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3月14日发生在西藏拉萨的打砸抢烧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透过该事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国既有外患又有内忧,特别是一些境内外的分裂势力,总是寻找各种机会挑起事端,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近几年,国外反华势力和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不断挑起事端,先后在我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影响。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是胡主席着眼时代发展要求和我国安全形势变化,赋予我军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3月1日21时许,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已造成29人遇难,143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的暴力恐怖事件,手段极其残忍,罪  相似文献   

4.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简要介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措施,为提高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刚  崔跃军 《国防》2013,(6):31-33
所谓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是指我国各级政府将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程度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四个等级,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等级的预警及处置措施的过程。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属于应急管理的范畴,是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主体内容,体现了精确管理的思想。这些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制度建设完善、实践丰富,在我国各级政府成功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作用,已经成为成熟的危机管理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新发 《国防》2014,(3):55-55
正边境重要目标袭击事件是指民族分裂组织、恐怖组织以及境外敌对势力等,武力攻击我边境城镇、政权机关和其他重要目标的事件。此类事件具有事发突然难预测、应对仓促难组织、战机多变难把握、环境复杂难协同、来敌凶残难制伏等特点。武警机动部队参与边境反袭击行动时可能担负外围迂回包抄、边境通道封控、协同反击作战和清剿残敌等作战任务。担负上述任务时,应采取"快速机动、封边控点、反击夺要、合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四川雅安陆军预备役步兵团坚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实现了连续17年无失泄密事件发生。他们通过组织官兵学习《保密法》、《保密守则》、《安全工作条例》等法规,观看  相似文献   

8.
韩文霞  皮立 《国防》2013,(9):51-51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各方利益深刻调整,各类社会思潮相互涤荡,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恐怖暴力、聚众上访、非法聚集等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稳定面临巨大压力。加之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活动逐渐由隐蔽走向公开,由幕后走向前台,更是对国家安全稳定带来巨大挑战。省军区系统作为地方党委军事部和政府军事机关,应积极主动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为营造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9.
张辉 《国防》2007,(11):57-5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海上贸易、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上突发涉外事件日益增多.在新形势下,处置海上突发涉外事件,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仅要严格遵守国际法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而且要严格遵循我国的外交方针、政策,有利于维护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球军事》2008,(9):5-5
“必须指出,3月14日发生在拉萨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达赖集团精心策划、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任何辩解都掩盖不了铁的事实。美方上述官员不去谴责暴徒们的恶行,反而为其开脱,把矛头对准中国政府和人民,其用心何在?……我们奉劝美方尊重事实,认清形势,停止支持、纵容达赖集团分裂中国的活动,以免损害中美关系以及美方自身形象。”——4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美方应停止支持、纵容达赖集团分裂中国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姬亚夫 《国防》2008,(9):27-29
今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南方冰雪灾害、西藏打砸抢烧事件、民航客机遭恐怖袭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以及处理这几起事件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加强军地联合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境外边民大规模涌入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归纳和总结境外边民涌入事件的特点,研究处置的要求和方法,为境外边民大规模涌入事件的各阶段分别制定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发生在印度最大的海港城市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从分析印度应对此次袭击事件的行动入手,总结了印度反恐行动失败的教训和暴露出的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印度处置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对我国反恐力量建设及做好反恐斗争准备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国家军事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休戚相关。今年我国中南部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大面积雪灾造,对我国国防动员进行了一次实战检验。事实表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国防动员建设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隐患和缺失。  相似文献   

15.
程纪淞 《国防》2011,(5):59-61
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相关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7月,我国网民达到4.2亿人,居世界第一位。处置群体性事件作为武警部队履行职能任务的具体体现,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因此,互联网络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微博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兴产物,其技术特点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认真研究微博技术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对于武警部队正确地予以处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的再认识高培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日苏两国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发生的两起大规模武装冲突。这两起事件,均以日军的失败、苏军的胜利而告结束。这两起武装冲突是谁挑起的,如何评论它的历史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有关著述一直...  相似文献   

17.
核生化恐怖事件规律的探索与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民族矛盾、社会经济矛盾和意识形态冲突不断加剧,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明显改变.非传统威胁凸显.核生化恐怖威胁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危害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主要恐怖形式。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事件揭开了恐怖分子使用化学武器实施恐怖袭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树立现代海洋国土意识殷敦平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也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显著,世界海洋权益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群体性事件参与者普遍的失衡心理、自认为行为"合理"的片面心理、侥幸投机心理和易受感染的从众心理是酿成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社会心理特征.加强心理疏导是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新时期我国及社会状况看,笔者认为,我们所强调的全民国防意识其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忧患意识。所谓忧患意识,是指个人、群体或民族,在全面了解周围(国内外)形势及其环境,明确面临的威胁及其对自身生存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担忧心理。忧患意识属于人类深层心理意识之一,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