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好 《华北民兵》2013,(12):50-50
人武干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成员,由于工作任务、对象、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武干部在军事化要求和管理上尚有差距,加强人武干部的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强化"军"字意识。要用条令条例要求,用规章制度约束,用军人形象强化,教育和引导人武干部无论工作环境、对象如何变化,都要用军人的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歪戴帽子四方步,裂个怀腆个肚,一看就是人武部"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年年都有一批 干部交流到人武系 统工作,这些同志进入角色都比较快,但也有少数能力素质不错的同志长时间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因此,交流到人武系统的干部要注意克服四种倾向、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要注意克服到人武系统工作地位下降的模糊认识,树立有所作为、立足岗位创新绩的意识。少数同志感到离开正规部  相似文献   

3.
邓华 《国防》2006,(7):66-66
人武部既是军队编制序列的一级军事指挥机关,又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解放军的“窗口”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桥梁”。人武部的职能、地位、作用和面临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武干部必须强化“六个意识”。(一)强化军人意识。人武部虽然接受双重领导,担负双重工作任务,但它毕竟是军队编制内的一个团级军事机关,干部都是现役军人,特别是在没有其他驻军的地区,人武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队形象,人武干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人形象。因此,每一名人武干部都要有很强的军人意识,牢记我军的性质、宗…  相似文献   

4.
丁立法 《中国民兵》2013,(11):25-25
现役干部由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后,其工作对象和环境发生_r根本性变化,有的进入情况慢。因此,人武系统新交流进来的现役干部应尽早实现“两个转变”,以适应人武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了加强县(市、区)人武部建设的指示,随后有一大批在野战部队工作的优秀干部被调整补充到县级人武部,而且今后野战部队的干部仍将成为县级人武干部的主要来源。这是人武干部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必将对新时期人武部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野战部队干部调整补充到人武部,疏通了人武干部进出交流渠道,增强了人武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怛是,野战部队和人武部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人武部是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征兵和从事民兵工作、开展国防教育、组织民兵参加“两个文明建设”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这就要求人武干部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既要通军事  相似文献   

6.
改归地方的县(市)人武部,军事机关的性质正在逐渐退化。表现在:人武干部的“军事意识”不断淡化;人武部与军事系统的联系松散;人武干部对军队情况的实际了解越来越少;对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讲,是人武干部的军事机关、军事人员意识淡化,认为“工作军事化,编制地方化”,“是穿军装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们对人武干部思想稳定情况 进行了调查,总体感到,当前人武干部思 想比较稳定,工作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表 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奉献精神。但在 整体稳定的背后,受职务提升、转业安置、 编制调整、非军事化倾向等因素影响,部 分同志出现思想稳定程度不高、不同阶段 易波动、安心不尽职等情况,值得关注。 价值观念偏差。部分人武干部思想不 够稳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生观、价值 观出现偏差,奉献意识弱化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如何保持好准艰苦地区人武干部的思想稳定,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前,影响准艰苦地区人武干部思想稳定的主要有生活、工作、思想、环境因素。大部分人武干部是刚从军校毕业或从野战部队调入的连、排职干部,工资低,节余少,花钱办事的地方多,加之福利待遇差,对住房、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顾  相似文献   

9.
胡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人武干部是开展民兵、兵役和动员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者,是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骨干力量。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人武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是促进基层人民武装工作科学发展和密切党政军民关系的迫切需要,应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讲党性,就要始终用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心系武装事业、服务国防建设。人武干部中很多来自作战部队,工作环境的转换,加之年龄、职务、地位等因素的变化,思想上往往会产生懈怠情绪。讲党性,就要讲政治,牢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10.
董智奎  颜凤生 《国防》2008,(5):30-31
根据我军干部工作体制机制,每年都有一批作战部队和其他岗位的干部调整交流到人武部工作。新调入人武干部要针对人武系统的职能、任务、环境特点,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和不断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些企业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结构调整变化大,也带来了专武干部队伍的调整变化。据笔者调查,大体有4种情况:一是合并,人武机构与其它部门合并,由其它部门兼管武装工作,形成一套人马几块牌子状况;二是撤销。企业面临关、停、并、转,人武机构自行消亡;三是外流,专武干部受企业不景气影响,自找出路,离开原企业,另谋职业。四是下岗。受企业压缩规模等影响,专武干部被迫下岗。 不少企业由于机制转换,规模变化,确实也有急需调整  相似文献   

12.
以军容严整、军姿端正、军纪严明、举止文明、工作高效为主要内容的人武干部“形象工程”,最近在西安市13个区县人武部蓬勃开展起来。这一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广大人武干部的军人意识,为树立人武部机关良好的自身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对全区8县(市)人武部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总体看,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通过“重树军人形象”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整顿、人武干部集训等工作,干部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有些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一、受习惯势力的影响,“三个不够强”现象比较突出。一是政治意识不够强。有的把党委中心组理论学  相似文献   

14.
张志伦 《国防》2012,(12):28-29
人武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人武干部是人武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新形势下加强人武部建设、推进民兵预备役工作,首要的是把人武干部队伍搞坚强.当前,要针对部分人武干部使命意识淡化、考虑个人问题过多,进取精神淡化、工作标准下降,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贪图安逸思想滋长,价值取向偏移、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能力不强等问题,全面加强和改进入武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山西省吉县人武部针对人武系统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社会交往比较广泛、与地方协调关系比较频繁的特点,注重加强对人武干部的管理教育,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警示教育;注重加强对干部"三圈"、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制定了《干部教育管理规定》和《干部目标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实践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处于这么一种突破和变革的大环境中,人武工作受到的挑战和考验必将更加严峻。人武干部要在社会经济大潮中经受住考验,面对新的形势,人武干部要把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推上新的水平,我认为应强化这样一些意识:一是服从意识。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不能期望地方党委和政府把武装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大抓大办,而只能是摆在适当的位置上。期望过  相似文献   

17.
人武部收归部队后,经过近三年的调整,一批在人武战线上工作多年,年龄偏大,文凭偏低,又为人武部建设作出过贡献的老武装,逐步离开人武战线到地方工作;而一批来自作战部队,有一定专业知识、年龄较轻的干部充实到人武部,为人武系统输入了新鲜血液,也使人武部干部结构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外地干部增多,本地同志减少;二是单身干部增多,家门口同志减少;三是年轻干部增  相似文献   

18.
我是在“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长大的孩子,也是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工作不满3年的干部。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刚到人武系统还有个适应过程,是《中国民兵》这位无言的导师,帮我实现了这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提起人武干部交流,人们都说难。难在人武干部出去没人要;即使出去了,像军队转业干部一样要降职使用,影响了人武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可是,南京市鼓楼区人武部干部交流渠道畅通,仅1年多的时间,人武干部2进3出,交流出去的人武干部被当作“宝”,不仅职务不降,而且都放到重要岗位。原因是区委书记敢于出面讲话,勇于拍板,善于协调。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人武干部的军政素质,保证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开好局,起好步,四川南充军分区近日举办了一期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针,以中央文件和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内容的集训班。通过两周的训练,人武干部能自觉“增加三个意识、适应三个转变”。一、增强条令意识,适应由地方干部到军队干部的转变。由于长期从事地方工作,一些同志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军人意识淡化、条令意识淡薄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