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军转民》2012,(7):4-4
2012年6月29日10点03分,在经过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的主着陆场,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先后健康出舱,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神舟九号最令人关注的是载人交会对接,但是,无论是自动交会对接还是手控交会对接,都要在测控通信系统的支持下完成。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测控通信系统是最重要的支持与保障系统。相对无人交会对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对测控系统建设的要求有什么不同?系统设计上着重进行了怎样的优化与完善?神九飞天,是不是因为有航天员在太空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测控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2012,(7):12-13
2012年6月29日,这是一个圆梦的日子。 随着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降落在茫茫草原,三位航天员平安出舱,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在历经13天后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重要进展,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由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等八大系统组成,而直接参与八大系统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  相似文献   

5.
时政要览     
《兵团建设》2012,(15):2-3
正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7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相似文献   

6.
正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并安全返回,13天的时间内创造了6项新记录,这是中国航天之路的新高度,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新跨越。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又掀开新篇章。从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升空到6月29日10时许安全返回,在这13天的时间内,中国航天创造了6项新记录:首次实施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首次考核飞船手动控制系统、首次进行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与补给、首次考核天宫一号支持保障航天员工作生活的能力、首次将女航天员送上太空。这是中国航天之路的新高度,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7.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出色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8.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预示中国航天已越过建立空间站的一道关键门槛,并向2020年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从半年多前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完美着陆的那一刻开始,天宫一号就一直在浩瀚的太空中静候着神舟飞船的再一次到访。而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圆满完成的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也将我国航天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禁要问:神舟九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有何技术创新及突破?存在着哪些风险?它对未来空间站的建设有何意义?对此,  相似文献   

9.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1,(10):11-11
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今年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2012年底前。完成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天宫一号任务新闻发布会说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拼搏奉献,满怀信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