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银 《国防》2007,(4):73-76
第一次"围剿"的失败,使蒋介石大为震惊:"朱毛决非等闲之辈!"为了不给红军以喘息的机会,仅隔4个月,他就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蒋介石设想"在三个月内消灭共军",以便给他即将戴上的总统桂冠添上一道炫目的光环.  相似文献   

2.
禾竣 《国防》2004,(3):57-57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了。8月25日,蒋介石召集白崇禧、顾祝同、汪精卫等人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行政院秘书主任黄浚作记录。会上,蒋介石决定第二  相似文献   

3.
军衔制度是军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度受到蒋介石的深刻影响.蒋介石的军事等级观念强调严格的等级制度,根据他的理想,国民党军队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军衔制度,包括军衔的授予制度和晋升制度.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制定了严格的军衔制度,但该制度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蒋介石又从实用角度出发对该制度做出了种种改造,如增加职务军衔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得军衔泛滥,导致国民党军官的素质每况愈下.对此蒋介石试图采取缩编裁军和教育军官的方式进行补救,但是未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确立,中国共产党被迫将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联美抗日"政策,改为"中立美国"的政策.在反对美国武装蒋介石集团,支持蒋介石利用内战消灭共产党,建立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针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反动性发动了强大的舆论攻势,同时,中国共产党又在对美进行政治斗争的同时,做好了美国直接出兵的军事准备与战略部署,从而极大地遏制了美国在解放战争时期对中国内政的武装干涉,为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对美斗争,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处理外交问题的卓越才能,对于当前的军事斗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1962年,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利用新中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困难局面,妄图大规模"反攻大陆"。毛泽东主席及中共中央及时准确判断敌情,施以凌厉宣传攻势,示形部署重兵,并以对美谈判作配合,成功实施了军事威慑,不战而屈人之兵,使蒋介石窜犯大陆的冒险计划最终胎死腹中。研究这一军事威慑的成功战例,对人民解放军制止和遏制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大典·军事典》是国家重大文化学术工程《中华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军事思想分典》《军事制度分典》《军事技术分典》《军事地理分典》《军事人物分典》和《战争战例分典》,约4000万字。本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牵头,组织军内外多家单位共同编纂完成,将于2017年底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中华大典·军事典》是总结中国军事数千年发展成果的军事文化和军事学术工程。"兵者,国之大事也。"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军事资料的汇集整理。早在先秦时期,在《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7.
"避免衢州决战"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浙赣战役的紧急关头下达的一个命令,它的出台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浙赣战役即将爆发时,第三战区制定了"金兰决战"方案,但军事委员会马上把它否定了,并指示第三战区做好"衢州决战"的准备,待日军进攻衢州时,军事委员又下达了"避免衢州决战"的命令。军事委员会之所以一再改变计划,是战场形势的变化及美国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所致。"避免衢州决战"后,中国军队开往浙赣铁路两侧山区,主力得以保存,但是日军乘机扩大战果,打通了浙赣线。第三战区主力维系了该战区的发展,并在7至8月间主动出击,收复了大量的失地。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摘     
蒋介石为何不杀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杀害了,而同被蒋恨之入骨的张学良却幸存下来,这是何原因呢?徐铸成在《旧阅杂忆续篇》一书中写道:张少帅当年送蒋介石回南京后,想不到来了个“军事会审”,被投入陆军监狱。在无可奈何中,想起口袋里藏有蒋介石在西安时写给他的接受六项条件的笔  相似文献   

9.
四川西昌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历来是西南军事重镇。古时,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曾屯兵西昌;解放前,这里的泸山上建有蒋介石特宅,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在泸山  相似文献   

10.
血的教训     
褚银 《国防》2007,(8):76-79
蒋介石是个不轻易低头认输的人,接二连三的失败,并没有使他改弦更张,他一心要消灭共产党和红军.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以100万大军、200架飞机,开始了第五次"围剿".其中,以50万兵力,分北、南、东、西四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大敌当前,而作为当时国民政府最高军事领导人的蒋介石就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头号敌人,急欲除之而后快。因此,蒋介石在抗战期间的一切活动,包括其住所的位置与周边环境特征都属于国民政府的最高机密,以免日方获知而实施暗杀活动。本文详细描述了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鲜为人知的几处官邸及其安全保卫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组织了纳粹党的冲锋 队,却因反对希特勒而锒铛入狱;他是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 问,却把情报无偿送给苏联;他是德国重要的反对派人物, 却在战后的德国默默无闻。最近,俄罗斯解密的档案终于让 他浮现出来。他就是希特勒的前战友、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 问、无偿为苏联克格勃服务的代号为“朋友”的间谍——瓦 尔特·斯滕内斯!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都见过周恩来总理于1946年在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时的照片。照片上英姿勃勃的周恩来用手指着军事地图,义正词严地揭露蒋介石破坏和谈、扩大内战的罪行。这张军事地图的主要绘制者,就是跟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是个不轻易低头认输的人,接二连三的失败,并没有使他改弦更张,他一心要消灭共产党和红军.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以100万大军、200架飞机,开始了第五次"围剿".其中,以50万兵力,分北、南、东、西四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第74师,是蒋介石的“御林军”,是国民党军队5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打内战的主要资本。该师曾受过美国军事顾问团的特种训练,全部美式装备,号称国民党王牌军队中的“王牌军”。1946年8月,该师作为进犯华东解放区的主力调出南京后,屡次为蒋介石所传令“嘉奖”,神气十足、骄傲无比。该师自吹:“有74师,就有国民党。”  相似文献   

16.
"数学考试只有两个分数,一个是100分、一个是0分."一位知名的教育学家曾经用这样看似荒谬的论断,说明数学理论的严密逻辑.然而说到逻辑,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军事理论的严密性、客观性和现实残酷性.不久前,军委首长在组织年度检验评估时强调:"军事理论考核,99分不行,必须100分."差1分,对于作战和作战准备来说,就可能产生"0分效应".  相似文献   

17.
“诱敌深入”方针是毛泽东战略战术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提出的,且应用成功了,使第一次反“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一)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九个师另一个旅共十万余人,分三路由江西吉安至建宁一线南下,向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发起了第一次军事“围剿”。  相似文献   

18.
成斌 《军事历史》2006,(5):10-15
◆临危受命 1933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纠集50万兵力,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第五次"围剿".在"左"倾军事冒险主义的指挥下,我中央红军以一比五的劣势兵力和落后的武器装备,与蒋介石的飞机大炮死打硬拼.1934年7月,战争形势进一步恶化,中央苏区的面积由纵横千里,缩小到300余里.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11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派陆军第62、第70军接收台湾,并成立台湾"警备总司令部".蒋介石和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都曾留学日本学军事,深知日军对兵要地志的重视.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二处(情报处)收缴的日军文件资料中最初没有《台湾兵要地志概说》一书.后根据情报得知,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部曾于194...  相似文献   

20.
冯钦哉是十七路军杨虎城麾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1936年1月23日,第七军军长冯钦哉与第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同时被授任陆军中将军衔. 冯钦哉,原名敬桂,又名精一,后慕唐代名将徐敬业之为人,改名敬业,字钦哉,以字行之.1889年4月11日出生于山西万泉(今万荣县)县.山西优级师范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等职.西安事变前为杨虎城十七路军第七军军长兼四十二师师长,驻防陕西大荔.蒋介石为分化拉拢冯钦哉,曾经派秘书长杨永泰转告冯钦哉,可以安排冯钦哉担任省政府主席,安徽、河南由冯钦哉自己挑.但是,冯钦哉没有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