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借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之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把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抛出所谓的“两国论”。这表明李登辉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极其险的一步,对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李登辉的分裂行  相似文献   

2.
李登辉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上。李登辉终于完全撕下了“追求国家统一”的伪装,彻底暴露了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真实面目。李登辉何许人也?综观其上台以来的言行,人们不难看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分裂祖国的本质立场。1990年,他刚上台以及以后一段时间里,就支持岛内“台独”势力的活动,流露出“台独”的意向。为此,遭到台湾国民党政府和军界高层一些人士的抨击,并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控。李登辉为保住“总统”宝座,对其“台独”言行不得不有所收敛。于是大搞两面派手法,…  相似文献   

3.
《国防》1999,(8)
李登辉正在玩火! 7月9日,眼看自己统治时日无多的李登辉图穷匕见了。他一改过去的伪善面目,彻底撕掉丁遮羞布,借接受德国媒体采访之机,公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从而公开了他分裂祖国的真面目,站到了民族败类、历史罪人的被告席上。一时间,国际舆论哗然,一片愤怒抨击和谴责之声。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神  相似文献   

4.
近来,台湾岛内上演了一出分裂祖国的闹剧,这场闹剧的主角是李登辉。他在7月9日接受"德国之声"电台采访时,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主角定调,配角附和。台湾当局的一些头面人物一拥而上,一时间,什么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会谈"的论调甚嚣尘上。"台独"分子大受鼓舞,与这些人一唱一和,台湾政坛顿时热闹非凡。台湾当局这些分裂祖国的言论,将他们一贯蓄意分裂祖国领土和主权、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意图暴露无遗。李登辉之流发表这些分裂言论,其实质是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其要害是否定一个中国原  相似文献   

5.
继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臭名昭著的“两国论”后,2000年4月吕秀莲又鼓吹“台湾的主权是独立的”,台湾与大陆是“远亲近邻”的关系,“两个华人的国家”,这些数典忘祖的分裂行径,理所当然遭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痛斥。中国人民在同李登辉、吕秀莲之流背叛民族,分裂祖国的罪恶企图进行坚决斗争,继续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同时,也对新中国  相似文献   

6.
8月11日,陈水扁和李登辉同时参加了“台湾团结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李登辉在会上发表演说,全力推动“台湾正名”,主张今后更广泛使用“台湾”名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的“中国”有所区别。另据消息,台湾“外交部”人员表示,台湾已经联合有邦交的国家,以“中华民国(台湾)”的名义再次申请加入联合国,企图进一步分裂中国。  相似文献   

7.
从3月18日当选到5月20日就职,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及其幕僚在如何处理海峡两岸关系上发表了不少“善意”、“和缓”的言论。诸如:要以“改善两岸关系,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为施政要务,不宣布“台湾独立”,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举行“统独公投”,“不变更国号”;不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新政府放弃“两国论”的提法:一个中国可以作为讨论的议题;等等。但应当清醒地看到,这种变化并不意味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同坚持分裂的李登辉相比,在处理两岸关系上有了根本的转变。第一,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依然在坚持中国的领土主权已经分割的错误立场。5月4日…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中期,随着李登辉分裂祖国阴险图谋的公然实施,台湾的应用卫星发展计划驶入快车道,被李登辉势力视为逃避军事打击,进行军事抗衡的“救命稻草”,受到了台湾军方的高度重视,其野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侧目。  相似文献   

9.
本刊综合 《兵团建设》2004,(6):40-41,55
5月17日一大早,两岸民众同时看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新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警告陈水扁的“台独”行径“将两岸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强调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现在,有两条道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一条是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最终玩火自焚。何去何从,台湾当权者必须作出选择。“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诚意决不改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决不动摇,对“台独”决不容忍。中…  相似文献   

11.
1986年到1992年这一时期,在台湾政治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蒋经国晚年,台湾政治转型启动。1993年,具有浓厚"台独"色彩的李登辉掌握实权,台军国家认同也正是在此阶段开始了实质性转变。依据《国魂》杂志所载内容,从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对"台独"的反应等三个方面考察其历史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台军在两岸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所谓“台独”,就是国外反华势力及其支持下的一小撮民族败类,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实现“台湾独立”、并使之成为帝国主义附庸的一种思潮和活动。显然,“台独”是一股历史的逆流。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几个台籍民族败类在美日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开始从事“台独”活动。蒋氏父子统治台湾期间对“台独”严厉打击,“台独”分子不得不流窜海外,苟延残喘。李登辉时代,“台独”在“宪政改革”的掩护下死灰复燃,逐渐形成一股政治势力而猖狂作乱。当今,台湾当局仍推行一条“渐进式的台独”路线,严重阻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由于…  相似文献   

13.
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台独势力打着推进民主化的  相似文献   

14.
寒丁 《当代海军》1999,(6):10-11
6月初,台湾空军一架F-16战斗机在台湾东部绿岛西南部海域夜航时失踪,为此台湾空军的F-16全面停飞进行调查检测。然而7月间李登辉拋出“两国论”后,台湾军方为了通过炫耀武力,给台湾当局的分裂主张撑腰打气,又迫不急待于7月21日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发展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我们对于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是一贯的、明确的。无论台湾局势如何演变,我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志和决心是决不会改变的,并将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是,我们决不容忍“台独”,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决不容忍“台独”  相似文献   

16.
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台独势力更加猖獗,祖国统一大业受到严重威胁,已在改善着的两岸关系再度紧张,台湾的走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 据史书记载:先秦时代,中国大陆已知道台湾的存在。战国时称之为“夷岛”,秦汉时称之为“东鯷”、“夷洲”。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到达台湾。到了隋代,海峡两岸间的接触更加频繁。公元605~610年,隋杨帝杨广曾先后派朱宽、何蛮、陈棱、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美国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公然允许李登辉访美,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同时也使海峡两岸的关系趋于紧张。 今年6月7日至12日李登辉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通行证后,首次到美国进行了所谓“私人访问”。美国国务院对此辩解说,这仅仅是一次“私人访问”,“丝毫不会改变我们对台湾的政策,也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的政策”,同时反而指责说“北京反应过度”。 克林顿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到底是不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改变?是中国反应过度,还是美国做的太过  相似文献   

18.
李登辉毫无廉耻地抛出他多年来处心积虑的“两国论”后,引起了全国人民包括全军将士在内的强烈愤慨。重庆市忠县人武部采取多种形式,强烈谴责李登辉“两国论”,决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为了开展反“两国论”教育,这个武装部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一套有关台湾问题的资料,下发到干部职工和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台军高级将领95%以上由大陆籍人士担任。蒋家父子统治时期尤其是蒋经国主政后期,出于“革新保台”的战略需求,台籍将领逐步增多。上个世纪90年代,李登辉上台执政后,积极推行“台独”路线,竭力倡导台军尤其是高级将领“本土化”,刻意栽培本土将领,使得台籍将领迅速崛起,并逐步掌控军队。陈水扁上台后,继承了李登辉的衣钵,在提拔台籍和自己的亲信将领方面,较之李登辉有过之而无不及,致使台军将领中有“四多”现象。  相似文献   

20.
台湾当局始终把发展军事力量作为维系其统治的重要支柱,十分注视时局的变化,积极调整军事战略。特别是1996年伴随着李登辉访美和大陆在台湾海峡的一系列军事演习,两岸关系跌入低谷以后,台湾当局更加快了其调整步伐,有针对性地加速全面提升战力,扩充军备的势头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