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八师一五○团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不是他们的做法有多新奇和高明,而是在于他们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能不断坚持、不断完善和创新。一五○团有常住人口2.1万人、职工5800人,播种面积16万亩,2005年全团完成总产值8.4亿元、生产总值3.71亿元,人均实现生  相似文献   

2.
姚剑敏 《兵团建设》2001,(12):35-36
谈起农五师八十一团扭亏为盈、职工全部脱贫、团场发生巨变,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提起团长冯焰,正是他带领一班人勇于改革,把职工群众挂在心上,才使团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统计数字表明:全团6.51万亩棉花,在遭受特大风灾的情况下,总产籽棉2402万公斤,皮棉单产140.5公斤,实现社会总产值1.8亿余元、利润2170万元,劳均收入10747元,全团无一户职工亏损挂账;为410户职工进行了危旧住房改造,有264户干部职工住上了宽敞明亮的  相似文献   

3.
农九师一六一团地处塔城地区巴尔鲁克山区。全团现有土地186万亩,其中耕地18.4万亩,可利用自然草场142万亩,是一个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团场。全团总人口5300余人,共有22个行政事业单位。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小白杨哨所、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上最大面积植物活化石——野生巴旦杏。2011年全团实现生产总值1.04亿元,职均收入1.31万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7755元。  相似文献   

4.
20年的改革开放,给兵团农牧团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土地承包经营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两费"自理承包,再过渡到目前的土地长期固定租赁承包,每一步改革,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1995年,农七师一二九团推行"两费"自理承包,全团当年收交自理费460万元,30%的农工开始自己负担生产资料费和生活费用,走向了自主经营之路。这一年,全团农业获得丰收,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3亿元,职均收入4500元。随着团场改革力度的不  相似文献   

5.
标题新闻     
一六五团职工均衡享有土地资源(谌伦武胡艳霞)六十七团为承包职工减负让利近1000万元(王军)一八一团积极订阅党报党刊(张国庆)一六六团对1.5万只生产母羊实施品种改良(张丽梅)五家渠第一小学获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靳军伟)一二八团500名小学生喜迁新宿舍(时树仁张艳波  相似文献   

6.
农七师一二八团现有工业、建筑、交通、商业企业12个独立核算单位。1998年至1999年,该团采取改组、改制、联合、兼并、租赁经营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团场工交建商企业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1998年12个工交建商单位完成总产值3723万元,实际利润1009万元。1999年,在农产品降价等不利因素影响下,12个工交建商单位仍完成总产值3658.4万元,实际利润876.15万元。一、一二八团工交建商企业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农八师一三三团十五连是该团的红旗连队、标兵单位,曾被兵团评为先进党支部,总户数145户,总人口578人。多年来,该团的经济效益一直位居全团第一,职均收入每年都在增加,2000年,该连播种面积5917亩,棉花总产18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750万元,职均收入1.0395万元。究其原因,土地长期固定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一、十五连实行土地长期固定的做法1.坚持土地长期固定到户。在大包干责任制之前,十五连人心涣散,单位亏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兵团在农牧团场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该连从1984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由于当时对党的政  相似文献   

8.
农五师八十一团三连的退休职工李兴训,拥有60多亩自己开垦的荒地,同时在团部开了一家网吧。由于经营有道,他年收入超过5万元。像李兴训这样采取一家两业“双轨制”致富的职工在全团已有许多。  相似文献   

9.
正1月16日,天刚蒙蒙亮,十师一八一团二连职工路守军已经在自己的四个养殖圈舍里转了一大圈,看牲畜们一切正常,他赶紧回家吃了早饭,上午,他还要和工人一起卸运饲料。"他们说我是一八一团养殖业杀出的一匹大黑马,其实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路守军进行规模化养殖时间不算长,他说自己机遇好。5年前,路守军看准时机用手头积攒的60万元资金收回一批羊,不久后羊肉价大涨,那年,他获得了40多万元的纯利润。  相似文献   

10.
思路     
11月上旬,农八师一五○团"三秋"进度表显示,全团棉花产量已突破4600万公斤。团长王新民黑黝黝的脸上溢出灿烂的笑容:"这只不过与去年打了个平手。"有了这一个"平手",王新民心里有了底,他开始考虑来年的生产,开始筹划一些新的项目。"思路"二字便常常挂在他嘴边,但真正让王新民谈谈他的"思路",却只有一句话:种好棉花,养好畜,工业项目想点事。如何种好地2001年,兵团北疆棉区大多受灾。大灾之年,一五○团筹集资金,一举将7万亩渠灌棉田改造为滴灌田。到2003年,该团滴灌面积已超过10万亩,占全团棉花种植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苑     
一钱一物总关情农十师一八五团的181户困难职工家庭可以安心过年了。该团日前已将价值2.5万元的大米、面粉,6.7万元现金及196本科技致富书籍送到困难职工手中,确保困难职工渡过难关。(尹新华)"新三样"代替"老三样"去年,农四师七十七团扶贫帮困用"送科技,送信息,送项目"代替了原来的"送粮油、送资金、送衣物",全团96户贫困户家庭有25户实现脱贫,是前5年的总和。(冲锋)解千家困暖万人心农十师将扶贫济困募捐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002年,全师约有3.5万余人次参加募捐活动,捐款76.27万元,捐赠衣物2.48万件,所捐赠的款物及时发放到团场受灾职工群众手中,  相似文献   

12.
刊中报苑     
一二五团农七师一二五团党委以农业增产、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承包指标,确保职工基本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职均减负1000元的目标。该团根据团情制定出"让一块,降一块,增一块"的减负增收办法。"让一块"即团场向农工让利。2000年一二五团农工上交利润264.31元/亩,比1999年减少了55.15元/亩,减幅为17.3%,全团计划累计让利共达720万元左右。"降一块"即降低生产资料价格。今年一二五团每亩物化成本比1999年降低  相似文献   

13.
农三师四十二团位于岳普湖县境内,这里有“岳”却不见山,有“湖”却不见水,只有一望无际的白花花的盐碱滩。该团也因此曾被列入兵团扶贫团场之列。然而仅仅5年时间,这里却发生了令人惊叹不已的变化。2000年到2004年,职均收入从5121元增长到1.3万元,皮棉单产从104公斤增长到138公斤,团场由亏损701万元发展到连续4年赢利。2004年,全团完成生产总值5408万元,实现利润300余万元。该团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资金,采取以工代赈等形式,加大了团场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累计投资780余万元,修建了320公里的排碱渠,同时加大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投资85…  相似文献   

14.
农七师一二三团位于乌苏市车排子垦区中心,毗邻一二八团、一二七团、一二六团、乌苏市车排子镇、甘家湖牧场、石桥乡,规划面积33万亩,耕地面积15万亩,总人口2.3万人。一二三团1950年建场。近几年来,该团场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效益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兵团前茅。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该团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5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办公、商业、教育、卫生、住宅等建筑总面积8.6万平方米,修筑道路51公里,暖气管网10公里,安装了路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贯通全团。1998年,一二三团请农七师设计院修编了总体规划,按总体规划要求,团场先后建成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商业、居民、办公等6个小区,组建了城管  相似文献   

15.
在巴楚县东部,叶尔羌河畔,有个军垦农场——农三师五十二团。斗转星移,苍海桑田,五十二团在20世纪末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全团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438亿元,实现职均年收入5400元,劳均收入3100元,人均收入2100元(不含庭院经济)。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因为在1996年后,五十二团连续几年经济滑坡,团场呈现资不抵债的趋势,加上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七师一二五团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师党委关于拓宽职工增收渠道文件精神,采取以政策搭台、技术引导、能人牵头的举措,使第三产业成为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仅庭院经济收入一项就以20%的速度递增,全团23个农业单位实现了一连一品目标。政策搭台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一二五团是七师优质棉花种植、机采棉加工生产基地,2012年投资7000万元建设了机采棉花加工厂,今年,又投资4500万元再建设一条棉花加工生产线,增强了  相似文献   

17.
农四师73团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境内,成立于1960年,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二营机炮连。经过50年的发展,全团现有土地面积4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万余亩,总人口6146人,下辖16个基层单位。1960年至2010年,这看似简单而平淡的数字,却记录着73团从成立之日到今天50年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8.
1999年的棉花降价和旱涝低温灾害,使农一师十二团损失高达4000万元,但该团依靠经营管理、科技投人、市场运营,全团职工8000元的年平均收入没有降低。兵团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十二团在加紧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同时,于近日召开职代会,确立了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8项目标。一是确定经济发展总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利润、销售收人和职均收入4项目标要在去年的基础上,保持10%的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亿元。  相似文献   

19.
正前不久,笔者从农四师六十二团获悉,2011年该团实现生产总值4.05亿元,职均收入达3.18万元。就在10年前,该团积欠债务高达1.72亿元,发展举步维艰。10年间,六十二团党委一班人带领全团干部职工从困境中崛起,完成了一系列嬗变。调整结构做优一产"去年,我种植的50多亩酿酒葡萄纯收入15万元。要不是种葡萄,我根本没办法供3个孩子上大学!"六十二团一连种植户吴金华感慨道。在六十二团,和吴金华一样依靠种植葡萄过上好日子的职工越来越多,葡萄成了职工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几年前,团长魏新平提出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这一想法时,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六十二团有常住人口1.9万人,耕地只有8万多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水平低始终制约着团场经济发展。经过深入调研,魏新平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正"没想到短短两天时间,我就挣了几千元。"5月21日,八师一四三团紫泥泉二连哈萨克族牧工达带汗告诉笔者。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冬今春,一四三团引导职工利用冬闲进厂务工,种植温棚蔬菜,发展养殖业,开店创收……今年1月至3月,全团实现职工增收1854.9万元,职均多元增收4980元,人均1812元。这只是一四三团职工多元增收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