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震 《军事历史》2004,(3):73-74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形成对峙局面。至1952年底,美、伪军已被歼78万余人,损伤飞机7800余架。但敌人不甘心失败,自恃其所谓军事优势,蓄意拖延在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志愿军首长指示,为迫使敌人恢复谈判,我志愿军第一线部队必须积极实施反击作战,大量歼灭敌人。反击作战,大量歼灭敌人根据志愿军总部的指示,我第23军于1953年元旦,由朝鲜东海岸调整到前线接替第38军防御阵地。从3月初开始,我军陆续对敌前沿阵地进行反击作战,把斗争焦点推向敌军前沿。3月23日晚,我友邻第46军反击…  相似文献   

2.
杭州湾北岸地区在军事战略上极具重要意义。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时,日军采取“两翼迂回、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会战后期,日军第10军在淞沪战场的右翼杭州湾北岸实行登陆,与从左翼迂回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合围中国淞沪守军,进攻上海和南京。杭州湾北岸和太湖南走廊对日阻击战,是淞沪会战后期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中国军队未能阻敌进攻,阻击战最终陷于失败,导致淞沪战场防御阵线的完全瓦解和上海的陷落。太湖南走廊的被打通和苏浙皖边境门户洞开,造成日军从南面和西面迂回南京的态势。抗日战史上这惨痛和悲壮的一幕,给后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3.
1943年春,日寇对我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敌人首先在淮南洪泽湖东北一带“扫荡”,尔后突然转移方向,分兵11路,大举进攻淮北,合围新四军驻梁岔的部队。涟水之敌于3月17日凌晨偷渡盐河西犯;灌云、东海之敌于3月17日晚进至高沟、杨口:徐州守敌增援沭阳;淮阴之敌沿淮(阴)沭(阳)公路北犯。敌人企图合击我驻在六塘河两岸的淮海区党政军机关及主力部队。  相似文献   

4.
追忆争取吴化文起义胡成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八路军对吴化文的政治争取工作,早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就开始了。那时,吴化文投降日军,任汪伪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上将总司令,总兵力达万余人,分布在山东沂鲁山区一带,占据山头要崮,时常配合日军进攻抗日根据...  相似文献   

5.
1941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率日伪军7万余人,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一举歼灭八路军主力。面对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主力适时跳出日伪军的合围圈,使日军的合围计划彻底破产。日军恼羞成怒,遂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区“清剿”,大肆搜剿八路军,捕杀抗日群众,疯狂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9月下旬,日伪军不断合围北岳、平西地区。涞源、易县、徐水、满城4县的党政机关、游击部队和周围村庄的数万群众被迫隐蔽到狼牙山区。 狼牙山,耸立在荆轲出征刺秦王时慷慨悲歌之易水河南畔。这座大山群峰突兀连绵,壁若斧削,大沟深壑,怪石林立,宛如一群雄狮猛兽,以其险峻,雄资俯瞰着易(县)、满(城)、徐(水)、保(定)区域的山川平原。在狼牙山西边的巅崖,是数千年为远近人们所景仰的充满美妙传说的名胜一棋盘陀。在抗日战争时期,狠牙山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东部制高卢、,在历次反“扫荡” 中,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和附近群众常到山中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1941年底的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是罗荣桓政委就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后,第一次组织指挥的山东(津浦路以东)八路军反对日军"大扫荡"的重要军事行动.在这次反"扫荡"中,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和直属队、中共山东分局(以下简称分局)、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战工会)等机关被敌合围5次,被敌袭击1次.第一次在留田,第二次在大古台,都是在罗荣桓政委、陈光代师长英明判断、具体指挥下巧妙地脱离了险境,使敌人扑空.第三次在岸堤附近的北村,罗政委、陈代师长等指挥部队,激战一天,打破了敌人的合击.在安保庄受敌袭击,罗政委带一个排并指挥特务营掩护,陈代师长率机关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第四次被敌合围在大青山大古台地区.第五次突出敌人的合围是12月3日拂晓前在大沟,是陈光、陈士榘和萧华指挥的.  相似文献   

7.
张兵 《环球军事》2013,(11):54-56
提到抗日军政大学的历史,就不得不说说大青山突围。1941年11月30日,抗大一分校及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和八路军115师机关各一部,共计5000余人,在沂蒙山根据地大青山地区误入日军“扫荡”部队合围圈。说它悲壮惨烈,是因为这一仗被围人员绝大多数是机关和学校的无武装非战斗人员,而作战部队只有区区数百人。但他们仍在“既无援兵,又无退路”的情况下,与万余名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最终突围。这也是山东敌后战场我方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  相似文献   

8.
忻口会战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 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 及第101、第73师,新2师为右集团军.由朱德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 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 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崞县(今崞阳镇) 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4旅团4日饶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相似文献   

9.
1951年2月11日至1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7师,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横城反击战中,担负战役穿插任务,一夜穿插迂回38公里,断敌退路,打敌援兵,与友军密切协同合围敌人,取得了歼灭南朝鲜第8师和美军第2师第9团各一部共3300余人(生俘2500  相似文献   

10.
1943年,同盟国军队在亚洲战场大举反攻,日军处于战略防御的被动地位。年底,盟军对缅甸实施空前规模的战略轰炸,并从中国云南、印度利多及缅甸的西、南方向加紧了围攻侵缅日军的准备工作。日军为了摆脱在缅中平原被优势盟军四面合围的困境,乘盟军反攻准备尚未完成之际,抢先于1944年3月8日,以4个师团近十万人的兵力(15军3个师团,印伪军1个师团),分三路袭击印度的英帕尔。北路31师团于4月6日攻占科希马,切断了英军从迪马普尔对英帕尔的增援与补给;中路15师团和南路33师团亦先后于4月上、中旬形成对英帕尔的南北合围。但在英印军的顽强抵抗和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