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习主席强调,院校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母港,理应成为能打胜仗的源头,使今天培养的学员成为制胜明天战争的优秀指挥员。姓军尚武是主业。院校首先是战斗队,是诞生新的作战理论、作战思想的前沿高地,是塑造未来战将的孵化基地。  相似文献   

2.
《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6,13(3):F0003-F0003
近年来,军事经济学院军需系《战时军需勤务学》教学组,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军需保障理论。积极探索应急作战军需保障方法,坚持“贴近战场、服务部队、突出实践、不断创新”的课程特色。寻求课堂与战场的对接点。教学中,立足教员“搭台”、学员“唱戏”,以学员为主体,从难从严练指挥、练保障、练操作,及时将新理论、新装备、新技术、新保障法引入教学,突出“实兵、实装、实地”的野外演练,极大提高了学员战时军需组织指挥能力和实战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天津市某预备役高炮师从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出发,着眼预备役部队特点,以科学的态度、超前的规角、正确的政绩观加强部队人才建设。他们按照“瞄准应战需要选配人才,贴近实战要求锻造人才,着眼打赢目标用好人才”的思路,做到以人为本、立足长远、用当其时、科学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建设,先后两次被北京军区评为“人才建设先进单位”。瞄准“应战”需要选配人才  相似文献   

4.
张滢  吕艳  杨任农  吴军  左家亮 《国防科技》2021,42(5):130-134
红蓝对抗训练是实战化训练的最高形式,近年来在部队演习演练中被广泛采用,效果显著。军队院校教学向部队靠拢,向实战聚焦,可在航空兵初级指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引入红蓝属性,开展实战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提出“模拟环境+师生对抗+硬度可调”的实战化教学组训方法:一是红蓝对抗模拟训练环境,可支撑航空兵初级指挥专业学员开展“规划-部署-实施-评估”的航空兵作战全流程红蓝对抗实战化教学;二是“蓝”教员和“红”学员师生对抗教学组织实施程序;三是适应学员能力渐进式增长的关于训练想定、蓝军能力、导调方式和评定标准的“硬度可调”机制。此外,为确保红蓝对抗实战化教学的顺利实施,给出了锻造“红蓝兼备”院校“蓝”教员队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搞好“毕业学员综合演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武警部队院校建设中的教学改革工作,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论述了综合演练的作用特点和应注意把握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演练是检验教学和全面摔打、锻炼学员和干部的好形式、好方法.它对于缩短理论与实践、院校与部队、课堂与实际的距离,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处突”和执勤实际,对于院校和部队一体化的教育训练,都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我院办学在技术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上一直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着眼于当前胜任,培养能迅速适应部队现实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一种是着眼于未来发展,培养21世纪初部队建设以至地方建设需要的“未来型”人才.依照前者观点培养出来的学员,毕业后一般在短期内能很快胜任排长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但这样培养出的学员由于知识面较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科学员的毕业实习是院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练兵”。文章认为:要搞好实习,需要院校的精心准备,密切监督和严格考评;需要部队创造条件,进行严格管理,搞好“传、帮、带”;要求学员提高认识,虚心学习和加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8.
胶东某地,夜黑如墨。一架架“敌机”呼啸而过,对我某重要目标实施突袭;我机动设伏的导弹部队迅速、准确地“套牢”“敌机”,一举“歼灭”了来袭之“敌”。这是不久前,济南军区空军某导弹团在航空兵部队的配合下,开展机动对抗演练的一个镜头。为适应实战需要,提高防空作战能力,近年来,全团官兵着眼现代高技术战争特点,自觉地瞄准强敌练兵、贴近实战习武。他们以作战需求指引训练方向,经常把部队拉到陌生地域,设置遭突然空袭、核袭等各种复杂情况,开展了紧急变更  相似文献   

9.
5月初,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校着眼基层部队担 任的执勤、“处突”、反恐任务需要,组织200余名 应届学员实兵、实装、实弹挺进天山深处、大漠戈壁, 摆兵布阵,锤炼硬功.展开了为期10天、20多个课 题、行程1600余公里的野外综合演练,在近似实战 的环境中全面检验并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发展要有新思路。面对军事变革的形势,军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有大思路、科学推断、勇于实践、把握重点,贴近部队需要,着眼未来军事斗争,造就一代新型的军队后勤人才。  相似文献   

11.
炮声隆隆,硝烟滚滚。5月中旬,山东某预备役炮兵师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将部队拉到复杂地域进行了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岗位练兵比武竞技活动。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要求,他们模拟实战设置比武环境,紧贴使命出考题,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锤炼了官兵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部队打赢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济南军区某预备役后勤保障旅着眼未来战场需要和部队战时应急支援保障能力的提高,积极探索部队支援保障演练新路子。前不久,他们结合地方大型机械物资运输任务,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黑龙江某预备役师着眼实战需要,提高打赢能力,注重优化组织结构,大抓军事训练,“成建制训练、成建制用兵”,充分展示了新时期预备役部队的实战能力和精神风貌,锻造了一支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拳头力量”。  相似文献   

14.
习主席强调指出,"院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海军工程大学勤务学院作为海军后勤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必须把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学员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一、大力培树真打实备的思想观念"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战争辩证法决定了只有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战备姿态,才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似文献   

15.
全面提高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需保障能力,必须了解建设的支撑点:坚持与时俱进,在深化军需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把握建设的关键点:务求未雨绸缪,在制定军需保障预案上下功夫;突出建设的落脚点:着眼精干顶用,在健全军需保障机构上下功夫;关注建设的切入点:立足遂行任务,在组织军需实战训练上下功夫,使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军需保障任务向临战逼近,向实战贴近。  相似文献   

16.
南京军区着眼实战需求,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区部队装备保障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全岗覆盖.全员参与、全课目落实”的要求.采取“健全组织指导训.制定计划规范训、贴近实战强化训、盘活资源灵活训”的方法,注重抓好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尊重官兵首创精神.激发练兵内动力.广泛开展全专业、全岗卫.全要素、全天候的精准训练.加大新装备训练力度.缩短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的周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以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为指针,通过科技练兵这一最有效的实践活动,使部队的“打赢”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陆军部队注重军事理论,深入探讨科技练兵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作战需要为本,着眼“打赢”的目标,在战术技术的结合上  相似文献   

18.
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的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探索与实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内涵与表现形式。深化对我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的认识,对当前部队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理论及现实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基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4个阶段对我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发展规律,并着眼我军客观实际,提出了提高新形势下我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水平的4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军队院校毕业演练,作为干部任职培训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既是准军官任职前的“砺剑石”。也是检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先锋-2010”演练,突破传统、打破常规,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实践,演练的难度、强度和险度前所未有,演练的实战化程度前所未见,工程兵部队八大专业悉数亮相。  相似文献   

20.
山西某预备役师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一切从实战出发,下大力提高部队在严寒条件下机动作战能力。他们通过冬季拉练,采取场地与野营、白天与夜晚、正常与恶劣天气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