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总给他这种机会。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后悔。看过了变形记,我对古希腊着了迷。我哥哥还告诉我说:古希腊有一  相似文献   

2.
不平凡的心     
初二的一个暑假,我用一支派克钢笔换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一本虽破但很厚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我记忆里第一位作家,虽然那时还不知道这是他的笔名。小说里的故事真的很平凡,平凡得让我感觉他好像发生在我身边,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黄土  相似文献   

3.
纸质媒介书本的困惑"那时全连也就一本《新华字典》,因为入伍前家里根本买不起类似的书,我拿到手里,爱不释手,便藏了起来占为己有,连里也没有发现,我于是打定主意永远不能被连里知道是我偷偷留下了那本字典,等到可以外出的时候,我徒步走了整整两个小时的山路,到最近的镇上把它寄回家了。"那是1978年,他只是一名年轻的战士,如今,他是某军队刊物的主编,见过的书,读过的书,包括编过的书,都不计其数了,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仍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4.
春节前,我们部队开展"机关向基层赠书"活动,我有幸得到政委精读并且做过笔记的《长征》一书。我如获至宝,认真捧读,心灵触角所及,总是震撼,读后不禁感慨——读王树增《长征》一书,心如长征。品读过程中,我内心起伏跌宕不断,身虽不在长征之路但心已随长征精神的恢弘向理想的永恒延伸。读书之初,我内心充满乐观的希望,因  相似文献   

5.
1961年初秋,越南边和地区,二战王牌飞行员、美国空军上校本杰明·金驾驶着C-47型运输机返回基地。他的副驾驶是一位南越空军上校。由于语言不通,金上校和他的副手很少交谈。机舱里酷热难当。金上校回忆说:“机场的跑道太短了。我没法降落,只得再试。”但第二次着陆也未成功。金上校只得作第三次尝试。“我看见那个南越上校竟然摇起头来。于是我示意由他来驾驶。”上校希望教训教训这个越南人。南越空军上校一  相似文献   

6.
晚饭后,台灯下,一杯清茶,一本书籍,这是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我爱读书,因为书是我的一个宿营地,能安置我的灵魂,放飞我的梦想;书使我从无知变得聪明,从幼稚走向成熟,使我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枯燥走向宁静。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倾心交谈,快意平生;读一本好书,让我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希望,读一本好书,让我思维活跃并且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挫折的意义     
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刚从军中退伍,只有高中学历,无一技之长,只好到一家印刷厂担任送货员。一天,这个年轻人要将一车书送到某学校7楼办公室。当他把书放到电梯门口等候时,一位保安走过来:“这电梯是给老师搭乘的,其他人一律不准搭,你必须走楼梯。”年轻人解释:“我要送一整车书到7楼办公室,这是你们学校订的书!”保安面无表情地说:“不行就不行,你不是老师,不准搭电梯。”两人在电梯口吵了半天,但保安依然不予放行。年轻人心想,要搬完这一车书,至少要来回走7层楼20多趟。他无法忍受这无理的刁难,心一横,把书搬到大厅角落,不顾一切地走了。  相似文献   

8.
从小事做起     
近日,笔者偶读《最受读者喜爱的100篇文章》一书,文章精美,发人深省。书中不乏冰心、梁晓声等大家名人,也有初涉文坛的“无名小卒”,但该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韩国留学生写的《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一文。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11日,是我军著名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和军事理论研究工作领导者、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阎揆要将军的百年诞辰。作为曾经在阎老手下工作过的我,很希望在阎老百年诞辰的时候搞一下纪念活动,便和他的子女联系了一下,但得到的回音却是:根据阎老生前的要求,在他死后不再搞任何形式的纪念活动。因此,阎老的百年诞辰也不搞什么纪念活动了。听到这个回音,我的心中涌起一种隐隐的思念,不由得想起与阎老生前的最后一次交往。  相似文献   

10.
平凡的英雄     
时代能够创造英雄,但英雄必须对得起时代。读完《我在铁军》,我眼角有点湿润。走下神坛,回归生活,书中的英雄是那么亲切、真实、幸福、积极。在21年的从军生涯中,见义勇为英雄徐洪刚经历了太多的鲜花、掌声、奖状、赞许,但他始终谦虚谨慎地对待党和人民赋予他的荣誉。他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干好本职工作,用满腔热血与赤诚情怀谱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12,(13):48
一个年轻人努力工作,忙碌了半辈子,他一直在创业做出版,但一直没能真正赚到钱。有一天,他急着跟我见面,想告诉我一个突破性的计划。他说,他决定学习某位成功同业的做法,一年只出20本书,但要求本本畅销,用精准的选书替代大量出书,来提高营业额、提高获利率。他又说,他仔细观察了这位同业的做法,就是大量阅读国际书讯及出版消息,并参加国际书展,与国际出版业建立良好关系,这样就能拿到重点书、畅销书。听完他的想法,我百感交  相似文献   

12.
提到法国童话书《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他不仅是二战时法国的一位著名作家,同时还是一位爱国飞行员。他几经磨难重返空军驾机出征,为的只是那句“我爱我的祖国!我愿意为法国战死!”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不仅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很清醒很明智,不愧为一代明君令主。虽然他没有留下什么“太宗文集”,于“立言”上小有遗憾,但他的历史功绩却一直被人们传诵,史家一直把他列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他所开创的盛唐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峰。 当然,唐太宗不肯出书,不等于说我们的官员就不能出书。我以为,如果确实是出自自己之手而不是找人捉刀,或作为历史见证,或作为经验总结。又有一定参考价值,那就不妨出上一本。  相似文献   

14.
无言的老师     
无言的老师庄亚认识《政工学刊》,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年年初的一天,我接到表兄的来信,说他在家乡办了一个小厂,因事务繁忙,希望我能早点转业,协助他搞业务,以后又几次来信。接二连三地催促,使我的思想开始动摇。我一个志愿兵,再怎么干也还是老样子,不如早点...  相似文献   

15.
几个月前,我因面临中考的压力,无心恋战于学习的战场。于是,我来到了学校附近的杂志中心。一进门一本蓝色封皮的《环球军事》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开目录,里面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暴力竞技”何去何从》、《目击日本陆上自卫队火力演习》、《纳赛尔让空军打不还手》……我看着海、陆、空军服,简直是帅极了!用21世纪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酷。从此,我与《环球军事》相识了。我的哥哥是一名武警,现在在湖南当队长。他希望我也像他一样。我也有志向,成为一名为国家作贡献的军人,没有比这个更能让我感到自豪的事情了。《环球军事》…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弧线     
尹子是我十分要好的朋友。之所以成为朋友,并不完全因为我俩同窗共读了十来年,重要的是,我一直觉得尹子是个很有深度的人。尹子长得很有人样,成绩也还不错。但让我不解的是,尹子虽自称网友遍天下,却对周围的人很淡漠,哪怕是对他很“感冒”的“美眉”,他也作一副不屑一顾状。我是一个很平常的人,也许是我的过于平常吧,多年以来,我俩却一直保持着不太平常的关系。高二的时候,尹子用充满悲观和失望的语气对我说,他感觉不到真实的自己,看不到将来的前途和出路。我问他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说他也不知道,只想换个活法,换个环境。凭我和他多年…  相似文献   

17.
正1936年7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陕北吴起镇,参观了红军创建的窑洞兵工厂,采访了在那里忙忙碌碌的工人。他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对吴起镇这些工人来说,不论他们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是一种健康的生活,自由、尊严、希望,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他们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中国做工,而且他们说他们是革命者。"试图通过《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18.
那年夏天刚刚结束的高考让我彻底地放松,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今后的大学生活不做任何计划,我是一只自由的鸟儿,随心所欲。父亲是一名飞行到最高年限的战斗机飞行员,他希望我上军校,在革命的熔炉里接受锻炼。我不肯接受父亲的安排,还告诉父亲他的观念早已过时,现在谁还讲"革命"这样的话。父亲在我一句"老土"  相似文献   

19.
对于家务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现在看来我的这点爱好一点都没有浪费。丈夫身在军营我总不能等他回来做家务,而我又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有质量的,  相似文献   

20.
近读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被书中主人公的敬业、服从、忠诚、勤奋的品德和行动深深感动。故事中的英雄,那个送信的人罗文,是美国陆军一位年轻中尉。当时正值美西战争(1898年4月至12月美国与西班牙之间发生的战争)爆发,时任美国总统的麦金莱急切地希望得到有关情报。他认识到美国军队必须与古巴的起义军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