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信箱     
《兵团建设》2006,(6):45-45
编辑您好 我2000年来到兵团,成为了一名兵团职工,今年我在老家的父亲病重需要我回家照料,我想把我的地转包出去,但听说有的土地使用权不能进行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这样的吗?编辑部回复 根据《关于兵团团场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只限于有土地长期使用权的,并依法取得兵团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使用证》的团场职工。无《土地承包经营使用证》的承包经营者不得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职工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仅限于土地长期固定面积,长期固定以外承包的土地不能流转。划给职工的“自用地”不得流转。  相似文献   

2.
张秀勇 《兵团建设》2001,(10):37-38
兵团党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兵团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土地固定和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为突破口,深化农牧团场改革,今年要在坚决落实土地长期固定的政策、强化土地承包的法制化管理等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现根据对石河子垦区土地承包长期固定情况的调研,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一、土地固定的基本情况兵团党委把土地承包长期固定作为深化农牧团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求严,抓得紧,抓得实,引起了师团两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农八师石河子  相似文献   

3.
正2002年春,五师八十四团在三连开展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工作,卜宪运以全票当选为三连连长。这年,兵团党委出台了深化农牧团场改革"1+3"系列文件,全面落实土地长期固定承包政策,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可由于受2001年冰雹灾害的影响,三连有90%的职工没有资金种地。怎么办?三连党支部通过权衡,根据团场允许土地转包,但土地的使用权、自主权始终归承包者所有的规定,鼓励连队的种植大户给职工带地,以保留住困难职工的职工身份,让他们腾出手来发展养殖业。卜宪运拿出120万  相似文献   

4.
回音壁     
《兵团建设》2007,(2):46-46
编辑您好 我是一名外来打工人员,我想加入兵团的职工队伍,承包土地。听说兵团的土地长期固定政策针对的对象分为全民所有制承包职工和集体所有制承包农户,我想问问集体所有制承包农户的长期固定地包括哪些?  相似文献   

5.
兵团党委结合兵团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的总体思路: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承包职工家庭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和团场的经营管理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承包职工和团场这两个积极性。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年的改革开放,给兵团农牧团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土地承包经营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两费"自理承包,再过渡到目前的土地长期固定租赁承包,每一步改革,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1995年,农七师一二九团推行"两费"自理承包,全团当年收交自理费460万元,30%的农工开始自己负担生产资料费和生活费用,走向了自主经营之路。这一年,全团农业获得丰收,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3亿元,职均收入4500元。随着团场改革力度的不  相似文献   

7.
回音壁     
《兵团建设》2007,(8):48-48
编辑您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兵团职工,在团场承包了一些土地。今年我想发展第三产业,但是缺乏资金,我听说家里孩子少的可以申  相似文献   

8.
农四师63团,位于霍城县以西的塔克尔穆库尔沙漠腹地,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在2000年以前,职工承包土地主要是依靠团、连贷款垫资,团场亏损,职工挂账、负盈不负亏、倒卖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情况十分  相似文献   

9.
马济宇 《兵团建设》2009,(23):17-17
近年来,兵团党委高度重视团场职工收入问题,提出了多项减轻职工负担、增加职工收入的政策措施。随着各项减负政策的逐步落实,职工收入迅速增加,凝聚了人心,稳定了职工队伍。过去大量脱岗甚至已与团场解除了劳动关系的职工开始纷纷回流,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岗承包土地。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壮大,有效履行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维护了新疆的社会稳定,起到了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兵团各团场从外省区大量引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团场农业一线生产。据不完全统计,仅农八师一三四团每年来团场承包土地的外来劳务工达三千多人,占全团农业劳力的64%,季节性临时用工高峰时达五千余人。这些劳务工的引进大大缓解和弥补了团场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他们在获取报酬、劳动致富的同时,为团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也为团场建设增加了新的后备力量。新时期团场的中心工作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是调动职工和外来劳务工的积极性。当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生活在团场基层一线的政工人员,我在与职工群众的交流中发现,兵团老一辈留下来的一些好传统已渐渐远离了我们,这让笔者感到困惑和遗憾。以往,土地承包到个人,农忙时,大部分职工会采用互相换工、互相帮忙的形式完成田间作业。而如今,仅40亩身份地却要当"老板",花钱雇工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增加了承  相似文献   

12.
讲述"这么多招商引资企业在团场落户,为我们提供了打工增收的好机会,我和妻子每年利用冬闲打工,能挣到将近3万元呢。"2月9日,六师新湖农场新旺社区职工梁齐兵满意地对笔者说。梁齐兵和妻子承包了70亩土地,近几年,一到冬闲他们就去团场招商引资企业昌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地膜车间当操作工,夫妻俩每月能挣6000多元,这额外的收入,让一家人日子较从前宽裕了不少。近年来,新湖农场始终坚持把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作为保障和改善  相似文献   

13.
共青团中央书记周强同志在团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极大地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富创造潜能的一部分,共青团要帮助青年进一步增强创造意识,提高创造能力,投身创造实践,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段话对新形势下团组织的基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农牧团场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就如何活跃团场共青团的工作谈点粗浅认识。团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两费自理承包土地的现实,为团场青年致富成才提供了舞台,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越来越高,注重实际,渴求服务的思想越来越浓。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团场紧紧抓住了棉花发展的大好机遇,职工在土地上感到了科技和勤劳所带来的回报,依靠科  相似文献   

14.
正数据●完成投资3.6亿元,解决了38万居民和4.5万学校师生的饮水问题。●完成投资8.8亿元,实施了23个通营连公路项目建设,新增里程1323公里。●完成投资4600万元,实施了60个团场卫生公厕和40个团场环卫设施建设。故事一路通,百业兴。路是团场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职工群众生活出行、增收致富的基本条件之一。五师八十七团三连哈萨克族职工木拉嘎子,对通连公路带给自己的方便有说不完的感受。今年刚满50岁的木拉嘎子,是土生土长的团场人,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土地。以前由于他承包的土地不通公路,农机车辆不方便开进地里,致使他种植的番茄不能及时拉出,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05,(3):16-17
我从1986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起,就在团场承包土地,至今已有整整18个年头。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信箱     
《兵团建设》2006,(5):39-39
编辑您好我所在的团场今年鼓励大家种葡萄和棉花,虽然团里和我们签了收购协议,但我还是有点担心,万一市场价格高于或低于订单价格怎么办?编辑部回复按照《兵团关于深化团场改革的意见》的规定,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市场为导向,团场与承包职工家庭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年初团场确  相似文献   

17.
农八师一三三团十五连是该团的红旗连队、标兵单位,曾被兵团评为先进党支部,总户数145户,总人口578人。多年来,该团的经济效益一直位居全团第一,职均收入每年都在增加,2000年,该连播种面积5917亩,棉花总产18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750万元,职均收入1.0395万元。究其原因,土地长期固定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一、十五连实行土地长期固定的做法1.坚持土地长期固定到户。在大包干责任制之前,十五连人心涣散,单位亏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兵团在农牧团场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该连从1984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由于当时对党的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兵团农牧团场改革"1 3"文件及工交建商企业改革"1 8"文件精神,逐步把农牧团场目前的经营管理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大力精简非生产人员和合并小而全的单位,节省经费,减轻职工负担。2002年上半年,农三师五十三团党委先后3次对21个农牧连队进行改革调整。基本状况五十三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多民族农牧团场,现有耕地12万亩,全团总人口15832人,在册职工1699人,农业在册职工676人,而生产一线承包土地的职工仅有527人;干部及非生产人员647名,其中农牧连队干部及非生产人员136人,占全团的21%。全团有24个农业连队,农业连队的干部、非生产人员职数设置为:连长、指导员、副连长、技术员、会计、出纳、植保员、保管员、卫生员、治安员、电工、管理员等。每连一般都在10至15人之间,个别连队还  相似文献   

19.
热议     
正一师七团职工杜明伟:作为一名基层职工,立足岗位,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是践行兵团精神最好的方式。如今团场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我认为要种好地,仍然要靠勤劳、靠科技、靠实干。我会踏踏实实种好自己承包的地,不断提高自身种植水平,同时也希望团场能请更多相关专家来现场为  相似文献   

20.
高雄 《兵团建设》2006,(9):33-33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怎样建,以农为主的大型农垦企业怎样“反哺”职工,农六师新湖农场实施的自理、自主、租赁种植管理和干部服务“3 1”模式,是该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有效尝试。生产费用自理:打破了沿袭多年的承包经营模式从大锅饭到联户承包,从个人经营企业垫资到自己出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