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其实,我看《士兵突击》缘于一个很不经意的电话,我的一位朋友问我:你对许三多印象如何?我说,没有什么印象。他又问:那你对《士兵突击》的印象如何?我还说,没有什么印象。又问:为什么?我说,我没有看过《士兵突击》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印象。没想到他居然惊诧于我的这一回答:怎么,你一个职业军人居然没有看这部已经火遍大半个天的电视剧?我以极度的平常心说,是的,正因为我是职业军人,才更懂得军人,所以不需要也不愿意看军事体裁的影视,尤其是被一些假军事影片伤了心之后。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就梦想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长大后虽然没有实现我的“从军梦”,但在我大学毕业后,却有幸成为一名军人的妻子。几年前,我的丈夫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可能是爱屋及乌、耳濡目染的缘故吧,我也喜爱上了《中国民兵》。现在,读看《中国民兵》已成为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民兵》中的“外国战争动员知识讲座”、“人武  相似文献   

3.
一种军人的精神,一种男人的精神,一种人的精神。许三多,去年年末在各家电视台热播电视剧及同名小说《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普通一兵。我对该剧认真地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也说说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4.
军旅题材影视剧每年都会有几部呈现在观众面前,随着荧幕当中的枪林弹雨、风起云涌,那些身着军装的铁血英雄们也成了观众们茶余饭后乐此不疲的话题。从《亮剑》中的"草莽式英雄"到《士兵突击》中的"许木木",再到《火蓝刀锋》中看起来有点"不靠谱"的蒋小鱼和《麻辣女兵》中古灵精怪的汤小米……一批富有时代色彩的军人形象越来越为观众喜闻乐见。为此本刊特地盘点了一组影视剧中的军人形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军人的一生     
《中国近卫军》以诙谐幽默的手法,用一名职业军人的眼光,揭开了军旅生活中的神秘一角。把一个个血气方刚、活灵活现的人物原生态地展示出来,把他们的爱、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奋斗如水般倾注无览,让那些戎马一生的军人和他们后人的故事感染激励着一个个仍然行走在军旅中的人们。  相似文献   

6.
说起来,我与《中国民兵》是挺有缘份的。生命中有10年时光与《中国民兵》朝夕相伴,正说明这一点。 孩提时代我在一篇作文中曾写下长大要成为一名军人的美好理想。及至成人,果真就成了一名戍边卫国的军人。80年代中期,祖国南部边境又一次出现了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上级要从我们部队抽调一批战士充实兄弟部队,我当仁不让第一个报了名。那些日子,我心中有一种要成为英雄的感觉。可是,当连长宣布名单时,却令我大失所望。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小崇尚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的我,却不能像他们那样  相似文献   

7.
"人海茫茫,你不会认识我……"《边关军魂》道尽了共和国约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上、约37万平方公里领海之中,中国军人的崇高与孤独。边防军人是中国军人的典型符号,他们把最灿烂的岁月挥洒在大多数人的视线之外。2013年,《解放军生活》开办了这个新的栏目,我们带着全军读者的视线一起,与庄严而沉默的界碑一同见证中国边防军人的无悔青春。  相似文献   

8.
笑脸     
提到军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职业与危险和死亡同在;提到军人的家庭,第一反应会想到艰辛和不易;而提到军人的孩子,则会更多地联想到他们的成长比普通孩子更艰难:不断地搬家、转学,外地口音受到嘲笑和欺负,爸爸终于回家了,孩子却不认识,居然还叫叔叔……又到"八一"建军节了,建军节是军人的节日,同样也是军人家属和孩子的节日。本期主题《家有儿女》我们把视角转向那些军人家庭的孩子们,用镜头来记录孩子和他(她)的父母之间的故事,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9.
祖父当过兵,父亲是军人,我出生于1977年8月1日。父母说我与"八一"有缘,就给我取了"王八一"(曾用名)这个意味深长且军味十足的名字。虽然我从小就生活在部队大院里,可以说是看着军旗听着军号长大的,但我对军人的印象却不是太好,总觉得当兵的有一股"傻劲"。1994年底,在父母的建议下,我报名参了军,但我对军人的理解并没有多大改变,于是在入伍时换成现在这个名字,直到第二年8月1日,部队演习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每次翻阅《兵团建设》杂志时,我最先看的就是"特别观察"栏目。明确的主题、贴近生活的细节描述和解说,使得一个个鲜活的职工、温馨的家庭跃然于纸上,他们生活中的喜乐变化也不禁让我联想起自己,他们的经历令我感同身受。我还尤其喜欢看"记者走基层"这个栏目的稿件,朴实无华,是一双带着我去看兵团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他们曾经是军人,他们是军事文化的拥趸,退伍数年后,惯性使然,在他们自己的队伍里,他们仍不由自主的坚持着“部队的那一套”,他们取得了人生巨大成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每个士兵都当将军是不现实的,这些退伍兵独辟蹊径,在另一个领域内实现了他们的“将军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众多优秀退伍军人里拎出10人,是为退伍10大榜样。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不是直接杀敌的"利剑",但却可以催生出比利剑还强有力的"精神"。如果当代青年军人的文化生活都浸泡在《士兵突击》这般的影视作品中,浸泡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般的读书活动中,那么,他们就会把其间的好营养源源不断地吸收到精神世界中来、吸收到不断丰富的内心体验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的民主生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制度来实现的。军人代表会议和军人大会就是其中两项基本的制度。本文拟对这两项民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番历史的考察。一、军人代表会议的形成与发展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就已经建立了各级士兵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红军中的各级士兵代表会议,现亦正在使之经常建立起来,纠正从前只有士兵委员会而无士兵代表会的错误。”(《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笫72页)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向中共中央提交的《关于朱毛  相似文献   

14.
几个月前,我因面临中考的压力,无心恋战于学习的战场。于是,我来到了学校附近的杂志中心。一进门一本蓝色封皮的《环球军事》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开目录,里面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暴力竞技”何去何从》、《目击日本陆上自卫队火力演习》、《纳赛尔让空军打不还手》……我看着海、陆、空军服,简直是帅极了!用21世纪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酷。从此,我与《环球军事》相识了。我的哥哥是一名武警,现在在湖南当队长。他希望我也像他一样。我也有志向,成为一名为国家作贡献的军人,没有比这个更能让我感到自豪的事情了。《环球军事》…  相似文献   

15.
嫁给军人     
没结婚前,我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特别地羡慕军人和军嫂。没料到,自己后来会嫁给军人,成为军嫂。丈夫是驻济南某部的一个三级士官。我们相识在5年前醉人的8月。当时连团、营、连的顺序都排不清的我,第一次被灌输了"士官"的概念。他告诉我:"士官,士兵的身份,军官的工作。"其实,当时他说了半天,我也没闹明白士官是咋回事。当时,知情的好友劝我:别犯傻!士官不就是一个兵嘛,过几年回来啥都没有!是啊!他只是士官,纯粹的士兵,与前程似锦有着不小的差距。况且遥隔千山万水,我能握得住这份未知的爱情吗?面对我的犹豫,  相似文献   

16.
策划人语上世纪80年代,一条雷锋也有毛料裤子的消息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保持艰苦奋斗传统的小争论;2004 年12月,全军士兵换上了仿毛呢的新式冬装;2005年5月1日,全军士兵换发04式士兵夏常服成为我们策划本期“着装”这一细节的契机,同时也勾起了一个老兵的军装记忆。在这个更加注重交际和谐的社会, 一个军人着装是否整洁、得体已经成为判断其是否具备基本军人作风的重要方面,而学会如何正确着装也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军人的知识必需。在浩浩荡荡的连队时光里,军人特有的着装要求和细节将军人镂刻并“包装”成了坚硬而神圣的石头。制式化的着装所附着的某些东西文身一样文在了一代代军人的身上,即使你脱了军装别人仍然能感受到你是或曾经是一个兵。有人说得好,着装就是军人穿在身上的内务,《内务条  相似文献   

17.
选择的智慧     
主持人:我是一名上等兵,最近听到战友们在谈论年底转士官的事情,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带来了不愉快。可以说我们家是一个军人的家庭,爷爷、叔叔、哥哥都是军人,我可能爱他们影响,在部队快两年的生活,让我对它是非常熟悉,也习惯了部队的生活,在部队也学到了不少东  相似文献   

18.
我的病号饭     
在本期策划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特地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兵们讲一讲自己心里最难忘的一次吃病号饭的经历,兵们都说得很朴实。通过收集整理,我们选取了部分小故事献给大家。难怪有人说,军人是山,说山坚实厚重,给人依靠;也有人说,军人是诗,说诗有情有义,让人感动;可是我说,军人啊,就是一粒粒种子,把它撤在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相互搀扶,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固一方水土,护一方安宁。读完这些小故事,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爸爸不久前退休,常呆在家里看书看报,看得最多的是《中国民兵》这本杂志。我问老爸:"退休老人最爱看老年类报刊,你为何对《中国民兵》感兴趣?"爸说:"军人出身嘛,与兵有缘。不但我爱看连你妈妈也爱看'婚恋家庭'、'法制在线'、'为您服  相似文献   

20.
一位总统检阅自己的士兵,然后他问道:“假如我命令你们向我开枪,你们会服从我的命令吗?”除了一位士兵,所有的士兵都回答:“服从命令!”总统对那位不服从命令的士兵大加赞赏:“只有你把我的生命看得比军人的天职更重要!”那位士兵解释道:“我是刚调来的,我只会开坦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