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伤亡”是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叫响的一种思想。美军所谓的“零伤亡”,并不是指绝对的毫无伤亡,而是指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尽可能将战争中的人员伤亡率降至最低,以最小的人力资源代价获得最大的战争利益;做到“小战而胜”、“一战而胜”,甚至“不战而胜”、兵不血刃就赢得战争的胜利;其中,绝对的“零伤亡”是最高的、理想的境界。“零伤亡”思想体现出美军对先进技术的迷恋和对自身优势的高估,是“唯武器论”和“一超独霸”思想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倒萨之战”开打以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多次在战争动员会上给美国官兵打气说:“这将是一场高科技战争,零伤亡战争,美国有绝对把握取胜。”当然,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零伤亡”指的是美国士兵,而非伊拉克方面。然而事实看来,尽管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充分使用了高科技手段,与伊拉克相比占了绝对优势,但美军的“零伤亡”目标在战争一开始就被打破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伊拉克战争的头4天里,美英联军就损失了31名官兵,  相似文献   

3.
宋利伟 《环球军事》2008,(22):26-27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蓬勃发展,对技术最为敏感的军事领域也在发生着蚕蛹般的蜕变——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正在被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所取代。种种迹象表明,非接触作战就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样式之一,而非接触作战区别于接触作战的本质因素之一就是实现战争的“零伤亡”。目前,美军追求“零伤亡”的手段主要是推进战场的“两无化”。  相似文献   

4.
编读互动     
《环球军事》2006,(2):62-63
回音壁四川成都刘进:请问军事演习中能实现“零伤亡”吗?为什么? 目前,世界上的军事演习种类较多, 现在常采用的是“检验性演习”和“研究性演习”。不过,这两种演习都是“玩真的”,都是实弹、实爆、实兵演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实”演习。尽管这样,在众多的军事演习中,基本上都很好地实现了“零伤亡”,也就是“零战斗伤亡减员”。实际上在军演中,伤亡是有的,不过一般  相似文献   

5.
当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缓解国内外反对向伊拉克动武的压力,向新闻媒体重提“零伤亡”的作战理论时,包括美军高官在内的世界许多军事专家都不屑一顾。因为一旦向伊开战,美军怕的也许不是装备落后、战斗力低下的伊拉克军队,而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武器的美军自己。也许伊拉克会对采用“非接触”战术的美军造成“零伤亡”,可是,美军自己不仅偏偏要“亲密接触”,还要“自己打自己”。美国国防部的统计数字表明,海湾战争以来,美军误伤率越来越高,而且,随着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一数字也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6.
张刚 《国防科技》2005,(5):37-43
无人驾驶飞机亦称无人驾驶飞行器(简称无人机),是由无线电摇控或自身程序控制的不载人飞机。美军的目标是将无人驾驶和远程控制技术装备到部队。到2010财年,美军三分之一的纵深打击作战飞机将是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缘何深受美军宠爱无人机之所以深受美军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几点如下:首先,无人机适应美军战场“零伤亡”要求。美国一方面要推行全球霸权,教训或改造“无赖”国家,进行反恐怖战争,另一方面要担心由于人员伤亡过多引起国内的反战情绪,因此在战争中追求“零伤亡”。然而,现代空袭反空袭斗争异常激烈,即使美军最先进的…  相似文献   

7.
伤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战争现象, 只要有战争,伤亡就不可避免。然而在有政治头脑的军事家心目中,“兵不血刃”始终是一个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当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场局部战争落下帷幕时,人们发现,美军距离“零伤亡”的神话已经相当接近了。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25日,五角大楼做出决定:中止合同总金额为390亿美元的陆军“科曼奇”侦察攻击直升机计划。此言一出,舆论大哗,震惊者有之,惋惜者亦有之:前者不解于美国为何弃之如敝履,后者则心疼于打了水漂的80亿美金。然而人们更关心的是,美国拿什么来替代“科曼奇”?目前的答案是——无人机。“零伤亡”目标牵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给美国带来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能力和动机与美国全面对抗的国家土崩瓦解,美军一直担心的重大战争伤亡也随之消失。得陇望蜀,占据装备优势的美军为了减少干涉的风险和成本,自然要求进一步减少伤亡,“零伤亡”观念…  相似文献   

9.
法国空军战斗搜救队组建于1993年7月,开创了“趋近零伤亡”的搜救理念。行动时,它就像掠过地面的矫健的雄鹰一样轻快、敏捷,绝不拖泥带水。如今,法国搜救队“将伤亡减到最低限度”的搜救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搜救队效仿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法国空军战斗搜救队组建于1993年7月,开创了“趋近零伤亡”的搜救理念,行动时,它就像掠过地面的矫健的雄鹰一样轻快、敏捷,绝不拖泥带水。如今,法国搜救队“将伤亡减到最低限度”的搜救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搜救队效仿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美军是当今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尽管它在准备“倒萨”之战中,喊“杀”声震天,但也并非无所顾忌。那末,美军怕什么呢?一怕“人员伤亡尽量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实现“低伤亡率”甚至“零伤亡”,是美军军事行动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当前美军伤亡观的核心。在美军看来,作战效益主要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人员的伤亡状况;二是获得的作战成果。其中,人员的伤亡状  相似文献   

12.
“打击重心”思想是英军联合作战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军在《联合作战纲要》中明确提出,“战役法的本质是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力量重心。以消灭或压制它们”;强调联合部队指挥官运用战斗力,“目的是综合联合部队的能力,集中指向敌人的重心”。“打击重心”已成为美军利用强大的军事优势,以较小代价甚至“零伤亡”实现作战企图的必然选择。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军均成功地实施了“打击重心”行动。  相似文献   

13.
从近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来看,美军为了追求所谓的“零伤亡”,在实施战场救援方面确实不遗余力。五角大楼规定,美国武装力量中的四大军种、特种部队以及海岸警卫队,在战时都有责任和义务动用所属及配属兵力、兵器实施战斗搜救行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被媒体判了“死刑”的美军女兵林奇能奇迹般复生,又一次彰显了美军战斗搜救部队的身手。  相似文献   

14.
“打击重心”思想是美军联合作战理论的一个重要理念。美军在《联合作战纲要》中明确提出:“战役法的本质是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力量重心,以消灭或压制它们”;强调联合部队指挥官运用全维作战能力,“目的是集成联合部队的打击力,集中指向敌人的重心”。“打击重心”已成为美军利用强大的军事优势,以较小代价甚至“零伤亡”实现作战意图的必然选择。在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海军均成功地实施了从海上发起的“打击重心”作战行动。对岸“打击重心”作战是指从海上指对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美军在全球频频出手,以其强大的战争机器和高科技实力,在对弱小对手的作战中,取得了“辉煌”战果,同时,借助一些媒体的渲染,也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类似神话的形象:全天候、全方位的高技术侦察使战场完全“透明”,各式精确打击兵器攻击敌方目标犹如“探囊取物”,非接触性海空作战使美军实现了“零伤亡”等等。总之,美军仿佛无坚不摧、无所不能。但从近期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中,人们可以发现,在美军为自  相似文献   

16.
从冷战结束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可以看出,“一超独霸”的美国拥有绝对的制空权。美陆军尽管无需对此担心,却仍然重视发展野战防空反导武器装备,原因何在?首先,近年来战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扩散,使追求“零伤亡”的美陆军感到了在“异国他乡”作战时面临的威胁;再者,出于体系建设的考虑,各军兵种的防空力量都不能弱小,陆军也不例外。因此,美陆军近年来在发展野战防空反导武器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7.
有人认为,由于信息战的出现使现代战争具有了“非暴力性的本质特征”,“战略信息战就是战争的非暴力表现形式”,“战争的非暴力属性日益显著和重要”,“战争可以不流血”。有人据此主张应该改写战争的定义,将“现代战争的本质界定为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利益而进行的暴力或非暴力的战略对抗活动。”更有人提出了“不流血、零伤亡、低风险、少破坏”的所谓“干净战争”、“文明战争”的概念。 在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正在来临的今天,战争是否真的出现了非暴力化的倾向?战争是否不再必然表现为暴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特种作战部队中的一支精英力量,美军海豹突击队无论在越战期间,还是在海湾战争,或是在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军事打击等行动中,他在侦察情报、排雷破障、解救人质、反恐怖、佯动欺骗等军事行动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骄人的战绩。但美军“海豹突击队”并不是在每次执行任务时都非常顺利,实现美军“零伤亡”的目的,有时还会因遭对手的强烈抵抗或用兵不当而带来惨重的伤亡.  相似文献   

19.
说起无人机,人们并不陌生。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大显身手的“全球鹰”、“捕食者”、“先锋”、“狩猎者”、“掠夺者”、“不死鸟”等无人机,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机在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精确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正由一支配属力量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作战力量。特别是无人机在作战使用中所独具的零伤亡、高效费比等特点,被誉为现代战争的“宠儿”。所谓无人机,是指由遥控设备或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作的不载人飞机。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其结构简单、重…  相似文献   

20.
在“零伤亡”作战思想的指引下,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臻成熟,无人机的发展风起云涌。近年来,无人机在战术运用方面更是突破了传统的侦察领域,逐步涉足攻击甚至电子攻击等领域。通过回顾无人机在近代历次军事冲突中的运用,分析无人机运用于电子战的优势,探讨无人机在电子战中的运用及可能的运用情况,最后指出无人机运用于电子战后对未来电子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