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念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20年了。这些年来,父亲却常在梦中回来看我。每次与父亲见面,我都泪湿枕巾。 父亲走的那年,我当兵在外。那天上午,通信员给我送来一封电报。我的心一紧,赶忙拆开,啊!“父病危,速归。”还没来得及动身,第二封电报又到了我手上:父病故。顿时,我泪如泉涌。在回答同志们  相似文献   

2.
春节的爆竹响起,又一次让我想起已经去世20多年的父亲母亲,想到他们从不给公家和子女提任何要求,而且在他们自己最需要亲人的时候,却送子参军。特别是母亲在临终时告诉父亲,不让把她去世的消息告诉我,而父亲忍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定期给我写平安家信,在信中还要告诉我母亲是如何如何……他们在我心目中是最伟大的,激励着我为部队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相似文献   

3.
父爱     
高中毕业后,我毅然穿上了军装,告别父亲和家人,来到西藏高原。 父亲在旧社会只念了两年私塾,尽管识字不多,但对儿女的深情厚爱却深埋在心底。在西藏边防,每封家信总是寥寥数语,“天冷了莫忘加衣服”、“晚上要盖好被子,小心着凉”。多少次,父亲反复叮嘱家人:“家事小,国事大,不要让孩子分心……”由于父亲的谆谆教诲,我进步很快,两年后,我考上了军校,春节回家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我为家争了光。当干部后,父亲的来信总是鼓励我要奋发向上,团结同志,勤奋工作,改掉坏脾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父亲诞辰一百周年.我重温了父亲给我的信件,其中有一封是1961年4月14日写的.  相似文献   

5.
4年中,5位亲人先后去世,为让儿子安心服役,张光华用孱弱的身体承担起家中一切,并含泪发出一封平安家信——  相似文献   

6.
远去的笔墨     
陶寒露 《政工学刊》2012,(12):78-79
闲来整理物品,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厚厚的一摞信件,微微发黄的信封上布满了灰尘,散发着淡淡的霉味。有守卫在祖国海防线上的战友写来的,有军校学习时女友寄来的,最多的是父亲寄来的。一封封家信寄托着太多的思念和牵挂,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情与厚望,像是回荡在耳边父母的叮咛,让我难以忘怀。从我记事起,就和书信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才上一年级,字也  相似文献   

7.
军旅式家信     
当情书季还未到来,认识老乡还有待时日,处于全时紧张状态两眼一抹黑的新兵们,摸起笔,靠家信抚摸、咀嚼那些最初的军旅时光。于是,在这个家信退隐的年代,他们在多维秩序管控的营区时空下开始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军旅式家信。组织写家信、集体写家信、战时写家信、不由自主写家信——军旅式家信基因一样渗透到军人的细胞中。写家信似乎成为包治百病的思想工作万能药。  相似文献   

8.
我已经十多年没有写过家信了。前段时间搬家,我从阳台的柜子里翻出两包信来,那是我八几年写给家里的信,大概有几十封的样子。两地分居时,妻子把我写的信都放着,后来随军。举家南北搬迁好几次,不少东西都扔了,只有这信还留着。舍不得扔,并不是冒充有清闲能力的人日子过得讲究。而是感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难以割舍。这有点像小时候嘴里掉下来的牙,明白用处是没有了,但要扔掉,却还是有些恋恋不舍。  相似文献   

9.
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杜甫诗中的名句,也是历代战争期间人们相互关系和感情的深切写照。经历过战争的人都知道,战时一封普通的家信,不仅能传播亲人的安危信息,更可以互致慰问与鼓舞,以激励自己的亲人在前方勇猛作战,在后方加紧生产,共同为战争的胜和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家书伴军旅     
从军十载,我一直珍藏着当兵以来收到的 120多封家书,常常打开一两封重温一下。在我看来,每封家书中都浸透了父亲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和无限期望。也正是这些家书,伴我度过军旅中的一个个难忘岁月,让我从一名懵懂青年变为了一名共和国军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儿子及战士们在军营里健康成长,3年来,他寄家信396封120万余字,办《希望》小报40多期,累计900多份,剪辑或抄写报刊资料300多篇、邮购《论“三个代表”》、《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等书刊140余册,被守防官兵赞誉为——“爱兵之父”。请看发自边防的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信事业的不断发展 ,电话已成为最快捷的联络方式 ,一些官兵热衷于打电话 ,而不愿动笔写家信。为何热了电话冷了家信 ?是父母希望听电话而不愿看家信吗 ?让我们听听部分父母的心声。家信的份量重如金古时有“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的古训。当今家信的份量几何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其它方式对部分战士家长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他们希望孩子打电话 ,更希望他们多写家信。新战士小王的母亲讲 ,小王到部队后两个多月的时间 ,只给家里写了一封信 ,虽然每星期都打电话 ,但比起来还是信重要 ,电话听着虽然亲切 ,但家信却可以随时拿来看 ,每…  相似文献   

13.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著名钢举大师——家信的合集。初次接触《傅雷家书》,我还在上中学。那时的我,也许正在青春期的缘故,常常因为父母学习上管得严格而与他们闹起矛盾,最后甚至发展到要离家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生活》杂志北京军区两个卫戍警卫部队和一个机关通信队以及徐州某空军汽车团联合调查——在部队,写家信由正规的组织行为越来越趋向于个人行为。组织或者不组织可以说都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提供着自由选择的空间。当社会进步,写家信的行为由二三十年前密度很大的浓香重彩般感情穿梭到渐渐淡成褪色的清香时,我们真的不知道还有几个人仍在坚持写家信。调查显示,家信不再占领感情交流的军营大市场,然而,还是会有人将写信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5.
我在北国的军营里朝着家乡的方向遥望,那里是父亲生活了一辈子,想走却没能走出来的地方。如今,父亲已永远安眠于故乡的黄土之中,但那些令我痛彻心脾的回忆却时时撕扯着我的心,让我愧疚、痛苦万分。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父亲在最后时光里还费力伸出的3个手指,那仅仅代表着他最引以为荣的三儿子吗?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电话     
八一那一天父亲给我打了电话。这是我入伍以来第一次接到父亲的电话。手在颤抖,心在加速,嗓子中好像卡了一个又干又硬的馒头。.“节日快乐。小子,你出息了。”这是我隔着听简听见父亲说的第一句话,那是我当三年兵刚转了士官的第一年。自从我懂事的那时起,父亲就是一直冷冰冰的模样。明朗坚硬的轮廓,拉碴的胡须,不爱说话的嘴,高高的个,风一样  相似文献   

17.
简单的幸福     
张铁国 《国防》2004,(7):54-54
当兵在外,难得回家一趟。前不久回家休假,终于又见到了阔别三年的父母。我家在湘南农村。得知我要回家,父亲几天前特地从县城买回一张席梦思床。他笑着感叹:哎呀,快六十岁的人了,还没睡过席梦思呢。不过给我儿子睡,也一样!言语中透着自豪、满足和幸福。父亲的感叹让我一阵心酸。这些年,为了把我们兄弟抚养成人,供我们上学,父亲不知受了多少苦累。为了让父亲体验一下睡席梦思床的感觉,晚上,我特地要求与父亲一起睡。母亲却不依,说我坐车劳累,父亲鼾声太大会吵醒我。或许是太久没与儿子亲近了,父亲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母亲嗔怪着父亲,却也只好…  相似文献   

18.
恋爱记事     
我18岁参军入伍,现已经是第六年了,也老大不小了。年前休假时,父母把我的终身大事列为“A计划”,说是目前全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2006年2月14日,情人节,一个料理爱情的黄道吉日。收到家书一封,果不其然,父亲再次将我的“个人问题”提上日程,信中讲:家里给你物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张伟(政治处干事、中尉)现代生活中,市场经济条件下,写家信的人确实不多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通信传媒方式多样化的今天,竞争与效率使人们更加追求简单、直接、快捷和实时化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军人对家信的认同与最高评价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感情载体,它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但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家信却在经受着重大的冲击。关于写不写家信,战友们展开了一场辩论,让我们听听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听母亲说,连续生了两个女儿之后,第三胎生了我这么个宝贝儿子。父亲高兴得要命,说他这辈子有指望了。我小时多病,父亲经常三更半夜地去找医生,连脚都跑起了茧。虽然后来母亲又超生了小弟,但父亲却总是宠着我。父亲凭着无师自通的石匠手艺负担着我们姐弟几个的学费。尽管父亲干得很辛苦,可我看着越来越惨淡的家境,还是一个劲儿地说父亲的不是,埋怨他没有别人的父亲精明、能干。父亲只是经常叹着长气,一声也不吭。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工作分配没能如我所愿,被分到了全区最偏僻的一所乡村小学。我把这件事又归咎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