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成为攻击商船和军舰的水中利器。但有时,潜艇也成为敌方潜艇的猎物。在二战中各国潜艇击沉潜艇的数量为:英国35艘、美国20艘、德国10艘、荷兰3艘、日本3艘、苏联2艘、意大利2艘。而在英国海军潜艇击沉的35艘潜艇中,有14艘是德国潜艇,其中“冒险者”号击沉U864的战斗是一场引人注目的水下较量。  相似文献   

2.
突发奇想 1915年2月,德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潜艇偷袭作战。德军潜艇像海狼一样吞噬着行驶在大海上的各种船只,当年就击沉协约国船只431艘。 面对不可一世的德军潜艇部队,英国人伤透了脑筋。由于受当时技术力量的限制,皇家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很难发现在水下活动的潜艇。水面舰艇在明处,德国潜艇在暗处,英国人自然防不胜防。英舰频频遭受潜艇袭击的事实使皇家海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给予还击,只是苦于想不出什么高招来。  相似文献   

3.
一、潜艇长航的重要性潜艇作为一支水下奇兵,具有高隐蔽性、高机动性的特点,它不仅可以为己方舰队护航保驾,也可以封锁敌方重要交通运输线,还可以隐蔽地接近敌方海域,突破敌方封锁线,直接攻击敌方目标。一战中,德国潜艇以其隐蔽机动的作战能力给英国货轮以重创,严重破坏了英国的运输补给线;二战中,美国海军制定了用所谓大型远洋潜艇来封锁日本本土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英法等国压制德国海军水面舰队规模,纳粹德国不得不转而发展水下力量,以潜艇部队抗衡英法海上力量。二战爆发后,大西洋上的德国狼群曾让所有的英国船员谈虎色变。  相似文献   

5.
金易 《当代海军》2002,(12):16-17,39
1918年10月4日,德国潜艇UB-8号巡弋在西西里岛附近。当夜幕降临时,一支英国护航船队进入UB-8号潜艇的设伏阵地。潜艇瞬间浮到水面,在夜幕的掩护下,突破驱逐舰的警戒,直攻船队,顷刻间,一艘英国商船沉入大海。但潜艇已被英舰发现,被英舰炮弹击中,艇长和艇员虽死里逃生,但成了“阶下囚”。这位受囚的艇长就是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称“水下魔王”的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  相似文献   

6.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潜艇的国家之一,在世界潜艇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U型潜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功显赫、闻名于世。二战结束前,德国开创性地在ⅩⅪ型潜艇上采用流线形艇体和使用水下通气管,首次实现了潜艇水下航速超过水面航速,使潜艇在潜望深度即可使用柴油机航行,大大提高了潜艇的隐蔽性,成为潜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二战后,由于国际公约限制德  相似文献   

7.
炎林 《当代海军》2008,(7):59-61
世界上第一艘实用化现代潜艇,是英国在20世纪初装备的霍兰级潜艇。随后,美国、法国、俄国、日本、德国等国,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潜艇部队。那个时候,是大型水面战舰一统天下的时代。潜艇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所限,在水下顶多航行1小时就要浮出水面给蓄电池充电,最大航速也就10节左右,武器除了几枚鱼雷外就是口径不大的单管舰炮。  相似文献   

8.
二战初期,德国海军力量非常强大,活动异常猖獗。凭借实力优势,其潜艇四处出动,伺机攻击盟军的军事基地、舰船,以及运输船队,给盟军制造了很大的威胁。为了防止德国潜艇发动突然袭击,美国在大西洋东海岸的切萨皮克港湾安装了水下声音监测装置,这里是通往华盛顿和巴尔的摩的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种声音监测装置非常灵敏,只要德国潜艇在水下有什么动静,听音器里就会传来音响,发出警报。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3日,由德国HDW公司生产的南非海军最新型潜艇S-101号建成。它是德国209型潜艇最新的出口型号1400M型。该级潜艇水下排水量1594吨,全长62米,采用柴电混合动力,单轴输出,功率3.7兆瓦,水下最大速度 21.5节,装有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这是第一次公布该艇内部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AIP是“不依赖空气的动力装置(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的英文缩写,是常规潜艇的新型推进系统,它可使潜艇在水下长时间不借助外界空气航行或停留,达到与核潜艇水下航行能力相当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AIP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瑞典、德国等均有各型AIP潜艇服役,其他国家也纷纷开展了对该项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史放 《环球军事》2011,(7):58-59
此前,本刊曾介绍过一艘先后被命名为“忒提丝”号和“雷电”号的英国潜艇,虽然它于第一次失事沉没后被捞起,孰料仍难逃悲剧的宿命,还是于1943年再次沉没。看起来,潜艇一旦在水下出现问题,结果多半是凶多吉允不过也不尽然,有一艘美国潜艇的经历与上面这艘英国潜艇极为相似,不过它的故事却是以喜剧收场的。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海军的一艘潜艇曾在挪威与德国的一艘潜艇进行过一艘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水下较量。 1943年5月的一天,由苏联海军少校邦达列维奇指挥的一艘M-176潜艇在执行伏击任务后的返回途中,与一艘德国潜艇在挪威海域不期而遇,于是,双方紧急下潜,企图用鱼雷将对方击沉。  相似文献   

13.
二战时期,为了打击猖獗的德国潜艇,英美发明了声纳,装备了雷达,又研制出磁力探测仪。当潜艇在水下航行时,能引起周围磁场的变化,使用这种磁力探测仪就可以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1月29日,荷兰海军部通过英国BBC广播电台报道:“一艘荷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1艘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这是荷兰潜艇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的潜艇决不惧怕任何德国潜艇。”荷兰海军取得的这一胜利发生在二战期间一个月清风高的深夜。  相似文献   

15.
○鹦鹉钓潜艇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了200多艘潜艇,于大西洋上开展了“水下狼群”战术,以切断盟军海上运输线为目标。为此,盟军伤透脑筋,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当代海军》2006,(6):31
德国一艘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U212A级U32型潜艇在水下连续航行2周,刷新了非核动力潜艇连续潜航时间的世界纪录。新的燃料电池潜艇通过燃料氢来驱动电动机,需要的空气较少,从而可连续潜航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1月29日,荷兰海军部通过英国BBC广播电台对外宣布:“一艘荷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这是荷兰潜艇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的潜艇决不惧怕任何德国潜艇。”这就是发生在二战期间,一艘荷兰O型潜艇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型潜艇而大获全胜的战斗。在O21潜艇1941年的航海日记里,对这次潜艇遭遇战是这样记载的:“1941年11月28日,从艉部发射两枚鱼雷,一枚命中,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95潜艇,救起12名幸存者。”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12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爱丽舍宫会晤到访的印度总理辛格时,正式宣布法国将向印度出售6艘“鲉鱼”级常规潜艇。至此,印度海军新一代潜艇的选型总算是尘埃落定。目前,印度海军拥有一支不可小觑的常规潜艇部队,装备有俄罗斯F级、“基洛”级和德国209级1500型潜艇16艘。为继续保持强大的水下作战实力,多年前印度海军就开始寻求下一代常规  相似文献   

19.
耕海 《当代海军》2007,(12):42-45
台湾海军目前装备的水下武器主要有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三种。这些水下武器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的,只有少部分是岛内自产的。由于生产年代久远,战斗力十分有限。一、鱼雷台湾海军现有的鱼雷主要有 SUT重型鱼雷和 Mk46、Mk44轻型反潜鱼雷三种。1、SUT(Surface andUnderwater Target 水面和水下目标)重型鱼雷。SUT 鱼雷是德国 AEG公司于1975年设计推出的反潜、反舰重型线导鱼雷,可以从潜艇和水面舰艇上发射,对潜艇和水面舰艇进行  相似文献   

20.
李杰  吴进 《当代海军》2003,(7):34-35
德国媒体近日报道4月7日,由欧洲最现代化的造船公司——位于德国基尔的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公司(HDW),研制建造的世界第一艘全新的燃料电池驱动的潜艇“U31”(克拉西)号,在德国北部基尔港水下,开始了首次试航。这种属于212A型的常规潜艇,配备了极其先进的“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CWCS)”以及诸多高科技装备,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