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卫星定位系统在世界引起关注,表明中国也有了自己的“太空眼”,未来战争不会受制于人;美国重返柬埔寨是好梦,还是噩梦,还有待历史检验;世界多国由女性担任国防部长,说明外国的天空,女性也能撑起“半边天”;委内瑞拉国小骨头硬,更新装备,美国肯定不高兴;德国三军网络整合计划失败的教训,告诉人们打造信息化军队是历史潮流,但也要量力而行,欲速则不达。  相似文献   

2.
陈辉 《华北民兵》2004,(8):54-55
“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的老调,如今重谈,必有险恶用心;美日联合军演表面上是两国切磋军事问题,实质上是为“台独分子”撑腰;全球军费爆长,原因在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英军建立“超级军营”,反映出的是军队体制变革;俄军大演习,表明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不会无动于衰:伊朗扣留英军快艇,告诫大国在核查问题上不要欺人太甚,否则小国也敢与大国叫板。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美国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公然允许李登辉访美,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同时也使海峡两岸的关系趋于紧张。 今年6月7日至12日李登辉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通行证后,首次到美国进行了所谓“私人访问”。美国国务院对此辩解说,这仅仅是一次“私人访问”,“丝毫不会改变我们对台湾的政策,也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的政策”,同时反而指责说“北京反应过度”。 克林顿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到底是不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改变?是中国反应过度,还是美国做的太过  相似文献   

4.
<正>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把矛头指向中国,包括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进入2022年5月,俄乌战争陷入了明显的胶着状态,与此同时,美国情报界高官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妄议台海局势,并再次强行将中国台湾与乌克兰相提并论。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声称,美国情报界认为,中国正在积极尝试建立一支“即便美军干预,也能接管台湾”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美国本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敌人、不断打仗的国家,在今天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更加倾向于通过制造危机来处理中美关系,从混乱中谋利。美国内强硬反华势力贩卖“中美必有一战”,也有意愿进入一场与中国的军事冲突,欲使中方付出巨大代价,阻断中国崛起进程。任何“擦枪走火”或小规模冲突都可能失控并演变为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当前,随着台湾岛内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在美印太战略的牵引下,美国对台湾问题加大算计,通过不断歪曲、篡改、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试探中方的底线,为美台实质性交往试水。对美国而言,打“台湾牌”是高收益、低成本的制华策略。以往,美国视台湾为安全岛链上封堵中国的支点;现在,美国有意把台湾问题从对中国施压、提高要价的筹码,转变为消耗中国实力的陷阱。  相似文献   

6.
朱红胜 《国防》2004,(8):44-45
美国2003年《中国军事力量报告》中出现的“Assassin’sMace”,是对中国词汇的一种不确切的翻译,不能正确表达中文“杀手锏”原来应当表述的含义。但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们自己错用了“杀手锏”来代替中国文化中原有的“撒手锏”一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Assassin”的释义是:“person,oftenonehiredbyothers,whoassassinates.暗杀者,刺客(常为受人所雇者)”。“Mace”的释义是:“large,heavyclub,usuallywithametalheadcoveredwithspikes,usedasaweaponintheMiddleAges.中古时代用作武器的一种钉头锤;锤矛。”把这样两…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环球军事》2012,(7):5-5
“支持中国崛起与美国利益之间并不矛盾,美国将利用一切机会与中国接触。一个崛起的中国对美国有益,而一个繁荣的美国也同样对中国有利,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并将致力推进建设美中积极合作而全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东转,亚太地区正成为全球的焦点。随之,美国也在展开其全球防御体系的大调整。尤其是美国正在亚太地区以构筑“新三线”的手法遏制可能威胁其霸权地位的国家,以维护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这种“新三线”比“旧三线”对中国的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的评论还指出。美国“必须理解”中国有权提升国防能力;同时,中国还呼吁两军畅通沟通渠道。并认为缺乏互信和军事沟通是两国关系的“软肋”。  相似文献   

10.
时势造英雄,战火出名将。纵观世界名将枪林弹雨、出神入化的传奇经历,也不难发现一个事实,即许多世界名将早年都曾当过教官。 “飞虎教头”陈纳德 陈纳德也是一位与教官岗位有不解之源的美国将军。1942年7月他受命以“飞虎队”为主组建美国陆军第23战斗机中队,并指挥派驻中国的美陆军航空兵部队。1943年3月晋升少将,出任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司令;此后直到1945年8月,一直指挥着美国的空中战术力量,在中、缅、印战区打击日军,还协助中印缅战区空运司令部,开辟了一条从印度到中国西南的著名的“驼峰”空中运输线。 陈纳德将军的成名与他早年的“教头”生涯密不可分。他1890年11月6日生于美国  相似文献   

11.
陈辉 《华北民兵》2005,(10):54-55
60年代美国曾夸固中国,形成“月牙彤”包固周,但“全月形”始终未能如愿,如今又想重温旧梦,仍是水中捞月;日本散布“中国威胁论”,其实是贼喊捉贼,其高额军费已不打自招;各国军营女性增多。看来战争已很难让女人离开;在澳大利亚和乌克兰举行的多国军演,各方都在强调军事合作是为了取长补短,但深层含义,各国都在奉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相似文献   

12.
魏岳江 《国防》2004,(7):56-57
说到世界女兵参战史,人们自然会想到亚洲“红色娘子军”———中国女兵、中东“霸王花”———以色列女兵、东南亚“娘子军”———泰国女兵团、宁亡不屈的“近卫团”———苏联女兵。在美国,也有一支女兵队伍,人们在战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她们的身影。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已不再是人与人体力的较量,聪明智慧的女兵完全可以在战争中大显身手。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妇女就争取能在军队这个向来被认为是男人的世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当时美国的法律规定不允许妇女参军。于是,有的美国女性就学中国的花木兰,女扮男装参军打仗…  相似文献   

13.
<正>听力(Listening Comprehension)是英语教学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中国学生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关不仅有助于其它单项技能的训练,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美国著名教学法专家王士元先生认为:“理解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猜测,估计,预想、想象的积极互相作用的过程.它通常广泛利用出现在典型环境中的一切形式,既有各种各样的非语言形式,也有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方面的语言形式”.美国另一位教学法专家JoanMorley把“听力理解”(Listening Conprehension)解释为“听加理解”.她认为“听”要求接受信息,  相似文献   

14.
1996年4月,美日首脑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10月美韩举行代号为“雏鹰”的军事联合演习,11月美日又在朝鲜东部和日本周围海域举行代号为“利剑”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国还加紧对蒙古进行渗透;继续突出美国作为东南亚地区保护人的作用;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与印度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等等,都反映了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战略企图。特别是3月间,美国派遣“独立号”、“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开赴台湾海峡,公然对中国炫耀武力,实行军事恫吓,形成了50年代以来台湾海峡地区最大的军事集结和中美军事对抗。面对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2011,(10):23-23
“天宫一号”的发射触动了一向紧盯中国太空动向的外媒的敏感神经。美国《探索新闻》网站报道称,今年7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其最后一次升空,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随后进入了重新调整期。而在此之际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取得大步进展。《纽约时报》则这样评论:“美国削减太空项目基金,在2077年前不会发射新的载人火箭,而俄罗斯也表示载人行动不再是其太空计划的首选。如今当美俄对太空失去积极性的时候,而中国正在努力发展航天力量。”。  相似文献   

16.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在当地时间5月6日发布年度报告提出,中国政府和军队对美国实施网络攻击,包括试图从联邦机构窃取信息等。近年来,美国政府官员和网络安全专家越来越频繁地指责中国政府和军方参与针对美国的网络间谍活动。今年一开年,“中国黑客威胁论”再次甚嚣尘上。美国为什么总拿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说事?一再处心积虑地炒作“中国黑客威胁”究竟意欲何为?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IT、网络、软件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要说“黑客”攻击,只有美国有技术、有实力、有条件。可近年来美国却热衷炒作“中国威胁论”,在此背景丁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2020年颁布的《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方针》,“为了应对中国的挑战,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一种竞争的态度”,阐述了竞争的两个目标,即“战胜中国带来的挑战”和“迫使北京停止或减少对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的有害行动”,这其中尤以“台湾牌”效力最甚。据美国《野兽日报》披露,自2021年以来,持续有美国陆军安全合作旅(SFAB)人员在台湾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十大元帅”及“十大将”的统帅形象和英豪风范,令人啧啧称叹、高山仰止。或许“十”总与军事至高级别帅才结缘,作为美国军队最高级别军衔的“五星上将”历史上也仅授予过十位(美国法律规定五星上将必须产生干战时,因此十大五星上将基本是在二战中授予的,除了潘兴和布莱德雷,但他们也是身经百战赫赫战功所造就的)。虽称“上将”,含金量胜同“元帅”。1944年,时任美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以“元帅”读音与其名“马歇尔”相同而显得滑稽为由,拒受“元帅”军衔。在马歇尔主动让衔的高风亮节被大加赞赏、广为传唱之际,美国军史也不无遗憾地与“元帅”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北部湾事件”是美国全面发动越战的理由。时至今日,40多年过去了,世人既熟悉这一事件,也相信这一“史实”;然而,事实上大家都被欺骗了,世人所熟知的“北部湾事件”详情都是当时美国刻意编造的。前不久,美国历史学家艾德根据一份解密文件,揭开了1964年“北部湾事件”的真相。他指出,这是美国为扩大越南战争而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中国成功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有美国媒体称这是针对美国洲际弹道导弹的“亮剑行动”。孰不知,早在40多年前,美国就以“中国发展远程弹道导弹”为借口,启动了一套代号“卫兵”的导弹防御计划,其声势之大不比后来里根政府时期的“星球大战”计划差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