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海军目前正在将4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改装成为巡航导弹核潜艇,用来支持特种作战,以及提供大规模的精确常规对陆攻击能力。一旦改装完成,这些潜艇上的C-4“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将能够装载大量的“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并且将成为美国海军搭载特种作战部队的首选平台。同目前用来搭载特种作战部队的攻击型核潜艇和水面舰艇相比,其搭载  相似文献   

2.
2010年2月2日,美国发布了《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对现行武器装备发展计划进行了深刻的检讨,海军装备发展计划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一些海军项目如CG(X)巡洋舰项目、EP(X)海上情报飞机项目被迫取消或终止,而对于潜艇项目则未予变动。在2011-2015财年的"中期防务计划"中,美国海军明确指出将保持53~55艘攻击型核潜艇、4艘巡航导弹核潜艇、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规模。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希望通过扩展潜艇的远程打击能力、增强无人潜航器的使用等多种方式,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增加潜艇的作战使用范围,来满足多种军事需求。此外,美国还计划发展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维持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  相似文献   

3.
林海 《当代海军》2008,(5):17-18
2月26日,美国海军极为罕见地在韩国的釜山港向媒体公开了一艘舰艇的内部,这艘舰艇就是在美国海军军事转型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俄亥俄”号核潜艇。众所周知,“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4.
美海军现在的战略导弹核动力潜艇,都是以美国总统,州名及历史上著名人物命名。最初建造的41艘:“华盛顿”级(SSBN598)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其中“华盛顿”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在作为美“高度可靠的核威慑”战略部队服役长达30年,从“华盛顿”号加入现役至1994年底,这级的39艘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已经全部退出现役。  相似文献   

5.
潜艇新克星     
80年代中期的一天,4艘号称当代潜艇之王的美国海军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三叉戟”级导弹核潜艇和两艘用于试验的中型反潜战舰,开始了一场有史以来无与伦比的反潜演练。昔日的反潜演练,在数量上一般均是水面舰艇处于相当大的优势,而潜艇的数量则相当少。这次一反常态,为何? 原来,这两艘反潜战舰装备了有异于深水炸弹等新型反潜武器。这种新的反潜武器就是次声武器。  相似文献   

6.
李杰 《当代海军》2007,(7):28-30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第一艘"俄亥俄"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服役以来,迄今美国海军依然保有14艘该级核潜艇,并没有再研制发展新一级核潜艇。一提起"俄亥俄"级核潜艇,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它18750吨的水下排水量,以及"浑身"装有24枚远程潜射弹道导弹及这个"水下巨无霸"巨大的打击威力。如今,俄罗斯已开始建造第3艘"北风之神"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虽然在数量上远远不及"俄亥俄"级,但有人却极为看好"北风之神"级,认为它在一些方面要强于"俄亥俄"级。本文本刊特约主持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李杰研究员,与海军装备研究院某所的王研究员、在读研究生小张,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1999年,当美国海军提出要将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为巡航导弹潜艇时,人们曾对美军这种“大炮换鸟枪”的改造计划感到极为惊讶。2003年3月20日,美军“切耶纳”号和“蒙比利埃”号潜艇上的“战斧”巡航导弹扑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又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美国的这  相似文献   

8.
美国海军计划2003年10月开始,耗资20亿美元将两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密执安”号和。乔治亚”号改装成常规武器潜艇,并希望这两艘潜艇能在2008年具备初期作战能力。改装工程将包括:拆除艇上的24枚“三叉戟”潜射核弹道导弹,取而代之的是安装能发射常规巡航导弹的导弹发射装置,或将现有的发射管改装用于特种作战部队。“三叉戟”导弹发射管将改装成MAC导弹发射组合装置,每个装置可装载7枚小型巡航导弹。改装后的常规武器  相似文献   

9.
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未来有两套削减方案:一套是根据《美国核运用战略》报告精神,对美国战略核潜艇力量进行1/3的削减:另一套是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评估,将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削减至8艘。  相似文献   

10.
据JDW1999年4月14日报道,美国海军研究已经得出结论:在把四艘装备三叉戟的俄亥俄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转换为常规武器的潜艇,具有远程攻击和特殊作战能力,将有重要的战斗意义。据说不会有重大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潜艇是美国海军执行隐蔽任务和保持其全球优势的关键装备,美国海军迫切需要改进潜艇技术和开发新的技术手段来弥补现有能力的不足。近年来,水下无人航行器(UUV)技术发展迅速,世界各国正在开发和已经开发出的UUV多达上百型。随着UUV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对于UUV在未来潜艇任务中的应用,美国海军做了很多研究和准备。将弹道导弹核潜艇改造成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及新建第三批"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采用了新型艇首结构,均为UUV参  相似文献   

12.
黄红波 《当代海军》2009,(11):63-64
提起“俄亥俄”级,军事爱好者都很熟悉,这是一级威慑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最近几年,该级中一些艇的叫法可就要有所改变了,美国海军已把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成具有远程打击和特种作战能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攻击型核潜艇兵力,节省建造新艇的经费,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美国对核裁军所采取的两手策略——将来世界上一旦再次出现冷战局面,美国可以把这4艘经过改装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到弹道导弹核潜艇状态。  相似文献   

13.
提起“俄亥俄”级,军事爱好者都很熟悉,这是一级威慑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再过几年,该级中一些艇的叫法可就要有所改变了,美国海军决定把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成具有远程打击和特种作战能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攻击型核潜艇兵力,节省建造新艇的经费,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美国对核裁军所采取的两手策略——将来世界上一旦再次出现冷战局面,美国可以把这4艘经过改装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到弹道导弹核潜艇状态。  相似文献   

14.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称为世界上的超级水下堡垒。“台风”是西方对苏联海军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叫法,苏联的命名是941型潜艇。西方国家之所以将其称为“台风”,主要是由当时勃列日涅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美国福特总统会谈时,曾提到过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名称是“台风”级潜艇而来。  相似文献   

15.
核潜艇是指以核能为推进动力的潜艇,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具有航速高、自给力大、攻击力强、续航力强、能在水下长期隐蔽活动等优点。自1954年9月美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以来,至今各国已建造了500余艘核潜艇,160余艘仍在役。经过40余年的发展,各国共建成了弹道导弹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3种核潜艇。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核潜艇,不同的型号和级别都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搭载核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已经在世界各大洋巡游了近半个世纪。今天,美国海基核力量的中坚——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将被赋予一个全新的任务:携带常规弹头的“三叉戟”弹道导弹。2006年6月,美国海军上校特里·本尼迪克特(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技术主管)撰文介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1957财政年度计划中打算建造6艘攻击型核潜艇,而最初计划这6艘攻击型核潜艇全都是“鲣鱼”级。但是,由于当时美国核潜艇建造能力有限,无法应付大量核潜艇的建造,只好把第6艘的完工日期向后拖延。这种情况反倒使得美国海军腾出了比较多的时间来考虑对“鲣鱼”级核潜艇的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对“鲣鱼”级核潜艇进行改进的首要目标是加大艇的下潜深度,并在艇上装备一种新型声呐系统。这种新型声呐系统包括圆柱形主动声呐基阵和被动保角声呐,更加适于装备在水滴形潜艇上。美国海军期望新型声呐的探测距离能够达到海底多次反射距离或者海面多次反射距离(当时估计该距离大约为45700米),但是小于会聚区距离(约为63980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研制出攻击型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海军潜艇作战能力最强、高新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目前,除去威震世界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外,美国海军还拥有具有现代实战经验的“洛杉矶”级、冷战后期产物“海狼”级、现代技术密集的“弗吉尼亚”级三型核潜艇,是备受世界关注的美国海军水下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请看——  相似文献   

19.
美国军方认为,中国有可能在未来10年列装5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随后将着力研发下一代核动力潜艇。对于晋级战略核潜艇,有猜测称其前身是夏级战略核潜艇,但后者何时服役以及是否已经服役,连美国国防部也说不清楚。巨浪-2似乎是东风-31导弹的海基版本,该导弹一旦列装,无疑会大幅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海威慑能力。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军主要由海军部、海军作战部队和岸上机构组成。海军部设在首都华盛顿,是美国海军的主要行政机构,管辖人员近40万人、各型飞机3500多架、潜艇76艘(其中攻击型核潜艇66艘)、主要水面作战舰艇130艘(其中核心舰船是12艘航空母舰)、导弹巡洋舰27艘、导弹驱逐舰29艘、驱逐舰22艘、导弹护卫舰35艘。 目前,美海军编有太平洋舰队、大西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