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信 《中国军转民》2008,(12):20-22
曾经务过农、参过军、留过洋的夏国洪正在带领航天精英团队打造一只中国信息产业中的巨舰——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或航信)。从1993年成立到2008年15个年头里航天信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几十人的公司发展到拥有逾万人的服务队伍、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市值200多亿元的大型上市公司;截至2007年12月底,累计实现收入176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总额22亿元,上缴税金6亿元,累计分红6.2亿元;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航天试验和航天器进入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的战争格局,提高航天试验指挥效能成为现代天战的迫切需求。体系结构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指挥自动化系统进行的一种"统一的和概念的"描述。分析了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概念、结构组成及系统连接关系,研究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对航天试验指挥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再次吹响航天强国建设的号角:到2020年,我国超越欧盟,基本到达世界航天强国水平;到2030年,使我国超越俄罗斯,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到2045年,部分重点领域比肩美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航天强国路线图已经绘就,航天人百舸争流还看今朝。面对"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航天军民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圆梦航天曲     
在北京西北郊的航天城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负责人吴川生,在训练航天员的日常工作中,萌发了创作的欲望,为航天员这个特殊群体创作了歌词,后与作曲家富立明两人分工合作,几经磋商修改后,一首男声四重唱歌曲《我  相似文献   

5.
载人航天的军事应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事航天员所发挥的作用,因此美国空军长期以来一直注意研究军人在航天中的作用。从最早的“X—20”、后来的“载人轨道实验室”(以前已经介绍过),直到现在的航天飞机飞行,美国空军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试验。本文介绍美军利用航天飞机,以及准备利用国际空间站来完成的两个军事航天员计划。“载人航天工程师”计划1979年,美空军制定了一个“载人航天工程师”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培养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51-51
2010年10月1日,正值国庆,"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圆满成功。为了庆祝发射成功,向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航天人献一份赞礼,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决定将中国传统酒文化与陶瓷文化相结合,制作一支"嫦娥酒瓶"。景德镇市爱新礼品贸易公司的董事长方拾胜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有一种无尚的荣誉感,紧张则是一种压力,因为这项任务不同于方拾胜以往接到的任何一项任务,这是瓷都人通过陶瓷艺术表达对祖国航天工作者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奥运会需要一套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设的安保科技系统,能承担这样一项任务是航天人的荣耀,而这套系统一面世就投入到奥运盛会的实战中,对航天人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今,我们已经成功地经受了这一考验。”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奥运工程总工程师马良杰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航天飞行器外部绕流与发动机内流均涉及湍流问题,湍流已成为现代飞行器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对边界层和混合层等模型问题的研究给出了湍流的一些机理认识,这些认识可指导飞行器中的湍流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航天指挥过程中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指挥关系的动态变化和指挥信息的动态传递,设计并实现了动态航天指挥关系图系统;给出了指挥节点、指挥关系、指挥信息流所构成的动态航天指挥关系图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动态航天指挥关系图系统的结构;研究实现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指挥节点、指挥关系的二维和三维绘制方法,指挥信息流的动态可视化方法等。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在航天指挥演练中辅助掌控、评估指挥进程,或接入航天指挥信息系统以支持把握作战态势。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航天发射的频率越来越高,以及以美国Space X公司为代表的私人公司争夺航天发射市场,现在比较火箭发射次数也逐渐成为网上一个颇受关注的事情,在很多人看来,各国火箭发射数量的对比就好像看一场比赛,中、美、俄三国的航天发射数量交替上升代表了它们航天领域实力的对比,因而极具观赏性和代表性。但这里要说的是,火箭发射次数不是说一点意义没有,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反映出各国在航天领域的某些态势,比如航天  相似文献   

11.
航天文化既是对航天事业的意义、价值、地位、作用以及航天人群体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的揭示和体现,还是对航天战线的管理思想、控制模式和制度规范的总结和弘扬。航天文化高度融合在航天事业中,既是航天事业的构成部分.又对航天事业具有指导力、凝聚力、规范力和支撑力.是发展航天事业的强力助推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读者更系统地了解载人航天的军事应用,《现代军事》从2002年第8期起刊登了“载人航天史话”系列文章。虽然冠以“史话”,文章并不限于军用载人航天的过去,也介绍了它的现在和未来。这组文章共有11篇,本期是最后一篇,也算是一个总结。载人航天的军用价值载人航天一出现,其军事应用价值就引起了军事家的极大兴趣。在太空进行军事活动的优点不言而喻:首先是高度,从地球的制高点居高临下、俯视全球,所有的军事活动尽收眼底;其次是无  相似文献   

13.
<正>航天产品不仅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器,更是一国制造实力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建设航天强国是必须担当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在圆满完成一项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助推中国实现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跃进,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精雕细琢、严谨务实的工  相似文献   

14.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航天企业在民品市场上已走过了艰苦的创业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航天品牌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从军品到民品、从计划体制到市场调节、从被动到主动,往往引发企业资源分配、协调整合等诸多矛盾,这也是航天企业制定民品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航天事业走过了快速发展的50年,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一直在积极推进改革发展战略,目前全面实施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程,为该院的事业发展加注了助推剂。就该院如何实施成本管理与控制工程,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等问题,本刊记者近期采访了该院副院长刘尔琦。寻找软肋战胜自我实施成本工程,是航天二院2005年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开始在院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从管理层到基层的认识都不统一,50年来一直延续下来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使他们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方式。提起这个话题,刘尔琦深沉地说:“管理应该是动态的,要从两…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来,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参与者,四川航天先后承担了箭体、舱段、伺服机构、故障处理系统、火工装置的研制生产任务。从神一到神六,布满了“四川航天造”产品。看着这些产品邀游太空,在感叹航天事业崇高和伟大的同时,这些绝少被外界提及的四川航天人又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飞天之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针对GJB 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的重要规定,并联系航天军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结合审核方面存在的某些相关问题,从四个方面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航天软件一般是航天系统中的一个要害软件.要开发一个合格的航天软件,必须严格遵循软件的配置管理.首先论述了航天软件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较详细介绍了软件配置管理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一转眼,"中国航天日"从设立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中国航天日"也成长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航天日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契合了十九大精神,宣告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几十年的技术与工业积累,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阔步踏上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的鼓舞下,中国航天也有能力有信心拥抱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航天文化是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总称,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创意文化等内涵,它贯穿于航天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是经过几代航天人不懈努力、不断积累并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理念。航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航天精神文化航天精神文化是对航天精神的固化,中国航天精神凝炼成了特殊的航天文化,也逐步形成了航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