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南方周末》公众号一篇《想表达好一个观点,光讲逻辑还不够》的推文中,有这样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话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公共事件表态的门槛越来越低:阅读公众号推送,拉到文末点亮"在看"就是一种表态;微博上,只需两步操作就能"快转"一条推文;在知乎,一个按键就能"赞同"或"反对"一篇洋洋洒洒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司马法》又称《司马兵法》,或称《司马穰苴兵法》。《汉书·艺文志》将它列为《礼类》,称《军礼司马法》。 它成书于战国中期(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据司马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战国中期,齐威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日《司马穰苴兵法》。”所以可以说这部兵书最晚也在战国中期就问世,它是齐国大夫们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成的一部名著。 《司马法》在汉代,共有一百五十五篇。汉代以后,许多篇章已散失。至清代,仅存今本《仁本第一》、《天子之义第二、《定爵第三》、《严位第四》和《用众第五》五篇,约  相似文献   

3.
斯夫 《军事历史》2003,(3):78-79
目前在军事学术界,“战争比和平成熟得早”这样一句话时而被引用。使用者或引用者的真实用意无非是在说明和阐述这句话字表上的意思:战争比和平成熟得早。那么,战争真的比和平成熟的早吗?这句话的本意应是什么呢?其实,这句话的原文是“战争比和平发达得早”。它最早见于马克思在1857—1858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这篇《导言》是一篇没有完成的《总导言》草稿,《总导言》是马克思为他计划中的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作的。在这篇《导言》的第一部分“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中的第四个问题———“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4.
历时一年的全国国防现代化征文已经揭晓。120篇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5篇,二等奖45篇,三等奖60篇。本刊发表的《超低空!超低空!又是超低空!》(作者陈长寿)获一等奖,《气功·曼哈顿计划》(作者周双丰).《OMG 试验》(作者李大成)。《“世界末日”之战》(作者石霜舫)获三等奖。发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防部长秦基伟在会上讲了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兵团教育学院、师专召开的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上,38篇论文荣获95年度科研成果奖.其中《“从两权分离”到“两权合一”——社会主义多层级产权结构初探》等3篇论文获一等奖,《师范教育不能完全推向市场》等6篇论文获二等奖,《确定教育评估指标权重的简便方法及其应用》等12篇论文获三等奖.《兵团文化结构特征论》等10篇论文获鼓励奖,另外,  相似文献   

6.
今年第3期《军事历史》刊登的《渡江战役我军指挥艺术的特色》、《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军事改革及其经验教训》、《对<古长城反思>一文的商榷》、《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等文章,观点新颖,给人以启发。特别是毛振发同志《对<古长城反思>一文的商榷》一文,是一篇学术性、理论性较强的作品。它说理充分,论据严谨,使人信服。近年来,在怎样看待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问题上,曾流行一种偏激的看法,总认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消极保守的东西太多,  相似文献   

7.
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即开始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这是建国以来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近来已有文章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与传统观点完全不同的看法。《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刊载一篇题为《论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与传统观点的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商榷》),就是否定武汉会战后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一观点的。海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一书的《导论》,亦对抗日战争的战略阶段作了新的划分。两篇文章立论的基本点,就是认为武汉会战后,日本并未停止或未完全停止战略进攻;武汉失守只是标志着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的第一时期转  相似文献   

8.
西征和北伐同是太平天国前期的重大战役,并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我们对西征战史的研究,却远比不上对北伐战史的研究那么热烈。至今似乎还见不到有一部或一篇西征战史的专著或专论,且兼论亦不多见。而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中的《西征军战事纪略》以及郦纯《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中的《回师西征》,篇幅尽管均长达二百  相似文献   

9.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著名的军事经典,是以政治体制中的官职命名的。至于作者是谁,争议颇多。但这些尚无定论的争议并不影响对本书军事伦理思想的把握,故本文不加考究。 《司马法》所言军事理论,多是侧重于从宏观上阐述战略思想、方针、法则的。现今流传的《司马法》共有五篇,即:《仁本第一》、《天子之义第二》、《定爵第三》、《严位第四》、《用众第五》。其诸篇名均系以该篇中最首句之语而得,而诸篇内容多是对夏、  相似文献   

10.
《老联队长和他的两个儿子》是根据著名的艺术大师果戈理(1809——1852)的中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得》中的一篇军事题材的作品《塔拉斯·布尔巴》改编的。作者通过老联队长塔拉斯·布尔巴的生动形象,歌颂乌克兰人民的斗争。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是果戈理创作的顶峰。他的作品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本刊在"屯垦戍边五十年"专栏刊发了系列文章《兵团之变》,至此已划上句号。这句号划得是否圆满,评价的权利在于读者。 这组系列文章共有10篇,《"铸剑为犁"时代》《如金岁月》《走过冬天》《再创辉煌》《跨世纪的挑战》是总述篇,基本上将兵团各时期的重大事件收录其中,并掺入一些作者个人的观点。这5篇是《兵团之变》的总线。从《非常时期的爱情》开始,兵团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些个性事件受到作者的关注,作者也试图在史料的厚重感和文章的可读性上注入一些新的内客。《一座城市的变迁》讲述了一座年轻军垦城市的历史,《潮起潮落》中记述了"支边青年"们难以忘怀的一段人生经历,《三句口号与三个时期》试图揭示兵团决策层观念上的变化,《守望精神绿洲》则希望探寻兵团人文化戍边的轨迹。 由于史料收集的局限和事件的相互交错,挂一漏万和重复在所难免;《兵团之变》原定还有数篇个性事件的写作计划,但由于时间关系,由于期刊篇幅所限,未能如愿;所有篇目均试图从新闻的角度挖掘"旧闻",参考书目甚杂,大到鸿篇巨制,小至一条报刊消息,本刊记者均未放过任何有用的线索,但也因此可能造成专家学者的诘问:出处何在?新闻实际上在事件变成铅字时已成为"旧闻",这种遗憾在所难免。如果日后有补救的机会,本  相似文献   

12.
(一) 《司马法》是一部成书于战国中期的著名兵书。《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全书共一百五十五篇。汉代以后,这部兵书的许多篇章都已佚失,今本仅存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等五篇,共三千三百余字。《司马法》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军事制度和战争经验,论述了古代的战争准备、战争指导、战场指挥、兵种部署、兵器配备、天时地利的选择、间谍的使用,军人心理以及治军等问题。历史上人们对《司马法》这部兵书  相似文献   

13.
<正>梁朝丘迟,善写诗文,他的《与陈伯之书》,不但“辞采丽逸”,而且情真意切,析理详明,是一篇难得的真善美高度和谐的优秀散文。现选入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作讲读教材使用,非常恰当。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指出:“为情者要约而写真。”著名的法国文艺理论家布瓦罗也说过:“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可见,“真”是为文基础,尤其是象《与陈伯之书》这一类的劝降信更应该真实、真切、真诚。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军事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通常称之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通常称之为《德经》。早在唐代,王真就有《老子》是一部兵书之说,甚至认为“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但是,明代的焦竑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老子》明  相似文献   

15.
商鞅,又称卫鞅或公孙鞅,他不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改革家,而且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齐之田单、楚之庄跷、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兵权谋家:“兵家:权谋,《公孙鞅》二十七篇。”商鞅军事哲学思想,举其大要,约有以下诸端。一、重战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诸侯混战、战争纷起的时期。对待战争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先秦诸子多数认为兵为凶器,战为暴事,即所谓:”春秋无义战”,主张消兵弥兵。与众不同,商较认为战争存在是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6.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二十六篇。今本分二十六卷,共一百六十篇。该书成书于公元前241年至前239年之间,系战国未秦相吕不韦集会门客共同编撰。尽管该书为杂家代表著作,但主导思想体现了吕不韦的政治观点,其政治目的是为完成统一大业和即将新兴的秦王朝的长治久安提出一套完整的策略和理论.它主张秦国要统一天下,主张用兵重农、法术刑赏,但同时又强调民为立国之本.在军事伦理思想方面,力主上德、顺民、义货、义兵等。一、“先德后武”的上德顺民适威说《吕氏春秋》专立有《上德》、《先已》、《顺民》、…  相似文献   

17.
一 《山地作战问题》提纲是一篇论述大兵团山地运动战的军事文献。1949年3月,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编印的《山地河川战术选编》一书刊载了这篇提纲,署名为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军事科学院、总参谋部、军事学院等单位曾先后据此翻印转载,因循沿袭.有的单位还据此署名将它列入《陈毅军事文选》初稿。  相似文献   

18.
<正>1题名的定义与重要性科技论文的题名又叫"题目""标题"或"文题"。有的题名还包括副标题或引题。一篇论文一般还有若干段落标题,也称层次标题或小标题。题名是一种标记,题名不是句子,它比句子更简洁。国标《GB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  相似文献   

19.
《管子》一书,相传为春秋时管仲所著,实际上是托名之作。现在流传的《管子》,是西汉刘向整理汇编而成的,原为86篇,后佚失10篇,仅存76篇。《管子》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是我国的一部著名的古代典籍。它保存了春秋时代以齐国为主的各诸侯国的历史资料,其中也有一些记述中国古代边防的史料。笔者拟就《管子》一书所反映出的边防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安边境,亲四邻”据史籍载,春秋初期尚有列国160多,春秋晚期只剩下齐、楚、晋、秦、吴、越6个大国和10多个中小国家。齐国原是东方大国,在管仲执政期间,国家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张,先后并吞10国。据荀子说,齐桓公并国35;  相似文献   

20.
由游潜之等同志编著的《中国国防经济运行分析》一书,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的一个研究成果,全书共四篇、十六章。第一篇导论,分别从国防经济运行的基础、机体、机制、体制展开;第二、三篇以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