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9月1日,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出席国防科学技术大学50周年庆典活动时郑重宣告,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我军再裁减员额20万。当前,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已全面展开,即将有一大批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带着如何做好这一大背景下军转安置工作的问题,近日,本刊组织了一个系列专访。欢迎读者关注此系列专访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2.
兵贵精     
兵贵精杜作义王乃建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五十万。”这是党中央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又一重大决策。兵贵精不贵多。通过这次裁减员额,将使我军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宣布,我国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今后三年将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同时,他还向全党全军发出了科技强军、质量建军,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伟大号召。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质量建军  相似文献   

4.
董智奎 《国防》2005,(6):73-74
2003年,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再次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主要是裁减员额20万,优化内部结构。在这次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中,军分区、人武部变化很大,因此,随着新的体制编制的运行,军分区、人武部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军分区、人武部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工作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矛盾”上。——人员编配少与工作任务重的矛盾。按照新的编制,绝大多数军分区取消了科,司、政、后多的3~4人,少的2~3人,人武部一般一个科也只有1~2人。军分区、人武部的编制缩小了,人…  相似文献   

5.
在建国后人民军队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我军为适应战略环境和世界军事发展的变化,适时进行了军队精简整编。历史进入2l世纪,正当我军推进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关键时刻,军委江泽民主席向世界宣告,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我军再裁减员额20万人。  相似文献   

6.
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和改革,支持军队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要按期完成三年内裁减军队员额五十万的任务。妥善安置转业退伍军人。积极进行国防工业的调整和改革。重视国防科研工作,逐步改进武器装  相似文献   

7.
【两则报道引出的新闻话题】2003年9月2日,各大新闻媒体刊发了这样一则消息,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出席国防科大50周年庆典活动时郑重宣告:中央军委决定,将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我军再减员额20万。此消息出台后,在全国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省市先后出台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人民解放军圆满完成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方案确定的任务,如期裁减员额20万,其中全军精简干部17万,军队总员额下降为230万,陆军部队占全军总员额的比例已下降至历史最低点。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军事科学研究为我军多次裁减员额提供了第一手的权威数据,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决策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领导百万大裁军,使我军总员额减少到300万人.但是,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世界发达国家依然不断裁减自己的军队规模.  相似文献   

10.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颁布3年来,青海省接收的军队转业干部人数持续上升,去年接收安置任务达到了近10 年来的最高点,特别是自主择业干部人数比例又创新高,达到了68%。今年是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裁减军队员额20万期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解放军军兵种的建立和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军兵种编制指挥体制,加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始终是军队编制体制建设的重点.面对当今和未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我军肩负的使命,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关于质量建军、科技强军,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军兵种编制体制,使我军军兵种编制体制不断完善、优化,适应了不同历史时期军事斗争和作战指挥、部队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1984年10月21日,中央军委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裁减军队员额、进行体制改革.为此,总参命令军务部立即组织工作组,分赴各战区,一是进行编制检查,二是为即将进行的大裁军吹风.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大刀阔斧搞裁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支适应21世纪战争的全新军队,实现“军兵种结构合理、编制体制精干高效、机动能力快速灵活、武器装备精良,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有充分的遏制能力,能可靠保证国家安全”的建军目标,俄军决定走一条“去皮保核”的精兵之路。 2003年10月2日,普京总统在俄国防部讨论俄武装力量现代化问题的会议上宣布,俄罗斯在短短的10余年时间里裁军近200万人,将武装力量总员额由最初的282万人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国际形势的相对缓和 ,为了加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邓小平主张裁减军队员额 ,并在长期的军队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裁军思想。邓小平的裁军思想是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有 :裁减机关、充实基层 ;以裁减干部为主 ,逐步实现军队年轻化 ;裁减陆军 ,加强海、空军等技术军兵种的建设 ;大力裁减非战斗人员 ,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中央军委加强军队后勤质量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我军走精兵之路的必然选择。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组织领导工作,切实统一各级人员的思想认识,建立与完善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并制定周密、科学的改革方案,确保这项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解放军报》北京4月5日讯中央军委4月3日作出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这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军委江泽民主席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组建总装备部,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军委对全军武器装备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已于4月5日起开始办公。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军队体制编制 调整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之 年,接收安置好军转干部,对 于实现中央关于裁减军队员额 20万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作 用。如何在去年开局良好的基 础上,圆满完成今年的军转安 置任务? 要认清形势,真正落实 军转安置工作责任制。今年将 有7万多名军队干部转业地方 工作,虽然数量比去年略有减 少,但军转安置工作的形势仍  相似文献   

18.
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中央军委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我军走精兵之路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特点分析,提出了我军后勤实行社会化保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谭小龙  袁金国 《国防》2010,(1):27-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这不仅是对军队建设的重大部署和具体要求,也为我军的组织编制改革提供了明确目标。组织编制改革作为军队改革的核心环节,决定着军队改革和国家整体改革的成败,只有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按照十六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央决定对军队体制编制进行调整改革。2004—2006年,全军(含武警部队)有22万余名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工作。为了做好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军队与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一起,在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协商的基础上,起草了报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审定并下发的《关于做好2004—2006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时值体制编制调整中间阶段,本刊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咨询相关政策。焦点主要集中在,新的文件精神与原来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有哪些不同?本刊对相关文件精神解读后认为,《通知》在《暂行办法》的基础上,主要作了五个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