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刘伟。2008年,农二师二十二团党委任命我为一连连长、党支部书记。一连是由两个连队合并而成的,有职工254人,是二十二团最大的连队之一。如何带领职工群众致富,是连队党支部一班人最关心的问题。去年,连队虽然是"零"亏损,但职工收入并不高。  相似文献   

2.
连队的理发工具怎样进行消毒? 《内务条令》规定,军人头发应当整洁。新兵入伍,来到军营, 理发便成了新战友入伍的第一课。而班、排或连队购置理发工具为战 士提供理发服务,是部队大家庭中良好的传统习惯。但作为公共用具 的理发工具,供大家重复使用很容易造成传染疾病的传播。 怎样保证理发工具安全使用呢?对于理发用的刀剪等物品,最简 单有效的方法是煮沸法,即将其放入锅中加水浸没,煮沸20-25分钟。  相似文献   

3.
在天津市西青区,有一支预任军官均由博士、硕士担任的预备役连队,被大家誉为"博士"连队。走进这个连队,在惊叹拥有如此多高学历人才的同时,不得不为他们完善的设施、规范的秩序、一流的成绩所折服。提起该连的发展与变迁,连长吴霁无不自豪地说:"我们连队伴随改革的春风而诞生,踏着社会发展脚步而前行。可以说,连队的变迁,见证了改革3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杨勇 《政工学刊》2005,(9):49-49
连队主官作为一线带兵人,是连队建设的领路人,如何带出一流连队,最根本的一条是要从团结协作做起。条令明确规定:政治指导员和连长同为连队首长,共同负责连队的全面工作。两个“一把手”能否精诚团结、紧密配合,直接关系到连队的全面建设。有的人把两名主官比喻为彼此相对独立的一双筷子,二者只有互相支持合作,才能共同发挥作用,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政治指导员作为连队党支部的“班长”,更应以高姿态主动与连长团结共事。政治指导员与连长在团结共事中要注意以下五要素:(一)互相尊重,各负其责。古人云:“要想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按照条令条…  相似文献   

5.
指导员作为连队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应该掌握和熟练运用多种激励方法,以调动官兵工作、学习、训练的自觉性、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目标激励法。具体可行的工作目标,能够激发官兵不断达到和超越它的欲望。我们都有类似的体会,要完成十公里的光缆施工,大家会感到任务很重,但如果平均分给每人两百米,规定每天干完十米就可以休息,大家干起来就会又快又好,而且并不觉得累。因此,指导员要善于把连队的一些大项任务,比如连队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为每个人的具体工作目标,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运用目标激励…  相似文献   

6.
6月2日一大早,六师新湖农场新旺社区十八连党支部一班人就来到连队困难职工高明博家的棉田里,帮助他除草。高明博感动地说:"现在连队干部和职工越走越近了!"今年5月底,新原社区三十二连职工胡定发正在为田管中耕缺资金着急之时,连队党支部书记李浩远毫不犹豫地拿出1.5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点点滴滴之中,职工群众感受到的是党组织的关怀。大家由衷地说:"干部心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我们与一些基层连队民兵读者就阅读《西南民兵》杂志最喜欢的与最不喜欢的文稿为题进行摆谈,大家都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心里话,一致认为最喜欢阅读的是以下几类文章:一是紧密配合当前形势,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强的文章。二是一目了然、50字左右的信息、简讯、新人新事、工作动态等一句话新闻。三是内容丰富、500字左右的新闻报道。四是生动活泼的1000字左右的通讯报道。最不喜欢的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笔者在连队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连队干部向领导反映连队至今未通沥青路的问题,希望能够想办法解决。可领导说:"需要规划的地方很多,实在没办法了明年再说,你给大家解释解释吧。""可我给职工们都解释了几年了……"连队干部为难地说。不难看到,当前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注重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在面对群众的困难时,总是"耐心解释"的多,下力气解决  相似文献   

9.
班务会词典     
我们对“连队细节”的理解: 连队,中国军队组织、人员结构最全面却又是最基本的建制单位。细,不仅谓之微小,而且谓之近距离也。微小需要视力的精致才能发现,近距离往往最能感受身临其境的真实。节,既是情节,也是事物的关键所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细节? 我们始终认为,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我们通读这本书,读透这本书,也就读透了我们的军队。我们之所以选择细节入手,是因为我们不敢贪大,大而无当往往使我们更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样的尴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我们只想通过我们对一系列”连队细节”的描写、再现,思考、剖析、反映、引导当代基层官兵的生存状态。我们组稿的原则格式: “连队细节”系列,每期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数篇以上长短搭配的文章组成。文体不拘一格,文图皆可入选。生活、亲和、青春、智慧、健康,同时再加一星半点的“另类”,直至将话题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0.
旅团成立服务中心后,基层的主副食采购由服务中心统一供应,连队伙食费开支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长期以来,连队经费开支随意性较大,导致了连队家底经费大起大落,甚至有的连队出现违法、违纪等不良现象。为严格控制连队家底经费,严肃财经纪律。某部自1990年开始,对连队家底经费实行财务部门集中管理,收到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团建制连队家底经费全部达到了2万元。其主要做法及效果是:连队各项经费纳入财务集中管理。连队设历年结余科目,年底结帐时,将各项经费全部转入历年结余,然后上交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团给每  相似文献   

11.
"赵妈妈来了,大家快过来啊!"1月20日,虽然天气很冷,但驻大港某指挥连却一片欢乐。这位被战士们称为赵妈妈的老太太就是天津市大港石化公司退休职工赵燕,今年已68岁,到连队给战士们修脚,已坚持了十余年。"战士们离开家乡保卫国家,我得让他们轻松上岗放哨!"赵燕小时候家里曾住过八路军,军人高大的形象在她幼小的心里打下了难以忘记的烙印。她说:"那时候最爱听的是战斗英雄郭俊卿、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最崇拜的是张思德、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连队细节”的理解: 连队,中国军队组织、人员结构最全面却又是最基本的建制单位。细,不仅谓之微小,而且谓之近距离也。微小需要视力的精致才能发现,近距离往往最能感受身临其境的真实。节,既是情节,也是事物的关键所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细节? 我们始终认为,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我们通读这本书,读透这本书,也就读透了我们的军队。我们之所以选择细节入手,是因为我们不敢贪大,大而无当往往使我们更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样的尴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我们只想通过我们对一系列”连队细节”的描写、再现,思考、剖析、反映、引导当代基层官兵的生存状态。我们组稿的原则格式: “连队细节”系列,每期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数篇以上长短搭配的文章组成。文体不拘一格,文图皆可入选。生活、亲和、青春、智慧、健康,同时再加一星半点的“另类”,直至将话题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3.
6年前,笔者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云南省文山军分区最艰苦的大黑山连队,在那待了3年。近日,笔者回到久别的大黑山,感受到连队许多的幸福事。黑脸不再是咱连的"名片"大黑山海拔2200多米,紫外线特别强,官兵们曾认为越黑越健康,一张张"黑脸"是连队引以为荣的"名片"。但有一位皮肤病教授提醒说:"连队官兵的黑脸,其实是一种病态,是典型的皮肤灼伤,时间长了会引起太阳斑、色斑等皮肤病。"于是连队制定一些防晒  相似文献   

14.
正58岁,工作已满40年,作为老党员,六师芳草湖农场大东沟社区二连副连长余立国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但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宗旨。余立国曾在最偏远的老十连,担任五年连长。当时老十连是团场条件最艰苦的连队,交通不便,道路上尘土飞扬,只有六七十户人家,职工们居住的都是土坯房,很多年轻人都离开了连队。看着职工守着几千亩良田,却过着贫穷落后的日子,余立国决心五年内改变连队落后的面貌,让职工过上富裕生活。虽然在连队食  相似文献   

15.
说起"王大勺",连队官兵就会笑称其为"胆小心细武艺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王大勺"是连队对炊事班长王少波的昵称,从当兵第二三年就掌管了炊事班的大勺,这一管就是5年,厨师等级从初级晋升到了中级,但大家都说他比高级厨师都高级。官兵盘中餐的口味一天一个花样,大家见到王少波就说:"‘大勺’辛苦了!"每当此时,他都会笑呵呵地说:"为人民服务!""大勺"有个毛病就是爱骂人,看不惯浪费,看到有人浪费,劈头盖脸就骂:"再浪费,泔水桶里捞出来再让你吃了!"全连战士都怕。为了让官兵吃的好、吃的营养,"大勺"刻苦钻研技能,定  相似文献   

16.
我叫王秉良,是农九师一六六团三连党支部书记。连队总人口513人,有耕地面积1.55万亩,在册职工266人。2010年,我调到三连工作。刚来时,这个连队的职均收入为1.2万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3万元。现在,我经常考虑的是,如何带领大家把致富的步子迈得再大些,让连队职均收入再高些。我召集班子成员仔细研究了连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还专门把连队  相似文献   

17.
一块玉米地     
正连队走廊墙上挂着意见箱,每天晚饭后,指导员于东来都习惯性地打开瞅瞅。今天,意见箱里塞进了两张字条。"昨天炒玉米,今天煮玉米,明天吃烤玉米?""连队菜地能不种玉米吗?每天都吃!"两张字条、两种笔迹,却提到同一个关键词:玉米。"为什么大家对吃玉米这么大意见?"于东来找到了司务长谢翰林。"指导员,这个月咱们地里收了七八十斤玉米,天气热,山里又潮,放不长,吃不完坏了只有扔掉,太浪费。连里西南地区战士多,不爱吃玉米。常吃肯定有意见。"对大家反映的问题,谢翰林颇为无奈。连队菜地种玉米,是于东来年初的决定。玉米不仅好种,还好看,叶子绿油油、果实金灿灿,又高又壮,领导来连队检查工作看到这玉米地也常常称赞。"对于种玉米,原来大家心里是有意见的。"官兵关注的问题不能拖,于东来马上就"菜地种什么"在全连征求意见,结果很快统计上  相似文献   

18.
某单位的一个典型连队和一个非典型连队同住一处。平时,经过这个非典型连队门口到这个典型连队去蹲点、调查、看望的领导和机关人员络绎不绝。到了重大节假日,典型连队门口更是车水马龙,鼓乐喧天。至于各级所给予的许多方面的特殊优惠更不必说。而相比之下,这个非典型连队的门前则冷清得很,领导和机关人员往往是几经门前而不入。并且凡是遇有这样的活动,这个非典型连队除了经常要陪同典型连队一起打扫环境卫生外,干部战士在特定时间里的活动范围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有时只能隔着窗户看看“热闹”。因此,这个非典型连队的干部战士普遍反映心里有一种失落感,有的同志甚至说:“我们虽然不是处在角落里,但同样也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19.
吃饭     
正新兵连的一天午饭,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大家彼此渐渐熟悉,在吃饭这个相对自由的时间里话自然就多了起来,谁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自觉的声音就乱了起来。连队带兵骨干们一看,"这还得了!"一名班长便站起来大声喊道:"吃饭还用嘴吗!"食堂马上安静下来,但紧接着便是一片善意的笑声,这名班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但为了保持"威严",只好继续板着面孔,坐下来继续吃饭。  相似文献   

20.
《兵团建设》2012,(Z1):69
串门拜年习俗应延续记得小时候,过年时最热闹的场面就是连队的大人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拜年。母亲刚送走了这一拨人,接着又迎来另一拨人。一进门,大家高声喊道:"过年好!"母亲也笑容可掬地回应道:"过年好!"那时家里也没客厅,人们就坐在凡是能坐的地方,床边、小凳子上,实在坐不下,就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