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为遂行空军各类保障任务,中国空军保障工作不断改进保障体系,完善保障制度,培植保障人才,改进保障措施。从起初紧急动员,到中期深入挖潜,再到后期准备反攻,逐步建立起在航委会统一领导下,以各路空军司令部分辖若干航空大队、航空总站及直属单位,由航空队、航空总站和各种专业保障力量共同实施,具有一定现代意义的空军保障工作体制,有效支援了空中抗战。  相似文献   

2.
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是航天力量运用体系的神经中枢,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航天力量运用活动实施指挥、控制的基础。提出了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从体制、机构设置、指控关系等角度对航天指挥控制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可为航天指挥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空军的气象支援对于指挥官获得作战行动频谱中的战场感知十分重要。美国空军气象行动是航空与航天力量的作战职能之一。当前,气象简报官当面汇报的做法即将成为历史,以网络为中心存取气象信息的做法是未来潮流所向。  相似文献   

4.
《国防》2016,(12):4-6
记者:作为空军的新闻发言人,请您简要谈谈空军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航展")上的情况. 申进科:空军参加航展,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军队形象,也是世界各国空军的通行做法.一个航空强国,除了需要有强大的航空工业和空军,还需要广大的民众参与和关注,这也是航展要向普通观众开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1924年到1946年,中国共产党对早期航空人才的培养之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党先后在广东、新疆、陕西以及苏联播撒下点点航空火种,航空人才队伍也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而日益壮大,逐渐形成了助推人民空军起飞的洪流。这些历经艰苦困苦锤炼和成长起来的航空人才,不仅为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还为后来人民空军的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对航空人才的培养,是中国共产党立足革命全局淬炼“枪杆子”的战略举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加强航空力量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厚积薄发的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6.
航空机务干部队伍是空军主体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战斗力成长和飞行安全的基础性支撑力量。旅营体制下,破解制约航空机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必须从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培养效益、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关键环节入手,不断加大抓建力度,进一步稳定队伍、提高素质、激发活力、强化效能。  相似文献   

7.
太空是垂直空间的自然延伸、因而也是空军天生的"领地"。这 一观念是美国空军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传统信仰,为大多数空军人员 毫不置疑地加以接受。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粗略地回顾一下美 国军事航天活动的历史,人们就会发现,空军一直都在与其他军种 及各种政治利益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以期获得对军事航天活动的控 制权。时至今日,空军虽然早已稳操胜券,但这场争夺"地盘"的 较量并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8.
天军组织编制,是国家及其军队为天军确定的基本组织制度,包括天军的规模、结构、组织体制和编制等的规定,通常以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其基本内容包括天军的规模、总体结构、体制和编制。进入新世纪,随着人们对太空这一战争“制高点”战略地位认识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建设和发展军事航天力量的步伐明显加快,有条件的国家组建自己的天军已经势不可挡。继俄罗斯正式组建兵种级的天军之后,美国将“航天司令部”与“战略司令部”进行合并以加强太空制信息力量建设,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航天国家,也都加快了军事航天力量建设、组建天军的步…  相似文献   

9.
陆空联合卫勤保障演习,在空军乃至全军医疗卫生系统是首创之举。这次演习有效探索了联勤体制下未来作战空军卫勤保障组织指挥机制;创新了以空军部队建制卫勤保障力量为依托、以联勤等其他卫勤力量为支援的战时卫勤一体化保障模式;有针对性地对空运医疗队、野战防疫队等空军应急卫勤保障力量进行了实战演练,全面检验和磨炼了空军遂行战时卫勤保障任务的综合能力。 空军卫生部门在上级没有下达具体任务的情况下,自加压力、自挑重任、自设难题,针对编制体制调整后卫勤保障在未来战争中将会出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勇于挑战,大胆尝试,积极创新,在演习中发现并解决了卫勤保障中的诸多难题,积累了临战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军事航空的认识,始于清末明初,与大多数先进国家相比并不算晚,但发展一直很慢。从作战方面看,其中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两次战争中,空军作战规模较大,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教训需要吸取。本文着重从中国空军的产生和这两次大的作战行动谈谈中国空军的发展建设。借鉴历史经验来探讨现代空军建设。一、中国空军的产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以后,欧美各强国迅速掀起了一股“航空热”,并很快把飞机用于军事行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飞机已正式用于作战。1918年1月,英国率先组建了独立的空军…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2003,(4):47-48
美国空军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是空军部,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是空军参谋部。目前,空军部直属的一级司令部有8个,即空军器材司令部、空军作战司令部、空军机动司令部、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空军教育与训练司令部、空军航天司令部、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和欧洲空军司令部。美空军主要由战略部队、战术部队、航天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4部分组成,编制序列为航空队、联队、大队和中队4级;共编有14个航空队、45个航空联队和128个中队,主要装备有6394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3267架,运输机1158架)、洲际导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空历经百年飞翔历史,正迎来崭新的空天时代。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航程中,从东北老航校到空军航空大学是一条璀璨夺目的航迹,它展现出人民空军飞行院校的发展建设,在一个甲子中实现了不断完善和跨越发展。这里曾创造出最先承训双学士飞行员、最先培养空军侦察情报人员等18个中国空军之最,为国家和军队输送了14万余名航空飞行指挥人才和航空工程技术人才,其中近300人走上军职以上领导岗位,涌现出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杜凤瑞,海空卫士王伟,飞行员舰长柏耀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空军机务标兵李光男等一大批英模人物。空军航空大学是当之无愧的"飞行员的摇篮"、"航天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和"将军的摇篮"。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军事变革浪潮,我国空军转型建设必须加大投入,加速实现空军整体技术水平由一般技术向高新技术的跨越,整体作战能力由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的跨越,作战范围由航空领域向航天领域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提出强化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合作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两国总理举行了务实深入的大、小范围会谈,听取了中俄三个合作机制的工作汇报,对今后一个阶段两国全面合作,包括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在内的联合合作进行规划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现代航空装备的技术含量,现代空中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高技术航空武器的较量。高新技术已成为现代空中力量日益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为确保空中的优势,竞相运用高新技术来发展空军武器装备。俄罗斯也不甘落后,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从20世纪末就开始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曹福成)10月31-11月1日,绍兴市政府与军民融合(北京)装备技术研究院,在叶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举行军民供需项目对接会,来自海军、空军、火箭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工局协作配套中心、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等军工集团公司及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50余人参加了此次对接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系列重要讲话精  相似文献   

17.
空军航空装备技术保障是空军战斗力的重要构成,是决定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文章应用复杂性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从系统的规模与组分异质性、层次与整体涌现性、边界与开放性、主体的智能性以及高新技术对系统复杂性的重大影响六个方面,对空军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应对这些复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现代高技术战争特点决定了空军后勤建设任务极其艰巨。从战略角度来认识,应大力加强空军力量和空军后勤建设,并使陆海空三军力量及其后勤建设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担负起国防重任;在目前我空军装备和空军后勤装备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仍要树立以劣胜优的思想,力争在局部或某些重要方面取得优势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应将“空地海一体化”联合作战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同时对空军后勤科技与装备的发展也要提到新的高度予以重视,为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世纪90年代,韩国就提出“战略空军”的构想,其核心是将空军建设成为一支航空与航天一体化作战部队。目前,韩国正在按照《战略空军建设发展规划》组建自己的战略空军。“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在2010年建立由侦察卫星、侦察机、地面预警雷达组成的独立、完整的战略侦察、监视及预警系统,把预警距离扩大达1000公里,预警时间提前4~8分钟;重点发展高性能的空军武器装备,使空军具备以首都首尔为中心、在半径2500公里空域范围内执行各种战斗任务的能力,为远海防空和保护海上通道提供空中支援;加强防空力量建设,提高本土防空能力。一、采购…  相似文献   

20.
兰永明 《国防》2016,(2):45-47
美国和俄罗斯在50多年航天力量领导指挥体制建设实践中所采取的四种做法: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模式、重视在全军作战指挥机关健全航天作战指挥的职能机构、空天一体发展、在体制融入方式上与战略核力量渐行渐远,对于推进我军航天力量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