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QFD-BP神经网络的装备保障能力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装甲机械化部队作战基本流程,分析了部队装备保障基本任务,给出了任务剖面图。根据任务决定能力需求的原则,进行了装备保障任务到系统能力的需求分析,并对系统能力进行功能能力和使用能力分解,建立了任务-能力需求转换的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屋结构图。利用QFD的BP神经网络对装备保障任务-能力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得出了系统能力的需求权重,给出了关键能力指标,为基于能力的装备保障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防空反导装备系统集防空、反导等多项任务功能为一体,涉及众多的能力与技术。通过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建立了装备建设方案优选的质量屋结构,并结合模糊理论确定相关能力的重要度,将作战任务需求转化为装备能力需求,进而建立与技术需求的映射关系,最终确定了针对防空反导任务的最优装备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动能反卫装备体系涉及技术领域众多,高精尖技术相对集中。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建立了QFD在装备体系需求分析中的质量屋(HOQ)结构,并且将德尔菲和头脑风暴法相结合确定了顾客需求权重,重点分析了QFD在动能反卫装备体系技术需求分析中的需求转换过程,将动能反卫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需求转化为装备体系技术需求,得到了动能反卫装备体系关键技术的重要度排序。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备保障能力需求分析中的能力指标重要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定义功能建模(IDEF0)与质量功能展开(QFD)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从装备保障任务入手,通过IDEF0建模实现了装备保障任务的独立无重复划分,利用任务到能力的映射关系,得到装备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并将其反馈到QFD模型中,量化得出装备保障能力指标的重要度。该方法实现了装备保障能力需求的定量分析,可以为装备保障能力的提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数字化部队保障装备不能较好的执行战时装备保障任务,依据部队作战和保障的特点和实际,运用IDEF 3方法形式化描述了作战和保障任务基本流程。为了提高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适用性,从满足装备执行作战和保障任务需求角度出发,按照"保障活动-保障能力-保障效果"逻辑关系逐步分析,在依据相关原则和进行重要度、稳定度判定的基础上,确立了数字化部队保障装备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价指标体系。为提供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采用改进的群体层次分析法(IGAHP)对评价指标赋权。针对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运用云理论实现指标聚合和综合评价。最后,以某部队保障装备为对象进行示例评价,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针对单小批量武器装备保障的特殊需求,对传统的质量屋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基于装备保障需求与保障规则的质量屋模型,利用整数规划技术进行求解,使得单小批量武器的装备保障规则按照实际保障需求重新排列优先次序,并通过对某型火炮保障方案的筛选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新的质量屋模型发展完善了质量屋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提高单小批量武器的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等现实问题,本文从需求牵引的角度出发,以装备作战任务为依托,以装备保障任务为输入,分析保障能力需求方案与建设方案生成过程,提出部队和动员保障能力建设实施流程,探索保障能力建设方法手段,初步形成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聚类的多机种保障装备保障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机种作战成为空军作战的主要方式,对地面保障装备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战任务的完成与否。通过对多机种保障任务进行分析,建立了多机种保障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聚类的评估方法对多机种保障装备的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保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需求分析是提高作战部队演练活动质量效益的重要保障。首先对QFD方法进行了概述;其次,提出了基于QFD的演练任务需求分析方法,探讨了基于QFD的任务需求分析过程,及其关键算法;然后,以电子蓝军反导防御作战演练为例,详细论述了基于QFD的演练任务需求分析方法的运用;最后,总结分析了基于QFD的演练任务需求分析方法运用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董智奎 《国防》2013,(11):44-44
随着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常态化,部队现有建制装备保障能力与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充分借助地方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大力加强军民通用装备动员建设,实现军民通用装备动员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军未来作战和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提供持续有力的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