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建设实力雄厚、现代化、技术一流的航天发射中心,不断推进航天强国战略发展步伐。本文辨析了世界一流航天发射中心的概念和所具备的特征,并从先天优势、发展实力、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航天发射中心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现役航天发射中心转型发展对策,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数字航天提升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科技集团确定了“发展数字航天、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宏伟目标。 发展数字航天,要实现航天产品的高度数字化。航天产品凝结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要求信息精准、精密和导航精确。因此,要大力研制与开发具有自主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军工文化是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核心内涵的思想文化。深入开展军工文化建设,对于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竞争力、国防实力乃至综合国力,加速国防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深入开展军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军工文化建设,是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为努力铸造国防科技工业新的辉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指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这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5.
王贺文 《国防》2006,(11):10-12
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这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胡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联系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掌握的情况,我们感到,如何在民营企业中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思想,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厚资源和强大支撑,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在民营企业中贯…  相似文献   

6.
刘逢君 《国防》2003,(6):33-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指南,正确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为实现国防和国家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关键在于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强调自主创新、军民融合、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大的国防需要战略安全威慑力量,一流的军队需要"管用""好用"的武器装备,拿出"像样"的国之重器、利器和军之王牌、底牌。军工核心能力是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管用""好用"的武器装备和谋求未来发展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04,(4):54-5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把建设先进的航天企业文化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2002年,集团公司提出了“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宏伟目标,又将企业文化建设列入了加强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集团公司注重健全管理机构,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企业文化部。通过出国考察学习、举办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6,(5):48-5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加大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力度,在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器、深空探测飞行器以及航天民用产业等领域,正在朝着创建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0.
积极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航天科技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既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蓝图,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充分肯定了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全体航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中国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燎原无线电厂(即"四川航天电子设备研究所")是厂所合一,集科研、生产、试验、经营为一体的大型高科技综合性企业。"十二五"期间,企业秉承"思变创新、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全力推进转型发展,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深化管理改革,扎实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自主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燎原始终坚持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  相似文献   

12.
<正>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其中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这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置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框架内来探讨,能更精准地把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战略地位、历史脉络与推进方法,为我们继续深化拓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层次、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3.
支树平 《国防》2003,(3):17-18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前不久,江主席深刻分析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和战略影响,提出了国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正2002年,作为我国国防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重要研制生产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正式组建成立航天科工一院,作为集团公司宇航信息领域的产业经营开发主体和牵头单位,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为航天科工一院题写了院名。2009年,为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高瞻远瞩,围绕建设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做强做优信息产业的经营方略,聚焦作战体系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筹划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总的原则是“整体谋求适度发展,局部争取大幅跃升”。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要求我们在抓部队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彻底走出按部就班、逐代发展的思维定势,坚持“突进式”建设、重点发展方针,走出一条以重点建设牵引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正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的前身是第七机械工业部061基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是一家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北京、上海、沈阳等地的航天厂所支内建成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50多年来,科工十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丰富航天精神,为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发展征程中,科工十院将大力弘扬航天精神,艰苦奋斗、勇于登攀、迎头赶上、不负重托,努力建设成为我国一流的航天技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17.
航天二院作为国有大型高科技军工企业、共和国航天事业的"长子",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历史使命、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就必须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国防》1999,(5)
为适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江西省东乡县在加强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的同时,极为重视民兵训练基地建设。按照省军区领导提出的“一流建筑、一流设施、一流管理”的目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艰苦创业,经过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建成一个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这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20.
缘于一份担承使命的共同责任,一条满目荒凉的"狼尾巴"沟变成了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国防沟";基于一个建设一流的共同目标,"国防沟"里建起了华北一流的国防动员指挥训练中心。山西省吕梁市军地携手创造的这一重大工程,成为彰显吕梁山人国防意志的又一个亮丽"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