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中尤以地震灾害为最多。据统计,全球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约有20%发生在日本。历史上日本发生过多起大地震,上世纪初的关东大地震和上世纪末的阪神大地震,给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日本也由此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十分注重防震,并在防震救灾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舆论普遍认为,日本在防震抗震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2.
日本绝不允许犯相同的错误乘坐过日本新干线的人,都会惊讶于它的身轻如燕与平稳舒适。据说,在舒适度和安全性上,日本的新干线都是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新干线的发车和到达时间都能精确到秒。在今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部的大地震中,尽管日本的铁路遭遇重创,一些路段至今仍在修复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国际评论认为,在近期中日围绕钓鱼岛的对峙中,日本完全处于劣势。面对中国打出的军事、经济组合拳,日本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因而,日本学者认为:“此次由岛争引发的对立可能进一步推动日本社会的右倾化趋势。在无力应对来自中国的武力施压,日本则可能在强化军备的道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4.
闫峰  闻舞 《环球军事》2014,(17):52-53
近日,日本前特攻队员手冢久四在接受日本《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现在的日本与过去开战前的日本十分相似,“十分担心日本又会开始实行征兵制,年轻人又会被送往战场参与战争”。围绕征兵制的说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期先后两次予以否认。那么现在的日本兵役制度是怎样的?为何日本政府宣布解禁集体自卫权后的第三天,就引起了日本国民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日本日益活跃的形象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两极格局的瓦解,使日本对未来的国家定位产生了遐想,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成为日本政界孜孜以求的目标。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政治的激烈震荡和经济发展的低迷徘徊,又使日本的社会心理走向敏感而脆弱,从而引发了新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不可否认,日本近年来在外交上的伸展与安全上的跃升,很大程度上有着施展政治抱负和释放民族情绪的双重背景。在透视日本安全战略的走向时,这一点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日本天皇的产生为切入点 ,在揭示天皇历史的同时 ,剖析天皇在二战中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 ,着重论述天皇对战后日本的影响。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 ,再次向世人警示 :天皇本身和日本人对天皇的认识 ,对日本的未来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切不可忽视天皇在二战中的作用及其对战后日本的影响 ,否则日本军国主义将会死灰复燃 ,重演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7.
防务     
《国防科技工业》2014,(2):11-11
美国催促日本归还300公斤钚 1月26日,日本国家通讯社共同社援引日本和美国政府消息源报道,美国正在催日本归还超过300公斤的放射物质钚。报道说.美国曾于冷战时期交给日本331公斤钚,其中大多数为武器级丰度的钚,用于核研究。共同社说,这批钚目前在日本茨城县那珂郡东海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核燃料。  相似文献   

8.
1947年美蒋对日政策战略转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到1947年,在对日问题上,麦克阿瑟总部所采取的政策一直是“防止”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复活。但1947年,美国一改对日本的压制,开始对日本的扶持,以便把日本作为“反共”堡垒。具体措施有:允许日本财阀、法西斯团体、地方势力存在,镇压日本人民的民主运动,取消赔偿计划,保存日本军事工业,重新武装日本,成立7.5万人的自卫队等。有趣的是,美国扶持的对象是二战中美国的敌人———日本法西斯的旧人(除反美的极右翼主义分子之外)。蒋介石随后在对日政策上,也发生了与美一致的转变。许多二战日本战犯被减刑、释放,有的甚至以后还…  相似文献   

9.
李友唐 《军事史林》2010,(12):40-47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同盟国组织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但由于一些回忆文章在叙述上,侧重于或只写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和判决,以至于人们对当时日本战犯被审判和处决的总数不太清楚。据统计,被同盟国起诉的各类日本战犯总数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被判处死刑者941人。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对亚洲投射力量强化的同时.出现一个日益军事化的日本,存在着重大的风险。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历史、日本教育系统对日本帝国战争罪行的否认,以及其他政治竞争,导致日本与美国和其他东亚盟国之间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摩擦。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一个拥有几干年文明史的国家。然而,日本也有着传统而保守的民族性格。正因为如此,当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的“黑船”舰队出现在日本神奈川海岸时.日本人才会以举国震惊的目光注视起大洋彼岸。  相似文献   

12.
挟洋自重是台湾当局推行“渐进式台独”路线的一贯伎俩,在其为数不多的“后台老板”中,日本一直以来是隐藏较深的“铁杆”之一。近年来,台湾当局为使日本的外交政策对台湾有利,更是不惜血本,重金收买日本政要,试图将日本拉下“台独”死水。前不久,陈水扁对日本对台交流窗口团体交流协会会长服部礼次郎表示,台湾“能够事前向日本提供相关情报”,感到“十分光荣”,献媚嘴脸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日本军事力量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具有相当大潜力。随着日本谋求在国际上树立大国地位,摆脱战后体制的约束,日本近年来在防务领域频频动作,从以往遮遮掩掩地打擦边球,变得越来越明目张胆。在对战争历史问题存在错误认识甚至颠倒黑白的情况下,日本不断突破和平宪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扩充军事实力,这必将成为国际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本文从日本战略文化视角入手,带领读者了解日本军事领域的新动向,并帮助人们从现象看本质,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借尸还魂。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二战中给美国带来巨大麻烦的日本潜艇技术和日本最早的潜艇居然都来自美国。日本的潜艇部队在二战时期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可是日本在潜艇的研制方面却大大晚于英、美等国。  相似文献   

15.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通过大力宣传神道教及进行奴化思想教育,积极营造"日满一体"格局。这是除军事强制外,日本能够把中国东北作为其备战苏联重要基地的基础。日本的大陆政策、全球战略以及苏联对东北由来已久的威胁,决定了其备战苏联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日本在伪满大力发展军事经济,其中对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领域的管控,特别是边境铁路的修筑,成为日本发展军事经济、积极备战的重要介质;对工业、农业及商业、金融的统制,是日本备战苏联的核心与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日本手枪军博馆藏日本手枪绝大部分是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缴获品,包括东京炮兵工厂、名古屋兵工厂、北支兵工厂生产的手枪以及杉浦式手枪等,其中北支兵工厂系日本人在北京办的兵工厂。  相似文献   

17.
闻舞 《环球军事》2010,(6):56-59
1944年底,随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日本本土已经成为美军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开始对日本各大工业城市展开全面轰炸。由于B-29的飞行高度超过了10000米,而日本装备的各种战斗机的最佳作战高度大都在8000米左右,很难在万米高空作战,美军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白天对日本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  相似文献   

18.
陆虎 《环球军事》2013,(23):42-43
10月9日,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陆上装备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开了日本最新一款轮式装甲车,日本称其为“机动战斗车”,由于在日语里的战车即是坦克,所以有些媒体也将其称为“13式机动坦克”,实际上,  相似文献   

19.
日本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的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追求政治大国地位也成为日本的战略目标,而加强军事实力则是日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冷战结束后,日本抵抗前苏联远东部队对其本上进攻的作战设想已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在这种形势下,9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事实上逐渐放弃了一直奉行的“专守防卫”的国防政策,其作战思想从“日本有事”转变为“周边有事”,即从“对付前苏联对日本本土的进攻”转向“对付对日本安  相似文献   

20.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被迫进行了非军事化改造,“国家永远放弃拥有军队和交战权”的条款被写入日本国宪法。然而,日本在战败后不久就开始了重整军备的步伐,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其军事实力的发展更是咄咄逼人。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日本军事战略的关注和对其依附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