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一次边境自卫作战前,毛泽东主席与前沿指挥员张国华谈话说,“也许我们打不赢”“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在定夺作战方案时一锤定音,“他是前沿指挥,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毫无疑问,毛主席的这些指示精神实实在在地给张国华吃了一颗定心丸:你在前方放开了打,打输了我给你兜着,打丢了都没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很喜欢吃一种被大家称为“秀逗”的糖果,因为它有一种让人弥久难忘的独特滋味。汜得那是上中学的一天,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送我一块糖,他说:“这糖叫‘秀逗’,很特别,你尝尝吧。”于是我接过“秀逗”放进嘴里。瞬间,一股浓烈的酸味充满了口腔。送糖的同学在旁边哈哈大笑,我似乎觉得自己上了当,想要吐出,但“秀逗”却粘在了舌头上。他笑着说:“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  相似文献   

3.
周小玲 《兵团建设》2014,(15):35-36
正人的一生中,因为有爱,便有了执着。——题记在十四师一牧场,有一位乳名叫"喜喜"的汉族老大哥,他进城时,明明走过五六遍的路,如果没人领着,还是会走错。可回到大山深处的家,方圆几百公里的山头,随便指一座,他也能带你准确无误地找到。喜喜抱怨自己进城找不到路,媳妇笑话他:"你呀,只会数山头,爬山爬了一辈子,吃馕吃了一辈子,你的一切都给了这片山了,还指望进城能认路?"媳妇说得没错。喜喜本名张永进,2岁时随姐姐从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指出:“有了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为什么同样一个道理,有的人讲出来会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而有的人尽管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却难以打动人心?这就需要讲究说理艺术。说理要讲自己的话。讲自己的话,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上好教育课至关重要。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你要是说话,那得说自己的话,话虽说的不同,但实质是一样。那样,人们就会听得入神一些。”相反,用现成的“公式化”、“程序化”语言,讲“套话”、打“官腔”,没有自己的理解和真情实感,话讲得再…  相似文献   

5.
有一首歌,是用我的心声和激情唱出来的。那是分到连里待命后的一天,听说连部要挑兵,新兵们都兴奋起来。连长把新分来的兵一个个地叫到连部,让每人都唱一首歌,听歌的是一个黝黑的老兵。轮到我时,我整了整军装,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我把自己极度的表现欲发挥得淋漓尽致。出门时隐约地听到老兵讲:就是他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手心里满把都是汗。那夜,我第一次难以入眠。第二天刚起床,连长就让我打背包跟老兵走。临别时,连长指着那位老兵对我说:“今后你就是桃花岛的一员了,他就是你的班长。”班长拍着我的肩膀说:“可…  相似文献   

6.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2,(Z1):71
酒精作用三只老鼠分别品尝日本、美国、中国的美酒!一只喝了日本清酒之后,走三步倒了!另一只喝了美国威士忌之后,走两步倒了!最后一只喝了中国的二锅头之后,提了把菜刀大喊:"猫呢?"马赛克女同事吃冰激凌,我对她说:"可不可以把你的样子拍下来发微博。"她说:"行啊!不过记得打马赛克……"第二天,她怒气冲冲地找到我:"谁叫你把冰激凌打马赛克的!"  相似文献   

7.
毕业辞典     
队长,一个让你懂得有一种“慈祥”叫“严肃”的人,一个虽然是“叔”字辈儿的但爱人却被我们叫作“嫂子”的人。教导员:一个想你所想、解你所惑、心里装着百十号人性格特征的业余“心理医生”。宿舍:每次打扫都有点不情愿,这次却把每条地缝都抹得锃亮,是啊,我就在这间小屋里睡了四年,和一帮来自五湖四海的家  相似文献   

8.
有则叫“螃蟹过缝”的寓言 :说的是一群小螃蟹过石缝 ,由于缝隙窄 ,几个小蟹都挤到了一起 ,堵在缝口。这时一只老螃蟹从此经过 ,看到这一情景连连摇头 :“你们真笨 ,不知道坚着往前走。”众小蟹听后十分诧异 ,面面相觑 ,其中一只胆大的就冲着老螃蟹说 :“让我们竖着走 ,那你先走给我们看看。”一句话问得老蟹目瞪口呆。乍看这则寓言 ,觉得挺有意思。可细细品味 ,其中别有一番哲理。这螃蟹“横行”天生如此 ,若是真会“竖走” ,那也绝不能称其为螃蟹 ,该叫蜘蛛什么的。而这老螃蟹却违背常规 ,让世世代代只会横着走的螃蟹改变走路姿势 ,岂不荒…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在人大会议上发言说:“啥叫模范,吃苦在前叫模范;啥叫干部,领先一步叫干部。打铁先要自身硬。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群众就会戳你的脊梁骨。现在有些人寸官必争;有些人一说到给群众办事,连系鞋带的能力也没有,一说到给七大姑八大姨办事,就长出三头六臂。这种人群众最讨厌!”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2日,吉林省军区司令员陈兴印驱车100公里,风尘仆仆来到白城预备役步兵师一团,刚下车就紧紧拉住迎侯在门前的扶余市委书记张纯信的手说:“我这已经是第4次带队来学习取经了,你这个‘三把匣子’指挥得好啊!”“三把匣子”是张纯信自己给  相似文献   

11.
顾此 《环球军事》2012,(14):62-64
在军事后勤领域,有个很重要的词叫“军需”,同样与战场上的“吃”有着莫大的关系。所谓“军需”,其本义仅仅是指军粮的定时定量供应,因为古代围城战役,一打就是几年,若这几年风雨不调,谷物就会歉收,军粮供应就会不济,这“军需”的“需”字自然要把“雨”字放在头上。到如今军需就泛指军队作战、训练和生活上所需的物资和器材了。  相似文献   

12.
新兵印象     
刚冒出来的几根胡须 你舍不得刮 向往成长的你却总是在很远的地方 立正扯开嗓子叫“老兵好’ 才领到手的帽傲 你摆弄得很久 说这个重量怎么比你在家拿的那些奖牌 都重耀得你眼都亮了 第一次用三点一线瞄准靶心 你的枪迟迟没响 对着旁边焦急的班长你说 十环我看到鸽子在飞 紧急集合的哨声 你还没习惯 一屋子乱了节奏除了你的 粼声还有一个流口水的梦 你说最喜欢那首《军中绿花》 有空闲就缠着班长教唱 听了无数遍你还是忍不住 流泪那晚的繁星很晶莹 轮你站岗的深夜 你把目光挂在枪尖 对着簌簌响动的草丛说 不许动一只老鼠被吓得发抖新兵印象@…  相似文献   

13.
快乐法则     
某日翻书,有一则弥猴吃葡萄的寓言故事,读后颇受启迪。弥猴在葡萄树下跳来跳去,怎么都吃不到甜滋滋的葡萄,急得嗷嗷直叫。不一会儿,它对自己说:“葡萄是苦的。”于是,人们都嘲笑弥猴是吃不到葡萄,才说葡萄是苦的,这种自我安慰法是自欺欺人。然而,笔者却认为,弥猴的这种消除“得不到的痛苦”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你想,明明是得不到的东西,还要不停地想这个东西有多么多么好,多累啊。由此看来,弥猴是聪明的,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待得失。这样,自己得不到,也能心理平衡,不用天天想自己得不到的那些东西而闷闷不乐。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得不…  相似文献   

14.
国防乐园     
无可奈何的回答 一位很严厉的军官正在给他的新兵们训话:“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我的名字叫石头,实际上我这个人比石头还硬,训练中休想耍花招,免得自找麻烦。” 然后,他逐一询问这些士兵的名字,并一再强调回答时要响亮。士兵们都逐个把名字告诉了他,但最后有位小个子却沉默不语。 军官十分生气:“你为什么不把名字告诉我?想故意捣蛋吗?” 士兵无可奈何地答道:“我的名字叫铁锤,再硬的石头都敲得碎。”  相似文献   

15.
国防乐园     
寻伴侣 一位单身汉通过电脑查寻自己的理想伴侣: “我要找的伴侣应该是娇小玲珑、热爱水上运动、喜欢群体活动的,。” 电脑反馈的信息是: “请找一只海豚,” 皮肤的功能 太太在家里评阅她学生的自然科学试卷,并把一些答案念给我听。考试的题目是“人体”,第一个问题是“皮肤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一个学生回答:“防止别人一看见你就呕吐.” 因为我醉了 警察叫一个男人把车开到路边.对他说:“先生.劳烦你对着这个酒精测量仪I呼口气,。” 那男人说:“我有严重气喘病,如果这样做,便会发作.” “那么,请你跟我到检查站验验血液好吗∥ ”这电不行…  相似文献   

16.
与猪共舞     
今日里,吕良良有必要垂头丧气。叫我这么个体面的城市兵去养猪,说出去不丢死人了?瞧连长说得多动听:“良良哎,不派你派谁去?连里数你膀大腰圆,又面和心善,除了你还有谁能在两个月内让猪超水平长肉?去吧!好好干,两个月后让入营的新兵们吃得满嘴流油。”什么话?好兵不养猪,让我吕良良这样的兵去养猪?现在,吕良良怀揣一包“红塔山”,一个打火机,手握一把随时可以充当武器的大扫把,横冲直撞向猪圈走去。他是一颗寻机引爆的炸药包,他就是这么说的:“别碰我,火着哩!”人皆侧目。吕良良来到他的新工作岗位了,他看到了他的九头猪。猪也看见了它们的…  相似文献   

17.
军嫂     
孤灯伴着你孤单的身影,你一手搂着刚刚入睡的孩子,一手把深深的思念副入薄薄的信纸。 本来你可以拥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拥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幸福。然而,你却把绣球抛给了军人,你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从此,你用美好的青春点缀绿色的方阵。  相似文献   

18.
1979年8月1日,吃过早饭,班长潘忠禄对副班长说:“我带安华、大个李和小邓,去把那点活儿干完,你们几个在家休息吧。”班副说:“排长不在,得跟连里打个招呼吧?”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有人连皮吃某种水果能治好病,有些人吃荔枝比你多一倍,他自我感觉良好,你却会上火?其实,吃水果也是很有讲究的,懂吃水果的学问,不仅能使你吃得更有滋味,还能治病。  相似文献   

20.
近随首长下部队,在布置任务时首长特别指出:我们不仅要看汇报得怎样,重要的是摸准真实情况,不能只听汇报,一个材料看不出什么战斗力。听后很受教育启发,不由想起一个小故事。《孟子·万章上》记载:有一次,一个人送子产一条活鱼。子产就叫手下人把鱼放到池子里去。结果手下人却把鱼偷偷地煮吃了,然后回去告诉子产说:“鱼我已经放了,刚放下时呆呆地不动;一会儿,它就显出很得意的样子,一甩尾巴钻进水里去了。”子产高兴地说:“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找到合适的地方了!”那手下人走出来说:“谁说子产聪明?我早已把鱼煮吃了,他还说‘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找到合适的地方了!””‘聪明”的子产只听下面人汇报而没有进行实地监督,受到了愚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