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舰导弹攻击方向的选择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航路规划能力的反舰导弹能通过选择合理的攻击方向对舰艇进行攻击,从而大大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针对单舰和不同编队形式的舰艇目标,选取了典型代表作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攻击方向对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选择合理攻击方向的依据,并进行了相关仿真计算。结论表明:针对单舰目标,可以两发导弹按90°夹角对目标实施两方向齐射;针对单式队形的舰艇编队,可将导弹的攻击方向选择为编队队列线方向;针对复式队形的舰艇编队,齐射导弹的攻击舷角应小于相邻两舰协同反导时导弹相对被攻击舰的最小舷角,从而尽量阻止敌方舰艇编队协同反导。  相似文献   

2.
基于战术信息的来袭鱼雷弹道类型判别是水面舰艇水声对抗作战决策的重要问题。在研究潜射鱼雷导引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潜射声自导鱼雷、潜射线导鱼雷的攻击弹道模型,给出了利用来袭鱼雷报警舷角变化规律判别攻击弹道类型的方法,并对不同对抗态势下的鱼雷舷角变化率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鱼雷非大舷角或小舷角来袭时,现在方位法弹道的鱼雷相对舰艇的舷角变化率明显大于提前角弹道的鱼雷,鱼雷的舷角变化信息可以作为中远距离来袭鱼雷类型识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程反潜警戒舰艇最小前出距离计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伴随护航过程中如何确定近程反潜警戒舰艇最小前出距离这一问题,在建立敌潜艇从不同舷角实施攻击,其鱼雷最大有效射距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近程反潜警戒舰艇的反潜作战过程,从保障被护目标安全的反潜作战需求出发,构建了近程反潜警戒舰艇伴随护航的最小前出距离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4.
买一本书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不只因为《这是你的船》的书名勾起了我舰艇生活的记忆,而且我与作者迈克尔·阿伯拉肖夫一样都曾舰艇军官。“这是你的船”,这句平淡无奇的话,正验证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道理,当阿伯拉肖夫——  相似文献   

5.
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攻击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水面舰艇编队对多潜艇攻击决策难的问题,分析确定了影响潜艇威胁度的目标属性,并依据模糊多因素多层次评判理论和遗传算法,建立了潜艇威胁度评估模型和编队舰艇对潜作战火力分配模型;在确定了影响潜艇威胁度的潜艇机动性能、携带武器性能、距离、速度、舷角和深度6个属性的权重的基础之上,运用模糊多因素多层次评判方法,得出了潜艇威...  相似文献   

6.
分析主动声自导鱼雷攻击潜艇或水面舰艇的作战效果时,目标强度的求取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有关潜艇目标强度的讨论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想潜艇目标强度随舷角变化的关系曲线和一种新的求解目标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世界军事强国继续推进新军事变革,大力发展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武器装备,其中辅助作战舰艇和军辅船作为海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通过各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体现了国防科技的发展特色。各非传统军事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用于近中海作战的辅战舰艇和军辅船,以保护本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8.
声自导鱼雷射击模型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舷角态势下声自导鱼雷射击模型存在的问题,从舰艇辐射噪声特性分析入手,考虑到鱼雷自导作用距离随舷角的变化关系,在原有声自导鱼雷射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转角射击模型,仿真计算也表明:优化改进的模型能有效提高鱼雷的发现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9.
资讯     
《军事文摘》2022,(21):4-5
<正>印度海军预计将在2047年实现所有舰艇国产化据《印度时报》网站9月22日报道,印度海军总参谋长哈里·库马尔称,印度两艘潜水支援船于近日下水,代表了印度新时代的来临,预计在2047年,印度海军的舰艇将不再依赖外国科技,全部实现国产化。海军、造船厂和业界之间密切的伙伴关系将是印度谋求到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关键推动因素,印度海军到那时将实现所有平台国产化,如舰船、潜艇、飞机、无人系统等。目前,有43艘国产船正在舰船厂建造。  相似文献   

10.
美国海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一直以来引领着世界海军发展潮流,其舰艇的发展也影响着各国海军舰艇的发展走向。存美国海军提出了濒海战斗舰概念,并在2004年5月确定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半滑行单体船和通用动力公司的三体船为濒海战斗舰Flight0原型设计方案后,德国IMAA公百也提出了一项创新性的局部气垫双体船(PACSCAT)设计,来满足德国海军对高速濒海战斗舰的要求。背景为进一步扩展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德国联邦国防技术采购办公室(BWB)对  相似文献   

11.
木生 《环球军事》2009,(9):18-19
此次海军阅兵,共有来自三大洋14国的21艘军舰远涉重洋,驶入青岛港。作战舰艇、登陆舰艇、辅助船、训练舰……此次海上大阅兵,各国派遣的军舰可谓是“五花八门”,好似一个世界各国军舰的“博览会”。  相似文献   

12.
2.桀旅行ll卅l 34名成员来到·处遮蔽海区风最讲}.邶‘lJ风、fl:!,流忤比较小,足欣赏海景的绝佳场所.故Ⅲ旅行【{H决定卅}火艇观’匕游览。脱租一条大船需6()厄.可乘世6人。fJ卜·条小舟}}蔼;45』i,可乘坐4人。i1I『没汁·种干}【船,J‘案.使科l盒最竹。3.II本潍¨¨?队的彳}}/扫雷舰艇更,衙换代的很快,您知道¨fli『Je脱他的卜力措/扫雷舰艇舰龄址长n,J足多少年llJl57(符r巢f11本j9】找)4.小f1J I:19J介绍过这艘帆,脱住隐厶舷哆您知道它足哪舟唑舰IlI.572004年第9期竞答题目…  相似文献   

13.
准确识别来袭鱼雷的制导方式是水面舰艇在鱼雷防御过程中的重大难题之一。引入来袭鱼雷累积方位变化量,在从发现鱼雷报警到自导开机这段时间内累积鱼雷的方位变化,并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累积方位变化量曲线。通过大量仿真可以构建鱼雷累积方位变化量数据库。最后估计了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在鱼雷相对于本舰的不同舷角下两两区分时鱼雷和本舰的距离和区分时间。仿真结果能为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舰舰协同防空的舰空导弹杀伤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艇编队协同防空时的耦合杀伤区形状及纵深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定量地对编队耦合杀伤区进行简化描述。分析了单舰对典型目标的杀伤区特性,探讨了舰艇编队的典型防空队形,研究了纵向上递阶多层次、横向上同阶耦合的"递阶封闭圈原理"。以一阶耦合杀伤区为重点,依据攻击目标的不同,将其分成相对航路捷径为零和相对航路捷径均非零两类情况建立了耦合杀伤区纵深的计算模型,并扩展到了高阶耦合的情况。研究了耦合杀伤区与舰舰间距和来袭目标进攻舷角等参数的相互关系以及灵敏度。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符合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钦文,1981年10月入伍,1982年考入大连舰艇学院指挥系枪炮长专业,参加了1984年国庆35年阅兵,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87年毕业后,先后任905舰实习枪炮长、枪炮长,906舰、907舰枪炮长,北油555船副船长、船长,北海舰队某勤务船大队参谋长、副大队长。1998年入广州舰艇学院舰副长班深造。2003年入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师旅团指挥干部交叉培训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人水面船不确定水域的特定目标搜索与可控角度导引问题,探索了基于YOLO的目标检测方式以及基于舷角约束的导引控制方法。在分析水面海雾等不确定条件基础上,设计相关滤波器并采用改进式YOLOv5算法对目标特征提取,并结合相机深度信息进行坐标转换实现对水面目标的检测定位;在导引规划中,改进传统比例导引为滑模变结构导引控制,实现高机动性目标舷角约束制导。控制系统设计上,采用TCP/IP结合ROS机制,打造了针对视觉信息处理的舷角约束末端制导系统。最终借助Autolabor无人系统平台完成了二维模拟实验验证,目标导引误差结果为1.54%,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以某假想船动力系统为例,建立了多种武器攻击多次命中,多种损伤因素综合作用情况下,基于计算机随机模拟舰艇动力系统生命力评估模型,并验证了其合理性。运用该模型能找出舰艇动力系统的设计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并可以对改进效果进行分析,这对提高舰艇动力系统的生命力将有重要的意义,也适用于其他系统的生命力评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架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纳搜索时的对潜警戒扇面动态计算问题,根据搜索方法建立多机悬停点坐标解算模型;采用等效的方法,将当前悬停点吊放声纳的探测区域与所有已完成探测的悬停点不存在潜艇的区域等效为对潜警戒范围进行计算;建立了各悬停点探测区域相对舰艇编队舷角的动态计算模型;给出了动态计算多机对潜警戒扇面起始、终止舷角的计算方法。最后仿真计算了对潜警戒扇面随搜索时间、间距系数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显示:对潜警戒扇面将在一定范围内周期性动态变化;且受间距系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海上阅兵式     
伴随着响彻海天的《检阅进行曲》,“石家庄”号和“郑和”号转向,驶向阅兵海域。前来参加庆典的俄罗斯、美国、印度、韩国、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泰国、法国、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等14国的21艘舰艇,按照作战舰艇、登陆舰艇、辅助船、训练舰的先后顺序和吨位大小排成一列,锚泊在预定海域,等待检阅。  相似文献   

20.
胡宝良 《国防科技》2006,(1):F0003-F0003
东海某海域,海上战舰穿梭,空中战鹰旋。由解放军总后勤部下达海军组织实施的海军舰艇部队油料装备检验演习获得了圆满成功。我海军新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导弹驱逐舰、护卫舰以及舰载直升机组成的海上联合编队进行海空立体油料补给演练场面蔚为壮观。编队航行中,新型远洋补给舰首次纵向为一艘导弹驱逐舰补给海军燃油,两舷横向同时为两艘护卫补给军用柴油,并为一架舰载直升机垂直悬停补给航空煤油。四向立体油料补给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海军史上又一项空白。我海军远洋补给舰首次航行中四向油料补给获得成功@胡宝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