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患白血病的丈夫,生活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她,以一个善良女人对丈夫深沉的爱,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为了丈夫,她四处求医;为了丈夫,她倾家荡产;为了丈夫,她日夜操劳……终于,丈夫的病情得到了缓解,这一天,她泪如雨下。  相似文献   

2.
天晴的日子,在贵州省天柱县兰田镇街头,总会见到一个中年妇女用小推车推着一个四肢肌肉严重萎缩的男人在转悠。女人是男人的妻子,叫杨桂贞。1976年冬,她与丈夫杨广煜携手走进婚姻殿堂。1977年冬,她就鼓励丈夫报名参军。1979年在南疆自卫反击战中,他光荣负伤,被确诊为第五颈椎中枢神经断裂,从此瘫痪在床。那年,她去云南看到了分别两年多的丈夫,他躺在病床一动也不能动。她说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四天四夜,杨桂贞吃不下睡不着,她不敢在丈夫面前流露出哪怕一丁点难过,眼泪只有在黑夜里一个人慢慢体味。丈夫瘫痪后,不愿拖累她多次劝她改嫁。杨桂贞拉着丈夫的手坚定地说:广煜,你才26岁,我不能让  相似文献   

3.
你可能不熟悉她的音容,但你可能不由自主地听完她的故事; 你可能轻易不会动情,但你可能被她的故事所感动。 她,一个普通的朝鲜族妇女,却用她那滚烫的心侍奉了特残丈夫26年,又用她那孱弱的双肩承担起军属、烈属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4.
绿色情缘     
吴志伟 《政工学刊》2002,(12):64-64
1972年 ,1 9岁的林楠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部队文工团团员。 1 978年 ,林楠退伍 ,分到省电台工作。 1 980年“八一”建军节 ,她成了一名军人的妻子。1 996年 ,正当林楠细心地照顾年迈的婆婆 ,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奉献国防 ,耐心地教育着儿子 ,尽情地享受工作的快乐时 ,生活向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胃癌”———这个令人震憾、令人听后毛骨悚然的疾病出现在她的身上。经过手术 ,她的胃切除了五分之四。从此 ,林楠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婆婆把她当成了“婴儿” ,儿子也变成了“妈妈” ,丈夫转业回到地方 ,为的是能多陪陪她。林楠决定迎接人…  相似文献   

5.
周湘菊,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几十年来,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一个沉重的军人家庭。刚近中年就两次被推上手术台,然而她没有怨言和责备,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丈夫张根亭的老家家境极不宽裕,自周湘菊1976年走进这个家,一副重担全落在她身上。十多年来,既要瞻养照顾多病的婆  相似文献   

6.
当她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烈属”的光荣称号时,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的丈夫原是南京陆军学校的教员。为了支持丈夫安心工作,她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挑起了家务的重担。在她的全力支持下,丈夫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嘉奖。1984年,丈夫因病去世。当时,儿子正战斗在老山前线。她没有把这  相似文献   

7.
作为军嫂,她默默支持丈夫的军旅事业"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当了一名军人;我热爱部队,所以我选择一名军人丈夫;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这是刘洪兰与人聊天时经常说的话。1992年,经人介绍,刘洪兰与方明  相似文献   

8.
心理故事     
一位年轻的女士在怀孕时非常高兴地在丈夫的陪同下买回了一些颜色漂亮的毛线,她打算为自己腹中的孩子织一身最漂亮的毛衣毛裤。可是她却迟迟没有动手,有时想拿起那些毛线编织时,她会告诉自己:现在先看一会儿电视吧,等一会儿再织,等到她说的一会儿过去之后,可能丈夫已  相似文献   

9.
于秀英是人民教师,丈夫是部队汽车司机。这对恩爱夫妻,每月都在“两地书”中畅谈工作和生活,给对方以精神鼓励和安慰。然而,1973年6月以后,于秀英却再也没有收到丈夫冯石头的来信。她焦躁地等待着,心中忐忑不安。终  相似文献   

10.
笑笑好心情     
丈夫眼里的妻子一天,妻子强烈要求丈夫陪她一同看电视剧《野蛮女友》,演到动情处,丈夫实在压抑不住,悲哀地摇着头对妻子抱怨说:"自从家庭妇女解放后,世界上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女人了!"  相似文献   

11.
情系国防     
她把全部青春献给了丈夫所从事的国防事业,已连续9年被县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她,就是河北省三河县计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俊华。赵俊华,今年42岁,丈夫华长江  相似文献   

12.
在四川宣汉县樊哙乡,提起二村二社的女社长、基干民兵排长雷天菊,人们总会赞不绝口地称她为“女强人”。1994年以来,她先后被省、地、县评为巴蜀巾帼扫盲“识字女状元”、“科技当家人”、“优秀基层干部”……面对妻子的荣誉和成绩,她的丈夫唐仕兴坦诚地说——  相似文献   

13.
她平凡得像一朵山茶花,朴实无华。她是一名军嫂,结婚20多年,分居近12年之久,随军到部队以后,她心系丈夫国防事业,心向绿色军营,任劳任怨挑起家庭重担,全心支持丈夫工作。甘心当好家庭的贤内助,成为战士的“知心人”。她就是黑龙江省某预备役高炮团政治委员朱连春同志的家属边芳。  相似文献   

14.
爱的奉献     
四川开县赵家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长邹代惠年过四十多点,却已满头银丝,远远看去,近似60岁的老大娘。每当人们谈起她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她是位了不起的好军嫂,20多年为当军官的丈夫撑起一片天,为病员献出一片爱心。她似短即  相似文献   

15.
一那一刻,闵绍兰犹豫了。2000年年初,一个飘着雪花的日子,农五师九十一团五连签订承包合同。闵绍兰在雪中徘徊着,这地是种还是不种?她拿不定主意。170亩棉花,让一个女人来种,真不是闹着玩的。不种,她又不甘心,因为这地是她和丈夫,汗滴摔八瓣,脱了几层皮,开荒出来的呀。丈夫名叫孙忠圣,原是九十一团化工厂工人。厂子不景气,倒闭了,他就回到五连承包土地。闵绍兰随着丈夫,30亩、40亩、50亩,每年都把心思放在了土地里。虽然付出不少,可总富不起来。当看到别人种荒地拿了大钱,心动了,丈夫就和她商量:要不,咱也开块荒?你是一家之主,听你的,闵绍兰大事小事都依靠丈夫。于是他们就申请开荒。  相似文献   

16.
阿莎提古丽维吾尔族农一师3团11连职工今年52岁的阿莎提古丽是农一师3团11连唯一的少数民族职工。她一家四口,几乎全靠她一个人承包棉田生活,丈夫放牧羊群、种植小菜地,也仅仅只能补贴家用,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1996年9月,阿莎提古丽和丈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省丰县大沙河畔的双庙村,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丈夫病故后,她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精心赡养、照顾着三位年龄都在87岁高龄以上的老人,一位是她的婆婆、一位是她的养母、一位是她的续母(丈夫前妻的母亲)。她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侍候着三位老人,用女人柔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庭,并将三个儿女抚养成人,被乡邻称为孝顺的好女儿、孩子的好妈妈、军属的好楷模,她就是张玲兴。  相似文献   

18.
在丈夫眼里,她是“贤内助”;在战士心中,她是无话不谈的“知心大姐”;在朋友的赞美声中,她是让人敬慕的“女强人”,她就是山东某预备役高炮团政委丁英民的妻子张兆凤。  相似文献   

19.
哈哈一笑     
床下有人妻子和丈夫讨论外遇的问题,丈夫突然问妻子道:"假如有一天我不幸有了外遇,亲爱的,你会怎么处理呢?""我绝不会饶恕你的!"妻子坚决地回答。接着她反问丈夫:"假如我有外遇的话,你会怎样对待呢?"丈夫沉思了一下说:"这是人性的弱点,我想我会原谅你的,不计较一切。"丈夫才说完,就听到妻子兴奋地对床下叫道:"出来吧!他不会计较的!"  相似文献   

20.
王春艳 《兵团建设》2004,(12):35-35
面对鲜红的国徽、庄严的法庭和威严的法官,这位面容娇好的女子不得不羞愧地低下了头;面对年迈的父母、深爱自己的丈夫以及三岁的幼子,她痛悔地嚎啕大哭:我好悔,悔不该当初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