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爱无边     
我最害怕、最担心的一件事还是发生了。我慈祥仁厚的母亲,在经历了一次大的手术后,突然地离开了我们。父亲提出要把妈妈送回老家。凌晨5点,我和家人护送着妈妈返回了故乡——河北唐山的一个小村庄。自从我懂事起,就亲眼看到她是怎样的孝敬每一个老人的。爷爷73岁瘫痪在床直到老人家84岁去世、十一年的时间,妈妈每天侍候在身边,在家里很穷的情况下,东找西借,变着样的给爷爷调剂吃喝,天天还要给爷爷翻身换衣,擦屎接尿,爷爷没有生过一个褥疮、没有穿过一件脏衣服,爷爷住院期间,所有的人都说,这个儿媳妇所做的,亲闺女都做不到。1980年12月我入伍前,病床上的爷爷对我说:"我这一辈子有这样的儿媳值了,我死后就是变成猫狗也要报答你妈。"  相似文献   

2.
军功章 刚入伍的新兵,有两大愿望.一是摸 枪.二是戴军功章.紧握钢枪是军人的使命, 胸前有枚军功章是军人的荣誉.兵们的胸中 写满荣誉感和使命感.部队才会有战斗力. 第一次和军功章照面,总是悴然心动 的.心河似投入一粒石子溅起水珠泛起层 层波浪,渴望化为火焰在心头烘烤.看看 摸摸兵们幻现出自己戴军功章的情景 想像咀嚼个中的滋味.之后,闪闪的军功 章会常在眼前浮现.梦中的空间也全是那 银亮的色泽. 通晓军功章具有.发电功能“的干部. 会常常故意制造兵们和军功章约会的机会. 新兵到连队,搞一次英模报告会是固定节 目。在连队.类似的报告会…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     
我父亲于1893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出生,家中赤贫如洗,爷爷年轻时就被饿死,奶奶改嫁他乡。父亲刚刚9岁就给地主放牛放羊,数九隆冬连双鞋都穿不上,小脚冻得像馒头,漫山遍野留下连脓带血的脚印。稍大些了他跟随我伯父到千金寨(抚顺)给人挖煤,过着非人的生活。一次事故伯父遇难,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脚板     
吴德春 《政工学刊》2023,(10):94-95
要不是父亲的腿做手术住院,我都想不起有多久没有这么长时间单独陪他在一起了。要不是他卧床行动不便,我也想不起上一次给他洗脚是多少年前的事。给父亲洗脚的时候,我第一次仔细端详这双脚,脚板很硬,像木板,脚骨都是畸形的;脚掌和脚背,每个脚趾头,都是厚厚的老茧,还有旧伤留下的疤痕。这跋涉了70多年的脚板,该藏了父亲风雨人生多少故事呀。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叔父长期在新疆定居工作,爷爷同我们生活。如今父亲常年患病,家里困难。父亲要求叔父每月给爷爷一定赡养费。叔父认为自己独立生活时,爷爷未分给他家产,拒绝赡养。请问这合理吗? 河南省博爱县民兵 杜勇杜勇同志:  相似文献   

6.
当红色经典影片一次次在家乡打谷场上放映,我知道片中爬雪山、过草地就是长征,每看完一次我都会流下泪水,这时候我又缠爷爷讲听了很多遍的长征故事……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有关父亲和他父亲的故事。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说起这个故事。我妈妈随军有五六年了,还是父亲第一次在我面前说起他的家庭。父亲是名普通的基层部队主官,在我最初对军营的记忆里,整天他的身影忙得像我小时候玩的陀螺。只是这些天来父亲似乎轻松了许多,于是我才听到他的述说……  相似文献   

8.
父亲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在生养他的那片土地上耕作着、收获着,不辞辛劳。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家里很穷,吃顿饱饭都算是奢望。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到村里看皮影戏。突然,爷爷过来从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钞票,硬往父亲手里塞。父亲却是坚持没要。当时,我很不明白,家里那么缺钱,父亲怎么就是不要呢?长大后,父亲念叨起此事,总告诫我们: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 搞生产队的一年,父亲负责看菜园和卖菜。一次,大姑买菜没钱,便对父亲说:"姐就买一点点,就别记账啦!"父亲答应了。大姑走后,父亲悄悄从口袋里摸出钱  相似文献   

9.
精神若水     
《兵团建设》2011,(8):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中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兵团精神?"老师答:"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中学生对这一标准答案似懂非懂。中学生回到家问爷爷:"什么是兵团精神?"爷爷沉思良久,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1952年驻疆部队整编,将部队分为国防军和生产部队,有一年轻战士一心想到国防军去。团长在大会上动员时挥舞着手臂高声喊道:"我们是毛主席的战士,毛主席的  相似文献   

10.
我的祖父是乡间读书人,我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他们属于那种信奉“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的人。我至今珍藏着几本他们读过的线装课本,其中就有《论语》。我的祖父,父亲是《论语》的忠实践行者。三年前,父亲去世了,我作了一副挽联:“十八年前携笔从戎谆谆教诲催放军功章彤彤华彩,卅七载后泣血回首拳拳心愿怎报人生路历历严恩。”  相似文献   

11.
当一枚沉甸甸的军功章挂在我挺起的胸膛前,它既闪亮又辉煌。当我回到家中时,妻子和女儿与我共分享。调皮的女儿非要扑到爸爸的怀中来争抢,红扑扑的小嘴亲得我心欢喜。她爱不释手轻抚这枚军功章。看着她可爱而单纯的模样,我心里像是翻倒了一个“五味瓶”,眼中噙满了不知  相似文献   

12.
"留学,就是为了千一番事业。"这个1.78米的个头儿,偶尔羞涩一笑的新兵,仅仅7个月就出色完成从"海归"到"海岛"、从"硕士"到"战士"、从"士兵"到"尖兵"的"三级跳"……"做个有英雄故事的军人"他是英国萨利大学的硕士王川阳,为了实现强军理想,去年10月学成归国后,即进入沈阳军区外长山要塞区某海防团"黄海前哨好二连",当了一名列兵。王川阳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在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第一代守岛军人,父亲、姑姑也是海防军人。前辈的英雄气,感染着王川阳。上初中时,他骄傲而自豪地对爷爷进行了这样的描述:"14枚勋章,就像14个生动而离奇的故事,缀满在他胸前……我今后也要像爷爷一样,做一个有英雄故  相似文献   

13.
当我动笔写这篇纪念文章时,父亲已去世整整半年了。其实早就想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却因一次次不忍而搁浅。早些年,他同我半开玩笑,叫我以他为原型写本小说。父亲生于解放前,长在红旗下,身处杏林一甲子,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无以数计。他的故事足以写部几十万字的小说,然而我不擅长小说体裁,惟有真性情的散文,才是我最亲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一次捧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心里仍旧难以平静。记忆的闸门开启,和《边城》相连的是我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河堤上边放羊边看书的经历,羊走远了,我还沉浸在故事中。那天天空很蓝,阳光很暖,那天,我的心却好沉好沉……那年夏天,在外教书的表姐回家过暑假,带回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边城》。对于我们这些除了课本几乎就没见过任何课外读物的乡下孩子来说,它的出现的确给了我一份极大的惊喜。我翻开它,并不知道,就是这一瞬间,我的世界里从此进驻了一个永生难忘的名字:沈从文。他讲述的故事,给我原本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光带来了一丝感伤,而在感伤的同时,又让我的人生从此与书结缘。湘西的小山城,载客的渡船,慈爱的爷爷,单纯的翠翠,忠诚的黄狗……《边城》在一开篇就勾勒出了  相似文献   

15.
古驿道     
在势如奔雷的群山中,在奔流不息的金沙江畔,有一条顺江而下的古驿道,不知是何朝何代修的。那宽不到一米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已被踏得滑溜溜的。 驿道从我家门口通过,记得小时候,每年攀枝花开得正红,父亲便跟着爷爷,赶着马帮上路了。每次父亲与爷爷出行,我都会  相似文献   

16.
外婆     
当兵在外,空闲时间里想起外婆,总有难以言表的挂念。外婆是一本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的爷爷、奶奶过世早,加之父亲在外地教书,母亲农括多、家务忙,我记事起就在外婆家生活。外婆是我的启蒙老师,很小的时候,她就给我讲牛郎织女、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驻206所军事代表室总军代表岳鹏给206所党员们上的一次党课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他讲到他与资助的贫困儿童的故事时,讲台下的很多人已泣不成声。在他的影响下,206所的很多人像他一样,默默地成为了一些贫困儿童的“父亲”。  相似文献   

18.
那是一个空气清爽的午后,我到邮局给远在北方农村的父亲寄钱。 正当我在柜台前填写汇款凭单时,一位50多岁的老人小心翼翼地将一份同样的单子推到了我面前,“你好,麻烦你帮我填一份吧!”他用和蔼亲切的目光望着我,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他让我隐约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那双满是  相似文献   

19.
正无论是面对成绩,还是面对困难,我总会想起高考那一分之差,也会想起新兵紧急集合时那穿错的鞋子。1979年高考,我仅以一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去当兵吧,也许你能闯出一片天地来"带着父亲的这句嘱托,我参军入了伍,也悄悄将考军校的梦想埋在了心底。刚入伍时,我暗暗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混出个样子来。然而,新兵时的一次夜间紧急集合,却给我刚刚燃起的梦想泼了一盆凉水。  相似文献   

20.
犹太人有这样一句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读到这句谚语,又一次触到我那根敏感的神经。现在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经常会感到比较忙。自由支配时间则更少些。算起来,我从参军离家已近二十年了,虽然有时逢年过节也回去看看,家里有大事也能请假,但与在老家的同学相比,与其他岗位的同龄人相比,与父母聚少离多。我经常回忆小时候在父母身边的样子,高兴顺心时在父母面前手舞足蹈,悲伤陇愁时在父母怀里诉苦撒娇,而这些美好记忆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