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峰 《当代海军》2002,(4):22-22
新年伊始,澳大利亚海军就曝出丑闻:执行驱赶难民船任务的“阿伦特”号护卫舰上的水兵在圣诞节岛上休整时,饮酒过度,撒野闹事。这起丑闻在澳人利亚国内引起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2.
2009年3月25日,美国空军宣布,1架美军最先进的F-22“猛禽”隐形战斗机在南加州荒漠地区坠毁,机上飞行员身亡。F-22的坠毁虽已不是第一次,但仍引起美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就在1天前,美国合众国际社还刊登了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的专家文章,称F-22可轻易突破伊朗防空网实施打击,并且可以抵御来自伊朗战斗机和巡航导弹的攻击,甚至足以遏制俄罗斯的军事复兴。F-22的坠毁并不能否认其作为世界第4代战斗机代表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2月10日,在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措辞严厉地抨击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滥用武力、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以及北约东扩,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元首对美国最为严厉的批评。普京的这一番话折射出近来俄美关系的微妙变化,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兰德公司今年7月下旬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每5名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回国的退伍老兵中就有1人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并萌生自杀倾向和念头。美国退伍军人再度蔓延的“自杀流行病”,在美国内引起哗然。  相似文献   

5.
洪贤禄  李静 《国防》2014,(9):56-56
2013年6月,斯诺登爆出“棱镜”事件,世界各国一片哗然。奥巴马在对美国的监听行为进行辩护时说:“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的隐私、100%的便利。”由此可见,信息不安全已是公开的秘密。信息是21世纪夺取战争制高点的关键,制信息权更是战场控权的核心,加速构建信息安全屏障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16日,德国媒体的一则报道或许会让奥巴马,特别是他的东欧盟友睡不着觉。报道称,通过一组机密的卫星照片确认了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系统。消息一出,世界哗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军大型装备项目下马的事件时有发生。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经费的采办计划动辄在世人的不经意间,就被美国国防部封杀肢解,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如陆军的“十字军战士”火炮系统、“科曼奇”攻击直升机项目、海军导弹防御系统等。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美军不时中止大型装备项目呢?从军工企业虎口拔牙,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相似文献   

8.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10,(16):22-24
继驻阿美军司令麦克里斯特尔因“滚石门”事件被迫辞职后,2010年7月25日驻阿美军内部一起重大泄密案又再次掀起轩然大波,近9万份美军在阿富汗战场的机密文件被一家名为“维基解密”的网站公布于众,其中包括未曾公开的阿富汗平民惨遭美军屠杀,以及美军对塔利班据点展开秘密行动等不为人知的内幕。秘密文件一经公布,美国国内外一片哗然。然而,这起事件背后仍隐藏着诸多疑点。  相似文献   

9.
1月26日,哈马斯大选获胜后,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被称为“四方联盟”的以色列、美国、欧盟、俄罗斯纷纷宣称要抵制哈马斯,除非哈马斯放弃暴力,废除其旨在摧毁以色列的信条,接受巴以已经签订的协议。哈马斯被美国定义为“恐怖组织”,却被布什奉行的中东民主推到政治舞台中心。这不仅让白宫感到意外和惊恐,而且被逼到道义与政治现实的两难境地。俄罗斯总统普京审时度势又突然转向,主动邀请哈马斯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国际舆论的一片哗然之中,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美国、韩国反应强烈,两国都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并采取了相应对策。一时间,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  相似文献   

11.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22):36-38
10月22日,英国最先进的核潜艇“机敏”号意外在苏格兰海域附近触礁搁浅。一时间,国际社会一片哗然,对如此先进的核潜艇也会意外搁浅大为不解,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潜艇搁浅这一敏感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弃核、谋核问题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年前,英国以萨达姆可能拥有核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3年后, 英国又以类似的理由对伊朗和朝鲜进行威胁。然而,美国核安全局局长布鲁克斯3月初却公开表示,英国正在开发第4代核弹。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无独有偶,法国总统希拉克不久前声称,将使用核武器打击任何对法国发动“恐怖袭击”的国家。此言震惊了世界。未来会不会爆发核大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各国核导弹管控现状如何?发射程序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3.
魏庆 《国防科技》2005,(1):12-18
1前不久,两名法国记者出版了一本名为《布什和希拉克——另一场战争》的新书,书中披露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美国情报机构竟然一直在对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电话进行窃听!这个消息一披露,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据该书披露,希拉克喜欢用手机打电话,且很少使用经过加密的安全线路,美国情报部门一直对法国总统的电话进行窃听。由此,美国及时掌握了法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态度。2003年,布什和希拉克在联合国举行会晤,两人就伊拉克战争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交锋。由于事先已经完全掌握希拉克的立场,布什对希拉克强硬地说:“你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所有观点我都反对…  相似文献   

14.
当联邦调查局和国防情报局将其逮捕的时候,美国舆论一片哗然。谁能料到,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上校竟会背叛自己宣誓效忠的国家,投入克格勃的怀抱。74岁美军的退役上校乔治·特罗费穆夫做梦也没想到, 几十年前犯下的罪行竟会东窗事发。  相似文献   

15.
美国媒体最近披露,以色列海军目前正在积极筹划建造所谓的“超级攻击舰”,作为其21世纪新的海军战略基础,牵引其海上舰队建设的转型,从而在未来战争中可靠地夺取地中海东部濒海地区的主动权并发起从海上对陆地的纵深攻击。消息一经传出,舆论为之一片哗然,在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和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的陆、海、空三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无数的以少胜多、以劣胜优、出其不  相似文献   

16.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向世界发布了《投降诏书》。然而,这并非是日本的第一个《投降诏书》。在日本向盟国发出无条件投降的照会后,1945年8月15日当天的早上8点,中国、美国、英国和苏联就在各自的国家播放了本国领导人的讲话,宣布日本已经投降。4小时后,日本裕仁天皇播出了第一个所谓的《投降诏书》,但是这份诏书似乎并没有投降的意味。此举引起了全世界一片哗然。愤怒的人们向日本发出  相似文献   

17.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17):26-27
美国《纽约时报》8月14日赫然刊登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报道:“‘基地’组织欲用蓖麻毒素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一时间,美国社会陷入了毒气恐怖袭击的笼罩。有人也许会问,蓖麻毒粉究竟是什么神秘武器,竟会引起美国的社会恐慌?又为何会被恐怖组织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王永明  宋伟 《国防》2016,(1):87-87
2015年1月8日,美军参联会联合参谋部主任、空军中将戴维·戈德费恩签发备忘录,将“空海一体战”(A S B)作战概念更名为“全球公域进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另据“美海军学会新闻网”消息,美国军方在2015年底前向外公布新的作战概念,世界舆论顿时哗然。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兰德公司今年7月下旬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每5名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回国的退伍老兵中就有1人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并萌生自杀倾向和念头。美国退伍军人再度蔓延的"自杀流行病",在美国内引起哗然。  相似文献   

20.
何立波 《环球军事》2011,(17):19-21
黑龙江省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亡者立碑一事一经媒体曝光,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骂声四起,更引来民间义士砸碑之举。在汹涌的舆论压力之下,有关部门将碑墙拆除。那么,日本的开拓团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组织?服务于怎样的目的?他们在中国的东北做过什么?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