身于美国的豪门贵族,热爱读书、运动,为人大方、热情,充满活力。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典型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宁可战死沙场亦不愿苟且偷生的血性军人形象。艾森豪威尔则出身平民,没有任何军界与政界背景,完全靠自己的拼搏才在军中站稳了脚跟。他待人宽宏大度,办事谨慎,与人交往总是谦逊有礼,他在美军中树立的是典型的儒将形象。俩人出身和生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巴顿…  相似文献   

16.
美陆军布莱德利战车是战场上广泛使用的车辆之一。目前美军已研制出用于21世纪战场用的A3型。本文简要介绍了它的指挥控制,杀伤力,生存力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17.
当艾森豪威尔为人主白宫弹冠相庆之时,一位爱尔兰美人却在为之落泪。她便是英国佳人凯·萨默斯比。她早先是艾森豪威尔的司机,后来是司机兼机要秘书,实质上是他的“战地夫人”。 艾森豪威尔与凯·萨默斯比的恋情颇有些偶然。1942年5月,艾森豪威尔奉命到英伦三岛考察军事。因为英国男子大多从军作战,许多后勤保障工作便由妇女志愿组织来干。那时有一个英国汽车运输服务队,由军方指挥专门为本国的政府官员以及来访的军政人员服务。艾森豪威尔一行要来时,服务  相似文献   

18.
拉姆斯菲尔德执掌美国三军后,为适应冷战后军事变革的需要,启动了美军最大规模的“变脸”,即所谓的美军“军事转型”,由此引发了世界军事领域的“转型热”。军事转型为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速胜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美军的军事转型并没有对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稳定局势、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多大作用。美军被迫再次进行“转型”,将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到非军事领域,承担起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在内各种民事援助任务,美军从一支战斗队转变为援助队。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艾克)和乔治·巴顿无疑是二战时期美国最著名的两名战将。作为盟军远征部队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指挥着庞大盟军部队从诺曼底滩头跃出,无情碾压着纳粹军队,直至取得欧战胜利;作为第3集团军指挥官,巴顿率部横扫法国全境,一路打到欧陆心脏。但就在盟军胜利后5个月,艾克断然解除了巴顿的指挥职务。昔日的密友顷刻间反目为仇。题图为1945年5月11日美军将领合影留念。前排中为五星上将艾克,左二为四星上将巴顿,左五为布雷德利。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说过这样的话:"由于得知双方部署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所以运用谍报人员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普遍手段."有些间谍甚至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改变了国家的命运.1941年,日本政府破获了一起间谍案,由此,直接导致了日本近卫内阁的倒台,这起间谍案的主角,二战六大间谍奇案的谍首、被誉为"红色谍星"的人物是谁呢?他就是理查德·佐尔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