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群  庄建国 《国防》2003,(2):55-56
当前,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应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育”、“选”、“管”、“激”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专武干部队伍。 一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专武干部的思想业务素质。要把干部培训工作纳入人武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制定学习计划,组织专武干部加强对现代军事、科技、经济等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一整  相似文献   

2.
当前,基层武装部设置和专武干部配备、培训、素质、能力与军事工作要求不够适应,制约着人武工作的末端落实和后备力量履行职责使命。鉴此,要依据《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工作规定》,摸清找准存在问题,按照问题牵引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军地同抓共管的责任意识,合理调整充实专武干部队伍,加大专武干部培训管理力度,激发专武干部“专武”积极性,抓好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为人武工作末端落实提供坚强的一线指挥部和高素质的一线指挥员。  相似文献   

3.
吴德雄  冷前臻 《国防》2004,(8):29-2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新时期我党领导国家建设的指南。按照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改进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专武干部队伍。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学习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我党关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提高专武干部的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学习和研究人民武装的性质、宗旨、职能以及法律法规,增强专武干部做好武装工作的职责意识。同时,要加强道德素质培养,引导专武干部树立正…  相似文献   

4.
宋德喜  周发清 《国防》2006,(5):73-73
专武干部既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军队与地方加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当前,随着地方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军队体制编制的不断调整,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有的专武干部存在“短期思想”“、过渡意识”,把工作岗位视为个人进步的跳板“,人在曹营心在汉”,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搞好本职工作上;有的专武干部“专武不专”,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本末倒置“,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专武干部工作能力差,只能当“传声筒”、“收发室”,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在新…  相似文献   

5.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怍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专武干部“难专武”“不专武”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基层武装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一定要配齐配强专武干部,顺畅专武干部进出渠道,确保专武干部以主要精力做好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层专武干部是武装工作的末端落实者,与群众联系最紧密,他们从“武”意识和务“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服务群众的质量。因此,要把善做群众工作作为专武干部的必备本领,切实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由于兼职过多、借用频繁等实际,不少专武干部在时间上、精力上无法做到“专武、兴武、精武”,武装工作挂空挡现象比较严重。提高专武干部务军兴武能力,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8.
吴泽民 《国防》2001,(8):61-61
国有企业专武干部是企业武装工作骨干,是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一线指挥员”。其队伍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党的武装工作任务在企业的落实。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加强国有企业专武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专武干部综合素质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要严格落实编制,合理编配专武干部。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按编制配备专武干部的观念,按照政治合格、思  相似文献   

10.
基层专职武装干部是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基层武装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当前,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专武干部“重武、爱武、钻武、能武”的问题.打造一支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高素质专武干部队伍,是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杨保坤  张建伟 《国防》2000,(4):33-33
自去年以来,邓州市人武部组织29个乡(镇)的73名专武干部下乡为民兵致富献计献策。为使专武干部能真正深入到民兵家中、田间地头,他们采取专武干部向民兵立致富“军令状”的形式,把专武干部的进步与民兵致富联系在一起。 “军令状”的时限为2年,其内容包括:目标任务、实施措施、奖惩办法、完成时间等。为使“军令状”能  相似文献   

12.
基层专武干部作为基层武装工作的“一线指挥员”,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其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武装工作的质量。因此,提高专武干部综合素质是做好基层武装工作的基础,是拓展专武干部使用路子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专武干部是民兵工作的一线指挥员,肩负着组织领导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协调地方政府抓好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必须“对症下药”。据调查,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落实制度不够严格、素质发展不平衡、赏罚不够严明等问题。因此.新形势下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从近年来的调查情况看,基层武装部全面建设,硬件软件得到加强,民兵工作“三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发展不平衡,整体建设水平不够高的问题仍然突出。有些单位专武干部、基于民兵缺编。民兵组织活力不足,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能力素质弱,不懂不会、专武不专的问题突出,有些单位战备意识不够强,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民兵整组和军事训练不够扎实,政治工作特别是“四课”教育落实得不够好。尤其是一些单位存在着急功近利思想,喜欢搞单打一,追求短期效应和单项冒尖,经常性工作滞后于突击性工作,致使基层整体建设水平在低层次徘徊。  相似文献   

15.
朱金国  王善山 《国防》2006,(7):49-49
江苏省灌云县人武部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有效激励了广大专武干部争先创优。一头是抓先进典型,树标兵。对在武装工作中能够驾驭全局、工作成绩突出、人民群众拥护、公道正派廉洁的专武干部,及时予以表彰,并重点培养,积极向组织推荐,提拔任用到重要领导岗位。另一头是抓平庸,促进步。对不热爱本职工作、“专武不爱武”、绩效平平、无所作为的同志,通过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等方式,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那些只说不干的“虚”字号专武干部,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使用,建立和完善争先创优的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通过采取…  相似文献   

16.
专武干部是基层武装工作的直接指挥者,是上一级机关和同级党委领导民兵工作的得力“抓手”,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武装工作在基层落实的质量和战斗力的提升。近两年来,由于受地方体制编制的限制,专武干部兼职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一些乡镇取消了基层武装部长,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武装工作的开展。绥芬河市人武部党委针对这种趋势,采取各种方法,不断强化专武干部的能力素质,努力拓宽专武干部的成长渠道。  相似文献   

17.
专武干部,是民兵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是保证武装工作在基层落实的重要力量,其工作的作风、工作的方法,直接关系到武装工作落实的质量。专武干部履职尽责抓基层,应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军队”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关系。基层武装部处于军地结合部,专武干部除了负责武装工作外,还担任着地方党委、政府班子成员,需要参加地方的一些工  相似文献   

18.
郭亚哲 《国防》2008,(4):43-43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人武部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使该县基层专武干部队伍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一是把住入口关。对拟任的专武干部,人武部会同地方有关部门,采取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以及军事专业科目考试,并将拟任名单公示,接受群众监  相似文献   

19.
专武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质量。因此,尽快提高专武干部自身素质是当务之急。一名称职的专武干部就要做到“一好三强”。 “一好”,即军政素质好。就是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专武干部要具备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精通各种民兵军事业务知识,不懂军事就失去了“专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专武干部是民兵队伍的一线指挥员,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武装工作质量。近年来,辽阳市弓长岭区人武部着眼形势任务发展需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能力素质等措施,着力解决专武干部“老化、弱化、退化”问题,有效促进了专武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