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一航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从事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装备研制的现代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湖北襄樊,由原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汉江机械厂、宏伟机械厂以及江淮航空仪表厂“一所三厂”重组整合而成,于2003年12月8日挂牌,占地面积340余万平方束,拥有员工6000余人。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涉及航空航天生命安全保障系统的人机工程领域,形成了弹射救生装置、个体防护装备、降落伞、供氧系统等各专业综合配套、系统集成的研发体系,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和专亚优势,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配套研制任务,为各种轰炸机、歼击机、教练机提…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11,(11):38-38
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是中国从事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装备研制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世界航空生命安全领域主要研发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航宇)是我国从事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装备研制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世界航空生命安全领域主要研发机构之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航工业机电系统板块主要成员单位之一。公司总部位于湖北襄阳。从业人员7400人(含分子公司)。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2004,(7):35-35
中国装备集团公司成立五年来,与时俱进,励精图治,走出了一条脱困之路、发展之路。五年来,集团公司实现了两个翻一番、三个历史性突破和四项创新。即工业销售收入和军品销售收入翻一番;扭亏为盈,改革脱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精干主体的历史性突破;体制创新(“2 4 5”管理模式)、管理创新(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转民》2007,(8):28-30
面对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昆船公司)强烈意识到,地处深山"三线最艰苦地区"区位劣势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海里,只有利用军工技术、人才、设备和管理优势,找准产品的市场切入点,依靠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才能走出困境。昆船公司的创新历程,是军工企业利用军工技术、人才、设备和管理优势的必然结果;是军品为本、民品兴业、反哺军品、军品优先、保军促民、寓军于民、服务国防的具体体现;是成功印证国家"十一五"规划"三种创新方式"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转民》2009,(8):F0002-F0002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全资子公司,是从事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装备研制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世界上航空生命安全领域主要研发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7.
军事零讯     
中国军用弹射救生系统亮相第46届巴黎航展。本次参展的军用TY-5B型弹射救生系统包括火箭弹射座椅、个体装备和降落伞等装备,是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多年研制、生产、开发的具有多态程序控制和良好高速防护性能的第3代弹射救生系统。该系统前不久已配装到出口巴基斯坦的“枭龙”飞机上,具有性能优良、可靠性高和维护性好等特点,是世界上先进的弹射救生系统之一。TY-5B型弹射救生系统采用了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能够确保救生系统高度在0到飞机升限、速度在0~1200公里/小时的平飞范围内的安全救生和在低空不利姿态下的安全救生。  相似文献   

8.
中航第一集团公司原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江汉机械厂、宏伟机械厂和江淮航空仪表厂是重点保军单位,同属于航空生命安全技术研制生产领域,存在着分工过细、力量分散、重复建设、体制和机制不活等问题,这也是制约国防科技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中航第一集团公司抓住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的机遇,将军调实施工作与重组整合、转换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将一所三厂重组整合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不但调整了军品科研生产布局,加大了人员调整力度,精干了军品科研生产主体,而且加强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机构建设,实现了民品、三产的剥离改制,促进了产研结合和体制机制的转变。在最近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实施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维民充分肯定了这种做法,号召各军工集团公司学习、借鉴,提出了推进军调实施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明确要求。本期刊发该公司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航第一集团公司原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江汉机械厂、宏伟机械厂和江淮航空仪表厂是重点保军单位,同属于航空生命安全技术研制生产领域,存在着分工过细、力量分散、重复建设、体制和机制不活等问题,这也是制约国防科技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中航第一集团公司抓住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的机遇,将军调实施工作与重组整合、转换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将一所三厂重组整合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不但调整了军品科研生产布局,加大了人员调整力度,精干了军品科研生产主体,而且加强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机构建设,实现了民品、三产的剥离改制,促进了产研结合和体制机制的转变。 在最近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实施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维民充分肯定了这种做法,号召各军工集团公司学习、借鉴,提出了推进军调实施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明确要求。本期刊发该公司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年初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提出了"军品为本、民品兴业"的发展思路,这是国防科技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进一步深化,是构建和谐军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军工资讯     
揭密“神六”宇航员救生装置——航宇公司保驾护航“神六”飞天中国“神舟”六号成功飞天,举国欢腾,世人瞩目。“神六”有关内容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和谈论的热门话题: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在空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利状态,采取怎样应急措施脱离险境?宇航员如何能承受过载、振动和冲击不受损伤?应急返回落水靠什么维护宇航员的正常生理机能?飞船落在海面怎么顺利实现海上救生等等,笔者来到总部位于湖北襄樊、承担“神六”航天飞行生命保障系统重任之一的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该公司配装“神舟”六号宇航员的三个救生装置——宇宙…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是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组整合.跨越发展的五年.也是公司推进集团战略落地.脱胎换骨的五年我们以集团战略为牵引,以实体化运作为主线,以全价值链发展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大力发展民用产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14.
历经3年的深化体制改革,中国兵器集团把所属110多家成员单位重组为30多个专业化子集团,基本实现了把兵器工业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防务集团和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与精细化工、特种化工产业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打散重组: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航宇公司是根据国防科工委的精神,由原610所、510厂、520厂和351厂四个单位重组整合而成,于2003年12月8日挂牌,其中对351厂的实质整合工作安排在第二阶段进行。与其他整合方式明显不同,航宇公司采取了“打散重组、相对集中”的做法,是大集团战略的新探索和新实践。这种做法具有五个显著特点:①新旧体制没有过渡阶段;②“多合一”的个体具有较大的历史差异,包括体制、经济状况、内部制度、职工观念、企业文化等;③难度大,头绪纷繁,必须采取稳健的工作方式;④触及大量的矛盾和问题;⑤整合成功后,效果最明…  相似文献   

16.
徐辉  王新华 《环球军事》2008,(13):58-59
航空救生装备一卣是世界先进国家长期致力于研究的课题,也是被吲际航空医学界公认的尖端技术之一。空军救生装备是供飞行人员应急离机自救和实施航空营救的设备,它由应急离机装置、防护救生装具、降落伞系统、生存求救没备和搜索营救设备组成。航空救生装备主要包括哪些?救生效果怎样?发展趋势又怎样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一航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航太行)按照集团公司寓军于民的发展思路和“一体两翼”的经营格局,对非航空民品单位进行精化分立、重组整合,围绕产品系列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在计量测控产品、汽车零部件产品领域走出了一条军民结合、自主创新、市场为先、开发领路、机制推动、广泛合作的专业化发展新路子。“十五”期间,非航空民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6亿多元,“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销售收入完成近2亿元。  相似文献   

18.
历经20年的努力,装备集团公司民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工作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主要特点是: 通过积极开发新产品,大力开拓市场,2000年实现民品销售收入208亿元,民品的发展已成为集团总体经济实力增长的根本动力。 形成以微型汽车、摩托车、可视电话、照相机、望远镜、光纤传光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军转民》2012,(7):9-9
2012年6月28日,同际权威品牌评审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发布了2012年(第九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航工业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以598.67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排名第27位。这是中航工业重组整合以来首次入选“中用500最具价值品牌”。  相似文献   

20.
沈阳东基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兵器行业的大型企业.历经多年努力。初步建立了以离新技术、规模化民品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新架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十一五”开局之年.公司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2006年国防科技工作会议和兵器集团公司第八次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谋划未来。在实施“民品跨越发展工程”战略方面呈现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