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我国进行了首次南极考察,在南极乔治王岛建立了长城站,进行了南极大陆和南大洋考察,开创了中国进入南极建站考察的光辉历史,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和维护我国对南极事务的权益,迈出了艰难而辉煌的第一步。26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北京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访问了当年担任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编队指挥组组长的张季栋。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理应重新聚焦在南极地区的相关活劝,明确阐述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进而使自身的行动和审慎的直接投资与在南极地区的抱负相协调,这些均是澳大利亚政府今天发布的题为《澳大刊亚南极战略规划20年》报告中的关键要素。去年,我被授权对澳大州亚在南极的参与行动进行了一次全面审视,该国在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成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张炳炎,舰船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4年10月14日生于山东庆云,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船舶设制造专业。张院士长期从事舰船研究设计,是"向阳红"5号远洋调查船改装总设计师、"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兼通信船总计师。"向阳红"5号船成功地协调解决了增加续航力、压载和抗台风等重大技术难题,并执行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远调查,经受了强台风考验,圆满完成了任务;汉船在我国第一次太平洋海城发射远程运截火箭全程飞行实试验中,被为特混队旗舰。“向阳红”10号船创造性地解决了调查船的特殊抗风力、海洋调查船工作与抗台风对船的稳定性和耐波要求的尖锐矛盾、大功率发信与收信的电磁兼容、大功率水声试验长期供电、大型直升机上船的机船结合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题,填补了内空白。1980年,该船获国防科委重大科技成果总体投计一等奖。1985年又获圈家科掌技术进步特等奖。张院士还主持设了我国远洋电子技术侦察船,解决了影响船的快连性、耐波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使其指标超过美国同型船,达到国际先进平。张院士曾参加我国第八次南极考察,提出了我国破冰船的关键技术攻关课题,并第一次完成了两型南极综合科掌考察破船方案的研究论证和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6日,韩国国土海洋部在仁川港第一码头举行韩国第一艘破冰船"阿隆"(Araon)号的命名仪式,国土海洋部长官郑钟焕和国土海洋委员长李秉锡出席了命名仪式。在命名仪式上,2003年参与南极研究项目时遇难殉职的研究员全载圭(音)的母亲宣布"阿隆"号的船名。在命名仪式结束后,"阿隆"号就将开始为第一次远航做准备,预定于12月19日向南极启航,进行为期84天的破冰能力试验,同时对南极第2基地候选地进行详细勘探,之后于明年3月12日返回仁川港。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现已走过了28年的光辉历程。28年来,在几代舰载机人的不懈努力下,在海天之间屡写辉煌篇章。这支部队曾出色完成打捞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的数据舱、西北高原空运核弹头、南极考察建站以及东南沿海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百余次,填补了中国航空史上数十项空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她在叶剑英元帅的亲切关怀下成立,她的足迹遍布世界,她的工作生活情况却鲜为人知……她就是海军装备研究院翻译队,21年来,翻译队先后出国执行任务300余次,足迹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乔治岛上的中国翻译1984年11月中旬,34岁的李旭东作为西班牙语翻译踏上了不寻常的旅途,目的地——南极乔治岛。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科学远征——中国将在南极建立属于自己的科学考察站。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考察队送行时,真情迸发:“老天保佑你们,这个老天不是别的,而是全国人民!”南极是一块神秘之地:没有淡水,没有蔬菜,有的是狂风,多…  相似文献   

7.
11月19日,阿根廷海军"卡斯蒂略士官"号军舰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起程前往南极,该舰将和智利军舰进行海上联合巡逻,并向阿根廷设在南极的各个考察站提供补给物资。自今年10月英国宣布将列  相似文献   

8.
海军某舰载机部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舰载机部队,曾出色完成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打捞数据舱、西北高原空运核弹头、南极考察建站,随舰出访以及东南沿海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百余次,填补了中国航空史上数10项空白。先后集体立功25次,30多人次受到总部、海军、海航的通报表彰,是一支享誉海空屡建功勋的部队。2009年1月6日,记者亲历了这支部队的新年首飞任务。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19日,阿根廷海军两艘军舰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起航,前往阿根廷在南极的考察站。—方面为其提供补给物资;而另一方面,这两艘阿根廷军舰要与一艘智利军舰进行海上联合演习,这意味着各国围绕资源宝库南极的争夺又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21日,刚刚胜利完成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的“雪龙”号,经过短暂修整,又于7月15日从大连出发,开始了第2次北极考察的航程,而且陆续有消息传来,“雪龙”号不断刷新中国北极考察的北上纪录。“雪龙”号以及中国科考队的壮举,引起了大家对“雪龙”号及中国极地考察船的浓厚兴趣,我们特邀上海中国极地研究所的徐建设同志给我们讲述中国极地考察船的发展历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岁末寒冬,而地球南北两极的热度却节节攀升,引起世人关注。先看南极,近些天来,许多外乡人纷纷造访南极,这其中不仅包括各国的极地专家、科考队员,还不乏国家元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作为首位访问南极的联合国秘书长抵达南极。俄罗斯南极考察队乘船奔赴南  相似文献   

12.
在美丽的胶东半岛一处神秘的海湾里,驻守着我军历史上第一支舰载机陪队。这支部队在近三十年的建队历程中,全体官兵认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开拓创新,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舰栽直升机的飞行技术和维修技术,曾出色完成南太平洋打捞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数据舱、西北高原空运核弹头、南极考察建站以及海、陆、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百余次。先后填补了中国海军史上舰载机首次跨夜昼飞行、首次海上悬停空中加油、首次夜间海上超低空飞行、首次军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首次在未知条件下战术机动演练、首次三机编队着小型登陆舰、首次随海军舰艇编队环球出访以及参加我国首次载人飞船试验保障等10余项空白,实现了全天候作战能力,为我国的海洋开发和维护海洋权益做出了突出贡献。部队集体立功19次,30多人次受到总部、海军、海航的通报表彰,涌现出了“南极雄鹰”于志刚,“海天赤子”霍效才,“海军十佳飞行员”鹿建平,“海航青年精武标兵”赵树民,以及”全军首届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王立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多次被总部、海军评为“军事演习先进单位”、“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和“装备管理先进单位”。并随我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了38个国家和地区,航迹遍及世界五大洲、三大  相似文献   

13.
于志刚小的时候,经常坐在离他家不远的飞机场旁边看飞机飞行,有时看着看着竟着了迷,忘了回家吃饭,急得他父母亲到处找他。于志刚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将来能成为一名飞行员,飞翔在祖国的蓝天。于志刚的愿望在他17岁那年实现了,随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海军功勋飞行员,成为第一个在南极上空飞行的中国飞行员。1984年9月27日,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派出考察队,前往南大洋和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并在南极洲建立一个科学考察站。”那年年底,于志刚有幸担任海军某型直升机机长随考察船编队出征南极参加科学考察并建设“长城站”…  相似文献   

14.
李正阳 《军事文摘》2022,(24):20-23
<正>踏着没过膝盖的积雪去“上班”,因为我们的工作是维护建在南极的望远镜。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在南极建望远镜?向“人类不可接近之极”接近人迹罕至的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南边的大陆,冰盖像一只帽子盖住了南极的大陆江海,平均冰厚2千米,已探测到的极低气温接近-100℃。虽然自然环境恶劣,然而南极的内陆高原却是地球上最好的观星地,尤其是被誉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内陆最高点冰穹A。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一古航海国家,又是一个海洋大国,世界海洋上有中华民族的广泛权益,由于近代中国的衰落,海军龟缩在沿海和内地,军舰远离了大洋。李白在1200多年前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中国海军走向海洋的步伐有点晚,但随着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潘必将会扬帆大洋,再创辉煌。1984年,中国潘J121船参加了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第一次悬挂五星红旗和全一军旗跨越大洋、访问外国港口。在智利的彭塔阿雷纳断港码头,中国海军军人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08年,随着南极海域主权、资源争夺的不断升温,靠近南极的南美各国海军渐入国际视野。而有着南美海军排头兵之称的秘鲁海军更是引人注目,这支成军于  相似文献   

17.
深蓝 《当代海军》2008,(9):16-19
进入2008年,随着南极海域主权、资源争夺的一不断升温,靠近南极的南美各国海军渐入国际视野。而有着南美海军排头兵之称的秘鲁海军更是引人注目,这支成军于i821年10月8日的世界老牌海军,今年4月宣布了其舰队将进入南极海域进行适应性训练,随舰队同行的特战部队也将在有关岛屿进行登陆战训练,这支有着“安第斯山脉的海鹰”美誉的秘鲁海军特战部队早已在当今的反恐舞台上崭露头角,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8.
人民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于1975年11月组建。30多年来,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屡写辉煌篇章,曾出色完成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打捞数据舱、西北高原空运核弹头、南极考察建站以及东南沿海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百余次,填补了中国航空史上数十项空白。先后集体立功23次,30人次受到总部、海军、海军航空兵等上级机关的通报表彰,多次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国家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诞生。“天河一号”的诞生,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超级计算机研制能力实现了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重大跨越,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两个重要的诸侯国家,即巴国和蜀国。据历史文献记载,巴人大概起源于湖北的西南部,后来主要活动于I;D东、鄂西北和汉中一带,“其地东至鱼复、西至¥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洁。”①蜀人则由氓江上游的山区逐渐向成都平原发展,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幡c”U巴蜀两族在历史上曾经都英勇无比,蜀人曾随周武王伐商,在牧野之战中,蜀是协同周武王作战直捣商都的西土八国之一。春秋之世,巴人亦从楚师伐申灭庸。巴蜀两国曾几次与近邻秦、楚发生战争,并对秦、楚两国构成威胁。但到战国时期,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