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斗机显示系统是在各种环境下(包括夜晚和低能见度时)为飞行员提供有关飞行、目标、战术以及武器瞄准等信息的系统,它可以辅助飞行员完成作战任务。先进的显示系统可以增强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升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因此战斗机显示系统的发展一直受到重视。早期的陀螺稳定瞄准系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战斗机装备的还是陀螺稳定瞄准系统。这种系统的优  相似文献   

2.
武 器 系 统 罗兰特导弹是一种自主式全天候车载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用来击毁低空和中空飞行目标。它由下述设备和部件组成: 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光电设备、指》发送设备和射击瞄准设备, 运载车, 能源设备, 导弹。 进入雷达搜索范围内的飞机显示在荧光屏上。这时,指挥员(车长)判明和选定目标并利用跟踪雷达进行跟踪;计算器根据目标速度和飞行方向测定射击诸元。导弹不仅可通过控制指令导引,而且还可以由瞄准手借助光学设备引向目标。 导弹可以在选定的阵地上作战,也可在运动中作战。在选定的阵地上作战时,导弹能早期截获防御扇面内飞得很低的敌机,并能利用导弹的全射程进行拦击。在此范围以外,罗兰特导弹系统也应能拦截从其它空域滑翔或俯冲进犯的敌机。  相似文献   

3.
航天武器装备是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军用卫星在军事通信、导弹预警、情报截获、目标定位、瞄准、作战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1世纪,航天武器装备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其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研制过程及发展概况目视目标截获系统是间接确定瞄准线方向的头盔显示/瞄准系统。间接确定瞄准线方向的技术是1963年提出的。此后,开始了硬件研制。1966年进行了第一台头盔显示/瞄准装置的飞行试验。最初和后来进行的一些重要试验有:①瞄准与跟踪能力的验证;②伺服光学系统对空地目标的跟踪;③响尾蛇导弹光电导引头的跟踪/高过载空对地攻击;④空地侦察;⑤30mm 射击机炮和40mm 榴弹发射器;⑥实验  相似文献   

5.
反辐射无人机的作战效能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效能评估和作战模拟的角度 ,描述了反辐射无人机的作战过程 ,建立了反辐射无人机导引头的信号截获模型、反辐射无人机飞行航迹计算模型、作战决策模型以及对雷达的击毁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增加舰艇摇摆状态下导弹捕获目标的概率,通过对舰空导弹在随机扰动条件下跟踪系统正确瞄准并捕获目标的末制导算法进行阐述,从实现所需要的导弹飞行轨迹出发,提出了自动驾驶仪的控制律,并给出针对快速性的最优制导的飞行轨迹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电子战接收系统的搜索方式主要针对参数完全未知的敌方信号,通过在频域、空域等各维度进行大范围的逐段重复搜索可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较好的侦察效果,但不适合短时间内对特定目标群的搜索和验证。针对电子战接收机存在的盲目侦察接收、与作战目标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作战目标的侦察策略,能够智能引导超外差接收机进行搜索截获,有效提升了超外差接收机对重点目标的实时截获与准确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半实物仿真方法研究了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作战有效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行性。文中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硬件结构和仿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可以减少瞄准过程时间,增加可射击时间,提高瞄准精度和系统稳定性,扩大攻击范围(全向攻击),减轻飞行员工作负担,提高载机生存力。因而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航空火力控制新概念。实验也表明工程实现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防部正在为粒于束武器探索研究截获、瞄准和跟踪技术,避兔在以后的武器研制过程中发生代价巨大的意外事件,这种事件有可能瘫痪美国的粒子束武器计划。 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查尔斯·斯托克·屈莱伯实验室,正在为战略空间防御系统完成截获、瞄准和跟踪技术的初步论证研究。按照五角大楼的官员们的说法,为高能激光武器系统研制的一些瞄准和跟踪技术,可以直接用于粒子束武器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无人机自主飞行、自主攻击的能力,设计一种整体式的无人机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IFFC系统),并对激光制导炸弹模态下的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系统基于Winsock的TCP/IP协议的C/S模式,在服务器上完成无人机火控解算、火飞耦合器设计,在客户端设计基于PID算法的飞行控制模块.火控系统根据飞行状态和目标信息实时计算炸弹可达区域,瞄准距离误差经过火飞耦合器形成航向和俯仰控制命令反馈给飞控系统,驱动载机消.除瞄准误差,实现闭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的瞄准速度和攻击精度都有所提高,为进一步开展自主式UAV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战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体系仿真、武器装备研制论证以及作战效能评估,在反舰作战仿真过程中,经常需要模拟红外制导导弹对目标进行探测、追踪制导以及毁伤评估,均涉及目标区域红外图像动态生成。通过分析海上目标红外特性建立了舰船红外辐射模型,对导弹飞行中动态获取目标图像过程建立了导引头动态成像模型。基于国产数字地球仿真引擎研究了作战仿真中导引头红外成像过程模拟方法,开发了海上作战对抗仿真系统并实现了不同弹目距离、不同攻击方位的红外目标图像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导引头动态成像过程模拟方法能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对不同战场环境、不同作战目标进行实时红外成像模拟,从而为作战仿真推演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激光式头盔瞄准具具有结构简单、截获目标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实现光电转换的优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激光式头盔瞄准/显示系统瞄准线解算技术的研究,建立了该系统瞄准线的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头盔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并对相关的误差和系统的精度进行了分析估算,实践表明该模型对瞄准线的解算是完全满足要求的.  相似文献   

13.
能对目标进行协调跟踪瞄准的轰炸瞄准系统,要比一般的视准式瞄准系统(例如一些歼击机、强击机的射击和轰炸瞄准兼用的瞄准系统)优越。因为前者可以通过协调修正风对炸弹运动的影响,而使轰炸准确度显著提高。当轰炸瞄准时的飞行  相似文献   

14.
马丁——玛丽埃塔公司正在为美国空军单座 F—16和 A—10飞机研制夜间低空导航和瞄准红外系统(Lantirn)。预计在八十年代中期投入使用。Lantirn 将是第一种在白天或夜间低空大速度飞行状态下引导飞行员捕获、跟踪和摧毁地面目标的武器投放系统。它可能是目前正在研制或现有研究计划中最先进的系统。Lantirn 包括两个吊舱,分别用于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双基地雷达的几何特性与多普勒频移特性,基于雷达探测区域分析了双基地雷达作战与抗干扰效能,给出了在无干扰和存在自卫瞄准式干扰条件下双基地雷达作战效能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自卫瞄准式噪声干扰条件下,双基地雷达具有比单基地雷达明显优越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6.
成都军区驻渝某集团军司机卫生员训练大队组建于1995年,主要担负集团军驾驶员新训、直选短培及汽车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等重要任务。近年来,这个大队瞄准未来高寒山地战场,紧贴作战任务,加大训练改革的力度和科技投入,每年为集团军部队培养输送1000多名能适应多种恶劣环境作战的高水平驾驶员。他们开设有军官士官专修室、模  相似文献   

17.
航空综合体大区域限时搜索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区域限时搜索是航空综合体执行作战任务时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区域搜索对飞行员顺利完成作战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航空综合体在大区域限时搜索条件下的飞行轨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推导了大区域搜索的最优化数学模型,并建立了限时搜索的效能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对搜索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8.
依据"杀伤链"思路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杀伤链"中反辐射攻击效能的影响。其中主要分析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目标截获概率、攻击机火控瞄准成功概率和反辐射攻击单发杀伤效能的影响。在假设参数的条件下,对其影响结果进行了估算和仿真。最后,得到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反辐射攻击效能影响的结论,提出了如何提高系统攻击效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STK中常用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分别讨论了以STK为平台对战场环境和战场实体目标建模的过程,结合典型目标案例着重分析了建模过程中应当把握的细节和特征,并基于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在不同作战条件下对单目标、目标系统以及目标体系的运用规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潜艇作战使用的特点,研究了潜艇利用"三角法"测量敌人的位置,对敌进行导弹攻击时,为己方编队提供目标指示的效能.进行目标指示效能的评估时,通过综合考虑某类导弹攻击目标的条件,确定该类导弹截获目标的概率,最终给出潜艇进行导弹攻击时目标指示的效能.具体指示效能评估在观察系统效能评估的层面上进行,用水声设备截获被打击目标的概率来表示,为保障潜艇导弹攻击目标指示组织指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