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9年1月13日至2月5日,侵越美军及南越伪军共7000余人,在越南广义市东北的巴桑安角发动了代号为"勇敢的水手"的两栖登陆"扫荡".这次登陆作战,是美陆海、空三军配合,对一个半岛浅近纵深实施的立体登陆作战,西方通讯社曾大肆宣传,说其是"仁川登陆以来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  相似文献   

2.
援越作战琐忆黄明星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军舰在东京湾(即北部湾)遭到越南海军的攻击,派出大批飞机轰炸越南北方的义安、清化等地,又借口“波莱古事件”,从翌年2月起,美国地面部队进入南越参战。侵越战争从此演变为以美军为主体,以“南打北炸”为特点的...  相似文献   

3.
硫黄岛大战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硫黄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为夺取硫黄岛作为进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而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这次战役对于彻底打败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日本法西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夺取硫黄岛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作战方伤亡人数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一次战役。美军付出了巨大代价,最终夺取硫黄岛。本文较全面地简述了双方兵力部署、战役组织与实施及主要作战经过。文中记述的史实主要参考了日、美两国的官方出版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肖德伟 《环球军事》2013,(14):12-13
6月27日至7月2日,美国与菲律宾海军在距黄岩岛约108千米的南海吕宋岛三描礼士沿海地区举行了代号为“克拉一2013”的联合军事演习。在为期6天的军演中,美菲除了进行常规的两栖登陆、情报共享、“人道主义”救援等演练外,还特别针对南海局势新增了反潜协作、水下爆破、夺岛抢修等有实战性质的演练内容。美菲各派500人参加了这次演习。美军参演兵力来自美国太平洋舰队73特遣队,  相似文献   

5.
1972年,是美国从越战泥潭中抽身的关键一年。为了使美军能够顺利撤出越南,同时也为了补充在北越“春季攻势”(美国称为“复活节攻势”)中受损的南越部队,提高其武器储备水平,加速越战“越南化”的进程,美国先后实施了“加大”计划和“超大”计划,紧急向南越提供武器装备。在“超大”计划中,美国与台湾当局之间展开了一次秘密的战斗机合作。近年来,随着美国有关台湾和越南战争的档案相继解密,这段原本掩盖在越战尘埃中的美台军事合作的细节也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6.
1970年,卷入越南战争而内外交困的美国放弃了直接与越南共产党军队交战的方式,以更“策略”的方式为南越军队提供情报、武器、军事顾问及空中支援。然而,令美国人感到不妙的是,越共军队识破了其诡计,毫不客气地捕获了美军一个由7人组成的高级军事考察组。美军对这个考察组的营救行动导致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人蛇大战”。 奉命营救 1970年夏,尼克松政府已作出了逐步撤出美国在越南的陆军的决定,其时大多数陆军部队都已从海上回国,所剩只有第七集团军和空军部队。越南南部的盛夏酷热难耐,第七集团军指挥部的官员们正准备拟定一份电文,请示五角大楼可否撤军。不料,他们  相似文献   

7.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先后派遣了大约340万人的部队开赴东南亚,其中260万人被直接投入越南战场,美军在南越的最高峰值达到54万多人;截至战争结束时,美军亡5.7万余人,损失飞机7000多架,耗用军费2000多亿美元。美国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却没有达成战争目的,1973年美军完全退出越南,两年后越南人民军占领西贡,越南宣告统一。一个世界头号强国在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局部战争中缘何失败,历来引起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探析美国在越战中失败的深层原因。一、在多米诺骨牌理论这一理论架构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8.
美军仁川登陆作战是二战后突袭战术成功运用的经典战例,曾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坎尼之战".美军在仁川登陆作战中的后勤保障样式丰富,既有海上的运输保障也有对登岛作战的保障;既有对登陆作战的保障也有对登陆后陆战样式的后勤保障.本文从美军登陆作战四个阶段中的后勤保障入手,简要地分析美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过程、要素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美军两栖作战理论溯源刘晓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之所以能够在太平洋战场上成功地实施了160多次两栖登陆作战,收复了所有的日占岛屿,并最终赢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了两栖作战理论。本文拟就美军两栖作战...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从战略防御转入反攻,再到向日本本土进攻,是通过登陆作战实现的。面对战争初期攻势猛烈且已建立起坚固岛屿防御体系的日军,美军必须尽快扭转己方不利局面,这使得美军在登陆作战中的力量运用格外大胆,善于通过调动敌人,制造出日军防御的薄弱环节,将其作为突破口来改变敌我态势,夺取战役胜利。太平洋战争美军登陆作战是战场态势塑造的典型战例,对研究美军登陆作战战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54年5月,越南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然而,越南并未实现国家统一,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下,越南南部成立了以吴庭艳为“总统”的“越南共和国”,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抗。台湾当局为培植和加强反共力量,积极加入援助南越行列,派出“驻越军事顾问团”,开始了长达15年的援助南越行动。  相似文献   

12.
1961年初秋,越南边和地区,二战王牌飞行员、美国空军上校本杰明·金驾驶着C-47型运输机返回基地。他的副驾驶是一位南越空军上校。由于语言不通,金上校和他的副手很少交谈。机舱里酷热难当。金上校回忆说:“机场的跑道太短了。我没法降落,只得再试。”但第二次着陆也未成功。金上校只得作第三次尝试。“我看见那个南越上校竟然摇起头来。于是我示意由他来驾驶。”上校希望教训教训这个越南人。南越空军上校一  相似文献   

13.
综观美军登陆作战史,不难发现,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登陆作战在作战形式和方法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直升机和倾转旋翼飞机的广泛运用,尤其是通过近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实践,美军已经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垂直登陆,产生了不少新的战法。以更多的第一梯队兵力实施垂直登陆美军认为,垂直登陆是指直升机平台由海上运载登陆部队向敌岸实施的机降突击行动。在现代条件下,美军针对垂直登陆具有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1965年初,越南战争进入一个关键性时期。美国政府判断:北越正以正规部队加速增援越共,准备以至少3个师的兵力穿越中央高原,然后再在波来古、安溪、归仁一线将南越分割成两部分,大有一举摧垮南越陆军、迅速征服南越之势。为此,美国政府决定将越南战争升级,迅速将作战部队派赴越南,以阻止北越上述战略意图的实现。3 月,美军地面部队开始大举入侵南越,从此正式开始了越南战争的局部战争阶段。  相似文献   

15.
9月3日~25日,澳大利亚国防军(ADF)7000人与美军3000人举行了代号为“鳄鱼2003”的大型联合军事演习(Exercise Crocodile 2003,CROC 03)。此次演习的地点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的中部和北部,重点演练区域包括陶斯维尔、格兰斯通、洛克汉普敦和浅水湾训练场及珊瑚海海上训练场。此次军演的目的是训练澳美两军组织和实施由澳方指挥、美军提供支援的联合军事行动能力。 演习假想在澳军领导下,澳美联军向一个名为“菜吉斯”(Legais)岛国的海岸投送兵力。具体演练课目包括海空协同、港口封锁、武器禁运、两栖登陆以及特种作战等。此次演习的总指挥是澳军第1师师长马克·埃文斯少将。演习指挥部采用了一套陆基可移动式联合指挥部系统。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部队的联合参谋人员、特种部队成员和海空军人员作为增援人员加强该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两栖作战本是世界各国海军陆战队最主要的作战方式,但美国海军陆战队自海湾战争以来就一直在远离海滩的中东地区遂行地面反恐。种种迹象显示,美国海军陆战队对于两栖登陆作战已经显得异常的陌生甚至荒废,这引起了美军高层乃至美国民众的种种担忧和思考。人们纷纷认为,海军陆战队应该摒弃“第二陆军”的错误角色,重返两栖登陆作战重心。  相似文献   

17.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21):70-70
没有影响的泄密事件 1945年夏,日军兵败如山,美军对日本本土发动登陆作战在当时看来势所难免。美军为此做了充分准备,行动代号“奥林匹克”。在这么一个关键时刻,美军进攻计划在马尼拉失窃,麦克阿瑟震怒,但此公狡黠过人,指令严格保密,只暗查不声张。  相似文献   

18.
在战场上,冒名顶替、以假乱真、乱中取胜的骗术屡见不鲜。 让“火炬”行动更精彩 1942年7月,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鼓动下,美英决定在北非实施登陆。这次登陆作战行动的代号起初定为“超级体育家”,为了保密,最后改为“火炬”。丘吉尔于8月12日亲自飞往莫斯科与斯大林会晤,以说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爆发了一系列的登陆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为了取得登陆作战的成功,进攻的一方无不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因此在这些大规模登陆战的幕后上演了一出出精心策划、五彩缤纷的戏剧。登陆战中神秘诡异的外交战便是这众多戏剧之中尤为精彩的一部。 挪威登陆——“电影外交”逞狂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与盟国同时都在准备一次对丹麦和挪威的抢占行动。1940年3月1日,希特勒签发了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美国可说是弊大于利。正因为如此,针对这场战争中的利弊得失,美军开始通过新世纪“全球战略构想”,对军队有计划地进行战略调整,特别是对海外军力部署。并在2004年美军“军力转型”概念中,加上了“调整全球军力态势”的条文。该条文按美国防部的总体意见,不仅是对美国海外驻军人数实施大幅裁员,更重要的是对全球战略实施转型,将军力侧重点从欧洲向亚洲转移。下面,我们就美国驻日部队与基地,在这次“军力转型”中实施改组与调整的全面情况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